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此人言而無信,給一包泡面打發即可。”
2025年7月2日,特朗普為了爭取訪華機會,宣布撤銷對中國的兩項限制措施,試圖展現友好姿態,這一舉動顯然另有深意。
無論白宮方面如何迂回操作,中方都已提高警惕,并對此類行為作出嚴正回應!
與其費盡心機示好以換取訪問資格,特朗普更應考慮的是如何緩解“大而美”法案帶來的負面沖擊。
“大而美”法案終究是獲得通過了
此次特朗普訪華的意圖之一,正是希望通過外交接觸挽回因該法案引發的信任危機。
2025年7月3日,“大而美”法案在眾議院以218票對214票艱難過關,此前參議院表決中僅以51票對50票勉強通過,副總統萬斯投下決定性一票。
整個投票過程充滿波折,盡管共和黨掌握國會多數席位,但黨內意見并不統一。
參議院審議持續超過20小時,三位共和黨議員選擇反對立場,導致票數一度持平。
眾議院方面同樣面臨阻力,五名共和黨議員表示反對,另有八人未出席投票,最終法案以微弱優勢得以通過。
特朗普通過社交平臺施加壓力,并親自出面游說議員,確保法案能在7月4日前完成立法程序,隨后將提交至白宮等待總統簽署。
民意調查顯示,由于關稅沖突、中東局勢及加州維穩事件,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谷底,法案爭議進一步加劇其政治困境。
7月3日網絡消息指出,法案通過后部分共和黨議員面臨選民強烈質疑,或將影響2026年中期選舉形勢。
“大而美”法案涵蓋減稅、債務上限調整以及福利削減等關鍵條款。
該法案延續并永久化2017年的減稅政策,新增針對小費、加班費和老年人群體的有條件稅收優惠,整體規模高達四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醫療補助資金被削減7100億美元,食品援助資格標準收緊,預計到2034年將使1180萬人失去醫保,三百萬人失去食品券支持。
為支撐減稅計劃,法案上調債務上限五萬億美元,預測未來十年赤字將增加三點三萬億美元。
2025年6月數據顯示,法案取消新能源補貼,對綠色產業發展造成打擊。
民主黨方面批評該法案明顯偏向高收入階層,耶魯大學預算研究機構分析表明,最低收入群體稅后收入下降2.3%,而最高收入人群則增長2.3%。
公眾對福利縮減的不滿情緒持續上升,這可能進一步削弱特朗普的支持基礎。
面對不斷擴大的負面影響,特朗普亟需采取行動扭轉局勢,訪華成為其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特朗普訪華并主動“示好”
特朗普急于訪華,意在提升自身支持率與國際影響力。
2025年6月民調顯示,受中美貿易摩擦與中東局勢拖累,其民意支持率降至低點,日內瓦與倫敦雙邊會談之后,兩國經貿關系略有緩和,支持率小幅回升。
他計劃帶領數十位企業高管赴華開展商務洽談,尋求擴大合作空間,以緩解國內經濟壓力。
此次訪問也與多項國際活動密切相關。
2025年9月中國將舉行重大閱兵儀式,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確認出席。
特朗普希望借訪華契機改善美國國際形象,并推動中國領導人參與聯合國成立八十周年紀念活動。
如果中國缺席相關慶典,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恐將受損,目前白宮內部已就訪華安排展開討論,顯示出緊迫性。
特朗普此行不僅限于高層會晤,還包含主動釋放善意的動作,背后顯然有明確戰略目標。
2025年7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中國的兩項制裁措施,包括乙烷出口禁令和芯片設計軟件使用限制。
兩家乙烷出口企業恢復對華供貨,八艘貨輪已啟程前往中國港口,西門子等多家公司也重新向中國客戶提供芯片設計工具。
美媒普遍認為此舉意在為訪華鋪路,嘗試緩和中美之間的緊張經貿氛圍。
中方保持高度警覺
2025年7月3日,中國商務部表態稱目前尚未收到具體訪華通知,但愿雙方共同努力,推動經貿關系健康發展。
7月4日網絡消息稱,美國商界對該舉措反應積極,認為有助于恢復對華出口市場,但中方態度謹慎,密切觀察特朗普的真實意圖。
美國正通過第三方國家對中國施加壓力,引起中方高度關注。
2025年7月2日,特朗普與越南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規定越南輸美商品需繳納20%關稅,美國市場零關稅準入,但涉及轉運貨物則征收40%高額關稅。
分析人士指出,該條款可能意在遏制中國商品經由越南繞關進入美國市場。
中國商務部回應稱,歡迎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但堅決反對任何損害中方利益的交易行為,并警告將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網絡報道顯示,中國已加強對越南及其他國家轉運貿易的監管力度,防止美國利用中間環節規避貿易壁壘。
特朗普的策略反映出其在直接談判遇阻后,轉向借助盟友實施間接施壓。
實際上,無論特朗普如何“掩飾”,“大而美”法案所帶來的后果已經顯現。
法案通過后的深遠影響
“大而美”法案對美國財政結構產生巨大沖擊。
當前聯邦政府債務已突破36萬億美元,法案再次提高債務上限,可能導致未來數月內不得不再次上調上限,否則將面臨違約風險。
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該法案將在2034年使國債增加3.3萬億美元,財政赤字占GDP比例將達到7%。
取消新能源補貼對特斯拉等企業構成沖擊,或延緩綠色產業發展進程。受政策變動影響,特斯拉股價出現波動,新能源行業融資環境趨緊。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數跌至96.50,創下自2022年2月以來新低,反映出市場對債務膨脹的擔憂情緒。
法案所引發的財政與經濟后果將進一步削弱特朗普的國內執政基礎。
“大而美”法案疊加特朗普的對華政策調整,正在重塑全球能源與科技市場格局。
削減新能源補貼可能抑制美國電動車與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間接利好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
中國電動車出口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40%,若美國市場需求收縮,將加速向歐洲與亞洲市場轉移。
解除芯片設計軟件限制為中國半導體企業提供技術通道,但網絡分析指出,美國可能通過強化出口審查機制繼續限制中國高端芯片研發。
乙烷出口恢復供應有利于中國化工產業,但美國通過越南等國制定的貿易規則可能削弱中國能源進口成本優勢。
2025年7月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美國政策調整可能推高全球能源價格,進而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發展。
結語
無論特朗普如何“變招”,我們的商務部早已做好應對準備,倘若他真想“耍手段”,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理,咱們拭目以待。
你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訪華計劃?
參考資料:【1】觀察者網2025-06-29《兩名共和黨議員“反水”,特朗普點名:犯下大錯!》
【2】環球網2025-07-03《美政府解除限制,“已有8艘船只駛往中國》
【3】國際金融報2025-07-04《眾議院表決通過“大而美”法案》
【4】新京報2025-07-04《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取消相關對華經貿限制措施情況答記者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