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帶大家走進了籽料皮色的瑰麗世界,識得那抹源于昆侖魂的絕色。但其實決定籽料價值最核心的是它的玉質。籽料的玉質,是昆侖神山贈予人間的天地精魄,是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億萬年雕琢磨礪出的歲月沉淀。常言道“好皮易得,好肉難求”,本期我們將直擊核心,帶您看懂籽料玉質,掌握識玉真諦!
添福玉器穆穰:籽料的“玉質”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玉肉,是籽料內部礦物晶體的結構、質地以及由此呈現出來的特性,玉質是籽料的內在生命力。
籽料玉質因昆侖雪水億萬年沖刷,內部礦物晶體顆粒被“磨”得細膩、緊密,排列更加有序,從而讓玉肉顯得細膩溫潤。山料因長期處于原生礦床中,內部礦物晶體顆粒較大,排列不夠緊密,結構就相對粗糙。當然,山料中也不乏精品,很多優質山料也可與籽料媲美。
添福玉器穆穰:我們通常從細度、油性、糯性、老熟等方面去評判籽料的玉質,但這些影響因素都是相互關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們不能憑借單一的維度就去判斷一塊籽料玉質的好與壞。
細度是基礎,我們通常也稱“細膩度”。優質的籽料晶體顆粒大小均勻,結構緊密。用玉石專用的強光手電筒45°側打燈多個位置照射籽料表面,能看到好料子會呈現出細膩的絮狀結構,光線如薄紗均勻暈開。通常細膩度高的和田籽玉,溫潤感也高。
油性是籽料的靈魂。優質的籽料從視覺上看油潤光澤,有一種向外冒油的感覺。這種油潤感是籽料內部特有的礦物顆粒結構、排列方式、致密度、透射率與反射率造成的玉石表面對光的漫反射效果帶來的視覺反應。從觸感上來看,油性好的籽料上手觸摸能感受到微微的粘阻感,就像手握凝脂,用手一推,油要化開的感覺。通常玉質細潔緊密的,它的油脂度就越好。有些商家為了制造出油性好的錯覺,會給玉石抹油,但那種感覺會過于順滑,毫無阻力,而且油揮發后,玉石又會被打回原形。
糯性,代表料子渾厚與否。糯性好的料子顯微結構為較纖細的毛氈狀,在此基礎上,還要求這些纖維交織得緊密有力。形象地說就是像煮熟的糯米一樣油亮渾厚。糯性的存在加大了和田玉油性的優點,糯性好、吃光就能適中,油性加上糯性就顯得整塊料子的油潤度更棒,玉石就有了含蓄溫吞的光澤,這就是常說的“溫潤”。糯的典型便是年糕料,料子細而稠,溫和而凝重,渾厚感強。
老熟是玉質的一種境界。老熟度高的籽料因為在河中沖刷時間長,所以玉質細膩溫潤、油性足、光澤好,顏色沉靜且皮色老氣,有壓手感,整體品質上乘,如同歷經滄桑的智者,在結構、色澤、油性、細膩度等方面都達到的一種成熟度和完美度。
添福玉器穆穰:和田玉籽料雖屬次生礦,由山料崩塌滾入河道形成,但其玉肉顏色大多保留了和田玉形成時的顏色,因此我們說籽料的玉肉是原生色,皮色是次生色。
籽料玉肉常見顏色有白色、青花、碧玉、青玉、墨玉、黃色等,其中以白為貴。但白色系籽料又分為不同的白度,比如脂白、暖白、青白、黃白、灰白等,和田籽料很少有標準的正白色,大多數白玉色調都會略微偏暖,與肉質相呼應,呈現一種恰當的、內斂的白,把玩之間,養眼潤心。青花是籽料白玉中含有石墨包體,黑白夾雜。籽料碧玉以菠菜綠為主,色澤好,通常有小黑點,好的和田碧玉籽料是碧玉中的王者。青玉籽料里的青也有很多種,深青、淺青、淡青、青藍、青綠等等,青玉籽料常見,但顏色正且好看的并不多。比較有代表的就是沙棗青、塔青等。籽料墨玉細膩如脂,純黑如墨,品質好,價值高。黃玉籽料是可遇不可求,市場上基本很難見到。籽料的每一種顏色都有無法代替的美。
添福玉器穆穰:其實,羊脂白玉也并非純白,它呈現脂白色。羊脂玉的價值主要是勝在玉質細膩、油性極好、白度柔和這三方面。
如果單從顏色這一點來講,籽料的白是比不過俄料的。而且越白的料子,玉質也最為松散,行業內流傳:十白九松。籽料的白之所以影響價格,是根據料子本身的綜合因素來定的。優質的籽料得有細若絹帛、油似膏脂、糯比年糕的質地根基,只有當白度建立在優良玉質的基礎上和好的皮色上,才有評判的實際意義。
讀懂玉質,方知何為“君子如玉”。愿您執玉在手時,能感受到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中流淌的生命質感。
添福玉器【每周一堂玉器課】將持續為您帶來專業、實用的和田玉知識及中國玉文化,誠邀您持續關注!與創始人穆穰一同,溯源昆侖玉脈,揭開美玉奧秘,收藏傳世福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