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電商領取《1000份電商運營干貨案例》
作者 | 張逸 報道 | TOP電商
誰也沒想到,今年高考最出圈的,不是清華北大的學霸,而是一個只考了288分的女生。
語文89,數學22,英語30,歷史、地理和政治全在四五十分徘徊,總分288分。
這張成績單,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火出圈的起點。
可偏偏,這樣一份 “ 慘烈 ” 的分數,在2025年暑假成為流量中心,甚至一度被賦予 “ 快樂教育 ”“ 非唯分數論 ” 的象征意義。
起初是溫情動人的查分視頻,轉頭卻變成了滿屏質疑的 “ 起號劇本 ” 。
母女雙雙開播、老號 “ 蘭姐來了 ” 被扒、流量導向直播間……一系列操作讓網友猝不及防。
這不禁讓人問一句:難道現在高考都能變成短視頻里的流量生意了?
高考288分爆火,
女孩起號成功
高考出分那天,一條視頻火了。
女孩查分后只得288分,媽媽卻笑著 說:“這是我們考的最好的一次。”
視頻里沒有崩潰、沒有自責,反而是全家其樂融融的場景,媽媽鼓勵、爸爸幫忙念分數,女孩也沒有情緒崩潰。
圖源:微博@九派新聞
與歷年狀元查分瞬間的激動、喜極而泣不同,這段看似 “ 失敗 ” 的結果,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情緒張力。
視頻一經發出, 網友們紛紛被感動到了。
在 “ 內耗式育兒 ” 頻頻登上熱搜、 “ 700分考不上好大學 ” 的嘆息聲此起彼伏的大背景下,這個288分家庭的佛系態度一度被視為教育觀念革新的縮影。
不少網友表示 這就是不唯分數論的最好體現: “ 我覺得大家都在盯著698以上分數狀元的時候,這個視頻特別溫暖,盡力而為,努力就好,你的青春照樣精彩。 ”
甚至連人民日報等官媒也點贊轉發。
圖源:人民日報
一時間, “ 快樂教育 ”“ 不焦慮家庭 ” 的正向標簽迅速貼滿整個評論區。
然而,劇情很快反轉。
僅僅幾個小時之后,母女雙雙 就 在抖音開啟 了 直播,一邊回應彈幕一邊回顧心路歷程,看起來親切自然。
不過,福爾摩斯附體的 網友很快發現端倪 , 母親賬號 “ 蘭姐來了 ” 其實早是一個運作成熟的生活類博主,早有拍攝剪輯經驗,賬號內容穩定更新多年。
更引人質疑的是,從查分當晚起,該賬號圍繞 “ 高考 288分女孩 ” 已發布多條視頻,標題精準、剪輯專業,情緒推動節奏強烈。
圖源:抖音@蘭姐來了
與此同時,女孩本人也用自己的賬號 認領流量 , 有網友發現,在熱度的加持下,女孩靠帶貨產生了19.9萬的銷量。
圖源:抖音
于是,質疑聲一波高過一波: “ 事出反常必有妖 ”“現在為了博流量、吸眼球,什么劇本都可以寫出來…這種博流量手段真的沒有下線”
隨后,人民日報等官媒刪掉了相關轉發點贊的內容。
其實,網友情緒的翻轉,來源于強烈的被欺騙感。
大家以為自己見證了一個接納失敗的溫情家庭,結果卻像是被一場 “ 賬號孵化劇本 ” 狠狠上了一課。
這不是不能接受288分走紅,而是不能接受拿 “ 失敗 ” 當噱頭,一邊談感動,一邊鋪流量路數。
如果高考都能寫劇本、考試成績都能精準包裝,那接下來會不會有人故意考砸、主動擺爛,只為下一場直播的流量爆點?
劇情反轉,抖音緊急回應
面對迅猛輿論,7月2日 晚上 ,抖音黑板報官方賬號發布情況說明:
一、 平臺與女孩母親賬號建聯,用戶出示高考成績查詢錄屏及準考證以證實相關事件屬實。
二、 當事人母親賬號自2022年起持續發布探店視頻,非熱點事件發生后蹭熱發布。6月25日上午,熱點事件演進期間,賬號曾發布一條探店視頻,產生訂單量16單。
三、 當事人母親賬號2025年以來直播場次1場,即前述6月25日晚直播分享個人感受,未開展直播帶貨,未借炒作相關事件索取打賞。網傳其家庭“剛有熱度就開啟密集直播帶貨”不實。
總結來 說 就是,成績屬實,確為288分;母親確實是博主,但目前賬號未開啟大規模商業化變現;未開啟帶貨直播或通過打賞、粉絲禮物等變現。
圖源:抖音黑板報
但這份回應,并沒有完全打消網友的質疑。
有人評論: “ 翻車了自然就沒法帶貨了 。”“ 因為本來就是帶貨的,所以沒有“借此展開”,是早就展開了,是想借此博眼球吸流量失敗了。 ”
事實上,輿論關注的焦點早就不是 “ 帶不帶貨 ” ,而是 “ 是不是借教育失敗炒作流量 ” 。
不少網友認為, 可以接受 你 低分,但不能把低分當成IP來包裝;教育可以多元,但不能娛樂化、劇本化;高考可以失敗,但不能拿失敗當賣點。
更重要的是,這種 “ 失敗也能爆紅 ” 的輿論效應,一旦形成示范,模仿成本極低,破壞力極強。
在TOP電商看來, “ 288分也能紅 ”“ 考不好也能火 ” 這些輿情之所以引發巨大爭議,其實不是分數本身,而是它象征意義上的錯位感。
對無數在題海中苦戰、為志愿卷生卷死的學生和家庭來說,高考是一場必須嚴肅以待的賭局,是公平競爭、改變命運的希望。
而當這樣的舞臺,被當成劇本秀場、當成引流利器,公眾自然難以接受。
這不是對某個家庭的苛責,而是對整個流量環境的不信任。
更令人警惕的是,據媒體調查,已有部分MCN公司開始關注 “ 失敗者敘事 ” 的變現路徑。
圖源:微博
換句話說,這場 “ 288分女孩 ” 的爆紅,可能只是一個起點。
接下來會不會出現 “ 234分男孩 ”“ 放棄高考當主播 ” 的系列人設?
這不是杞人憂天。
早前 “ 水泥妹 ”“ 貓一杯 ” 等賬號的翻車教訓就告訴我們: 情緒敘事+悲情劇本,一旦綁定變現目標,很容易發展為對真實社會秩序的誤導和傷害。
你為288分感動
也可能為700分憤怒
這次事件的另一重諷刺是,就在網友為288分女孩點贊時,另一邊 “ 今年考500分上不了大學,考700分上不了清北 ” 的新聞同樣刷屏。
2025年高考大省河南、山東再現高分扎堆,660分徘徊在一本線上;700分滑檔到二志愿;專業調劑成了家常便飯。
于是,一邊是 “ 失敗也能紅 ” 的爽文劇本,一邊是 “ 拼命也無解 ” 的現實焦慮。
這才是真正的情緒沖撞 :
不是誰考得高誰就值得掌聲,也不是誰考得差誰就不能被尊重;而是認真考試的人,看到“考試失敗也能爆紅”,那種被架空的努力感,才是最致命的刺。
如果說288分的女孩查分視頻讓人感動,那種被父母接納的坦然確實可貴。
但如果它演變為 “ 低分也能出圈 ” 的網紅范本,就值得我們警惕。
因為接下來模仿者會蜂擁而至。
人民日報在刪除相關 內容 時已經釋放出信號:我們當然要打破“唯分數論”的執念,但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當教育的意義被流量吞噬,當高考查分視頻變成流量劇本開頭,那些認真準備考試、認真做題、認真選擇志愿的孩子,會被怎樣對待?
高考不是表演,教育不該被包裝。
愿每一個查分視頻里的歡笑與淚水,都來自真實的努力,而不是流量設計的劇情。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最新電商行業資訊,盡在【Top電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