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烏戰事焦灼之際,一則突發消息震動西方:美國近期暫停了部分對烏軍事援助,包括關鍵防空系統與精確制導彈藥。
據《紐約時報》援引五角大樓匿名官員消息稱,拜登政府正因內部預算壓力與大選周期因素,暫緩對烏克蘭的多項援助申請,預計將影響其至少三個月的前線作戰能力。與此同時,烏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記者會上罕見流露焦慮:“如果再等下去,前線就要用人肉堵坦克了。”
俄軍趁勢推進,東部戰線告急
援助斷流的“窗口期”,俄羅斯沒有錯過。據俄國防部最新公布,俄軍在頓涅茨克、哈爾科夫一線發動大規模地面推進,并在若干小鎮設立新防御據點。這是近兩個月以來俄方首次實現連續推進。有烏軍前線軍官在社交平臺透露:“敵人現在火力壓制明顯加強,我們手里不少防空導彈都快用光了。”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的援助“剎車”效應,正在顯現戰略真空。
歐洲補位?還是再陷“援助疲勞”?
消息公布后,法國、德國迅速表態將加快獨立援助,但歐洲內部也有擔憂聲音。波蘭議員批評:“美援一退,我們撐得住嗎?”德國民眾抗議再次升級:“不想再為遙遠的戰爭買單!”據統計,自2022年起,美國對烏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超過750億美元,若這一主力撤出,全球援烏格局將面臨重構。
不少分析認為,這一暫停背后,不僅是財政問題,更是美國大選政治博弈的延伸。共和黨鷹派正在推動“美國優先”政策,對海外投入表示強烈不滿。而普京或許正押注西方“援助疲勞”持續發酵,為談判籌碼制造有利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