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益陽南縣周糠順的勵志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他父親患有腿部殘疾,母親患有智力殘疾,家庭收入一直不好。他的伯父在縣城開早餐店,從初中開始就把他接到自己家,照顧他在縣城讀書。他從小成績一直不錯,今年高考考了642分。
7月14日,周糠順告訴瀟湘晨報記者,雖然自己家庭情況不樂觀,但他將其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想通過自己努力,改變父母和自己的生活。”他報考的一志愿是北郵強勢專業,“感覺錄取機會大,主要考慮到可能就業好,同時也想去看看北京。”
父母均患病后,伯父不忍心接來照顧
周糠順來自南縣麻河口鎮官正垸村,父母就他一個孩子。父親周建軍腿部殘疾,村里給他安排了公益崗位,在村里做保潔員,他平時也打零工。母親龔伏紅患有智力殘疾等疾病,需長期服藥,難以從事勞動,只能偶爾幫忙做下家務。
△周糠順。圖/益陽日報
“他從小愛學習,主要靠自覺。”7月14日,周建軍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正在做零工,兒子這段時間也在縣城做暑假工,給自己掙生活費,吃住都在伯父家。伯父周建輝在縣城有房子,并開了一家早餐店。兒子上了初中后,就被伯父到縣城讀書生活至今。“孩子能考這么好,我哥哥付出很多。”周建軍說。
△周糠順的高考成績。圖/益陽廣電
“看到他家那個情況,實在不忍心。”伯父周建輝說,小周9歲的時候,他媽媽患上了智力殘疾住院,小周就沒人照顧了。看到小周學習很認真,怕影響孩子未來,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每天接送上下學,平時教導他好好學習。他的女兒30多歲了已經成家,姐弟倆關系很好,姐姐也經常協助教導他。
△周糠順與父母周建軍、龔伏紅。圖/益陽日報
周建輝介紹,小周自主學習能力很強,從來沒上過輔導班,來到縣城后,學習成績比以前更進一步。“生活上比較調皮,不過也是小問題。”周建輝說,小周一般放寒暑假才回村,回村就愛打游戲。每回去一次,成績就會下降,回來一段時間后,就又恢復正常。
“想改變父母和自己的生活”
7月14日中午,記者撥通了小周的電話,他說自己做暑假工剛忙完,正在去伯父家吃午飯。對于642分這個分數,他并不過度欣喜,“本以為自己會超常發揮,但發現沒有,和平時一樣。”
△周糠順。圖/受訪者提供
小周說,雖然自己家庭情況不樂觀,但它并沒有怎么影響到他的學習,他也不會因此陷入緊張焦慮,“更多是把它當做一種動力,想通過自己努力,改變父母和自己的生活。”
△周糠順(左一)和同學。圖/受訪者提供
小周介紹,他報考的一志愿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強勢專業,二志愿是陜西一所“211”高校的強勢專業。他覺得一志愿錄取機會比較大,“報北郵主要是從現實出發,更多考慮就業,同時也想去看看北京,感受首都的文化。”
瀟湘晨報記者於廣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