如果生活有劇本,那么“英國前王妃·梅根”的親爹托馬斯·馬克爾,絕對可以入圍“最慘男配”。
托馬斯的前半生,可謂風光無限:是混跡于好萊塢的燈光師,曾拿下洲際獎項,在影視幕后行業小有名氣。
可他的后半生,卻活成了“茶余飯后”的笑談。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咎于他的小女兒梅根。
養女養出白眼狼。
這句話用在托馬斯的身上,再合適不過。
年輕時的托馬斯,在“影視幕后”功成名就,憑借著不俗的名氣,讓梅根也有機會混跡于娛樂圈。
起初,梅根還感激父親帶她入行。
直到梅根遇見了“編劇”特雷弗·恩格爾森。
兩人相識于酒吧,相識后很快相戀,成為情侶。
恩格爾森才華橫溢,是編劇、是制片人亦是演員。
從定位上來看,恩格爾森與梅根的父親托馬斯一樣屬于“幕后”。
可恩格爾森的能量,遠超托馬斯,恩格爾森擁有“送梅根進劇組”的能力。
在恩格爾森的力捧之下,梅根逐漸成為了二三線的小明星,在好萊塢小有名氣。
就連讓梅根爆火,走入英國王子哈里的眼前的精品影視《金牌律師》,都是依賴了恩格爾森的渠道。
梅根與恩格爾森,相戀超過7年,才步入婚姻的殿堂。
恩格爾森也非常的有錢,為梅根舉行的婚禮,屬于“超一流明星”才能負擔的:在牙買加的沙灘上,狂歡4天4夜。
然而有趣的是:兩人的婚姻,僅僅只維持了18個月。
而導致這場婚姻的破碎的根本原因,就是讓梅根一炮而紅的《金牌律師》。
梅根走紅后,就覺得恩格爾森配不上自己了,開始玩起失蹤。
起初恩格爾森還奔走于澳洲與美國,擔憂梅根出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恩格爾森逐漸明白:梅根,應該是有了更好的歸宿了。
為何恩格爾森能“迅速”反應?
還記得梅根的父親托馬斯嗎?
當年梅根在遇見恩格爾森后,梅根逐漸火熱起來,成為了“小明星”后,梅根就這樣地“擺脫了”父親托馬斯。
先是出去拍戲,然后失聯,逐漸與父親托馬斯“脫軌”,在完全擺脫了托馬斯后,梅根才回歸。
梅根躲避恩格爾森的招式,早就在托馬斯的身上使用過了。
梅根為何會在走紅后就想要疏遠父親呢?
原因很簡單:梅根覺得恩格爾森可以托舉自己成為明星,父親應該也可以,他卻沒有這樣做。
多年后,梅根在控訴疏遠托馬斯時就說過:他從不知曉我想要什么。
更絕的是:梅根不知是從何時起,發現“只要自己賣慘”,就能獲得流量。
為此,梅根不斷的“造謠”父親托馬斯虐待她,
還曾一度向美國州政舉報:自己童年過的很艱難,父親托馬斯虐待自己,每周花5美元買沙拉都是奢侈。
而這一切,在18年戛然而止!
走紅后的梅根,遇見了哈里王子,成為了“王子妃”,在梅根婚禮的前夕,梅根的生父托馬斯,希望可以出席卻遭到了拒絕。
結果,托馬斯因此氣得突發心臟病住進了醫院。
反正,托馬斯缺席了梅根的婚禮,梅根在哈里王子的父親,英國的“時任王儲”查爾斯的托舉下,與哈里完成了婚禮。
但托馬斯,也因此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世人開始好奇:一個每周不愿給女兒花5美元買沙拉的父親,怎么有臉說自己深愛女兒的?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梅根的黑料,壓不住了!
聽聞自己的名聲如此不堪時,托馬斯氣憤到了極致,差點兒又突發心臟病入院。
托馬斯開始曬出養育梅根的賬單:從小就讀貴族學院,每年學費高達1.7萬法郎(約12萬RMB),基本每天都可以吃牛排,單價50法郎(約360元RMB)。
梅根所謂的“從小貧瘠,被父親虐待”,完全是子虛烏有,就連梅根的大學費用,也全額由父親托馬斯買單,而非梅根自述的“打工掙學費”……
在托馬斯的賬單曬出后,梅根直接成為了群嘲:撒謊精撒謊可以,但以后記得別忘老爹留底單。
父女反目,就是梅根“黑紅之路”的開始。
托馬斯盡一切可能,鋪墊了梅根的前半生,托馬斯希望梅根成為王妃后,可以贍養自己。
可梅根始終不愿意,只想遠離托馬斯,在托馬斯曬出賬單后,直接怒斥托馬斯:在利用輿論進行道德綁架。
有趣的是在梅根走上“黑紅路”后,托馬斯隱隱約約也發現了:黑紅能賺錢,養老未必需要靠女兒。
于是乎,托馬斯開始頻繁的接受采訪,與梅根開撕。
在梅根生育子女后,托馬斯更是哭訴:我想見見外孫啊!連莉莉貝特出生都是聽收音機知道的!
為了“喚醒”梅根的那一絲僅存的善意,托馬斯還放出了梅根童年寫的貨卡。
可托馬斯,始終是低估了梅根的絕情。
梅根反手就發起訴訟:托馬斯的爆料,侵犯了自己的隱私,將父親告上了法庭。
在梅根反擊后,托馬斯也徹底的失去了“斂財”之路。
托馬斯對梅根如何,難以評定,但梅根的絕情,還是讓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憤怒不已。
梅根姐姐在控訴梅根誹謗失敗后,只好出版《野心家王妃妹妹的日記》,來評擊梅根的虛偽。
梅根的大哥則更是直接,怒斥梅根是個沒有心的女人,從成名開始,就開始逐漸的疏遠家人。
在托馬斯第二次因心臟病入院后,梅根的大哥小托馬斯,申請了成為父親的監護人,以便于接管事務。
然而,時間來到25年,原本與兒子定居于墨西哥的托馬斯,被媒體發現:他獨身一人定居在了菲律賓,居住的是租金為560元的單身公寓,環境非常的一般。
媒體猜測:托馬斯之所以遠赴菲律賓,大概率是因為那邊的醫療費用更便宜,同時躲避媒體,避免繼續爆發家庭矛盾。
梅根早已表明了態度:父親托馬斯是她的累贅,她不愿意承擔贍養父親的義務。
過去托馬斯雖一直與梅根開展“父女互撕”的戲碼,可那僅限于他與梅根之間的“戰斗”。
自從第二次心臟病突發后,托馬斯與梅根的“斗爭”,就已經演變成為了“家庭大戰”:梅根的兄長與姐姐,都卷入了進來。
這是托馬斯不愿意看到的。
對于已經80歲,步入晚年的托馬斯而言:與其全家皆反目,還不如自己隱居一方,孤獨終老。
英雄亦有遲暮時,在托馬斯的身上,呈現得淋漓盡致。
突然就讀懂了《教父3》的結局一幕:麥克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那是何其的孤獨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