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世超在網上沖浪的時候,突然看著一個電子廠的驚天大瓜。咱家的長江存儲,在美國本土把行業巨頭美光(Micron)給告了!
好好好,一個是中國的存儲芯片尖兵,一個是美帝的老牌大廠,這倆居然干上了,著實動靜挺大。
而且這回不是小打小鬧,直接甩出了一堆證據,指控美光惡意誹謗、散布謠言。
要知道,在過去幾年里,美光可沒少給長江存儲使絆子,他倆這梁子早就結下了,互撕了好幾年。今天這出大戲,可以說是積怨已久的總爆發。
但誰能想到,今天長江存儲這波操作,居然把美光卡在了最難受的位置。
沒錯,中國企業居然一步步從被動挨打,到今天能反過來把美國巨頭的脖子給卡住反殺了。這劇情發展的,要我說,反轉高低得跟逆轉裁判那游戲有一拼了。
而這故事,還得從咱們人人都離不開的那塊指甲蓋大小的芯片說起。
很多差友應該都知道啊,你手機里存了好幾年的初戀合照,微信里舍不得刪的聊天記錄,甚至從 Steam 上下的各種 3A 大作,能安穩保存到今天,基本全靠一種叫 NAND 閃存的芯片。
這玩意兒就是固態硬盤和手機存儲的心臟,咱們對它的要求也很簡單,容量越大越好,價格越便宜越好。
為了滿足咱們這樸素的愿望,過去二十多年,芯片廠商們主要在兩條路上死磕。
一條路是在一個平面上玩命塞東西,也就是咱們常聽到的 SLC、MLC、TLC、QLC。就好比一個房間,SLC 只住 1 個人,體驗最好但貴得離譜;QLC 塞進去 4 個人,成本下來了,但壽命和速度也跟著打折。
可這路子很快就走到頭了,再往下塞,芯片的穩定性和壽命都要崩。
就在平房快蓋不下去的時候,另一條技術路線成了芯片廠的彌賽亞:3D NAND。
這技術說白了,就是不蓋平房了,改蓋摩天大樓。平面空間有限,咱就往上疊,樓層蓋得越高,能住的人(數據)就越多。
像三星、美光這些老牌巨頭,過去十年就把這蓋樓技術玩得爐火純青,動不動就搞出幾十幾百層。
但問題來了,樓蓋得越高,對地基的壓力就越大。這個地基,就是芯片底層的控制電路。
樓層一多,信號延遲、發熱這些問題就全來了,搞不好樓沒蓋完,地基自己先塌了,芯片出廠就報廢。
就在所有人都為地基問題頭疼的時候,國內的長江存儲卻另辟蹊徑,憋出了一個王炸,“Xtacking”。
和別人非要把樓和地基蓋在一塊地上不同,長江存儲玩的是“拼樂高”。
簡單說,就是我在A晶圓上專門蓋樓(存儲單元),在B晶圓上專門打地基(控制電路),最后再把這倆完美地拼在一起,嚴絲合縫,中間連膠水都不要。
這么做的好處也非常明顯,數據傳輸距離短了,散熱效率高了,而且蓋樓和打地基可以各用各的最佳工藝,互不干擾。
按照長江存儲自己的說法,這技術能把產品開發時間縮短至少3個月,生產周期縮短20%,恐怖如斯。
更絕的是,長江存儲早在2018年,就把 Xtacking 這套獨門絕技注冊成了一系列的專利,給自己圍起了一道又高又厚的“護城河”。
這意味著,當美光這些巨頭也想蓋400層以上的超級高樓時,一抬頭發現,最好的幾條路,全被長江存儲埋上了專利地雷。
眼看著長江存儲的技術越來越牛,產品越來越能打(232層產品都打入了蘋果供應鏈),直接威脅到了自己的市場份額,美光急了。
正面戰場上打不過,那就上盤外招。
2022年,美光被指在背后瘋狂游說,成功推動美國政府將長江存儲列入了“實體清單”。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導致長江存儲買不到先進的美國設備,128層以上的高端產品生產受到了嚴重影響。
本以為這一招能直接把對手摁死在搖籃里,但美光萬萬沒想到,這只是戰爭的開始。
2023年底,緩過勁來的長江存儲直接在美國加州法院,把美光給告了。訴訟理由簡單粗暴:你賣的96層、128層、176層、232層產品,都侵犯了我家的8項核心專利!
這一下,專利戰正式開打。
美光當然不認,立刻反訴長江存儲侵權,同時向專利局申請,要求將長江存儲的12項專利判為無效。這套“否認-反咬-釜底抽薪”的組合拳,是巨頭們對付后起之秀的常規操作。
但長江存儲這回顯然是有備而來,直接跟美光在法庭上展開了極限拉鋸。
到了2024年,戰況再度升級,長江存儲甩出了一記堪稱“絕殺”的法律操作:要求法院強制美光交出其核心技術機密。
具體來說,就是一份長達73頁的、包含“柵極堆疊層厚度參數”、“蝕刻氣體配比公式”、“存儲單元編程電壓曲線”甚至最新芯片源代碼的技術文件。
到底抄沒抄專利,你把技術文件給我看看不就行了?要沒抄我還能冤枉你嗎?
實話說,這一下等于直接把刀架在了美光的脖子上。交,還是不交?
交了,就等于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核心商業機密全部攤開給對手看,以后還怎么混?
不交,那就在法庭上理虧,等于默認自己心里有鬼,侵權指控很可能被坐實。
這記“將軍”,直接把美光逼到了墻角。
果不其然,美光徹底慌了,立刻搬出了最后的擋箭牌——國家安全。
他們向法院激烈抗議,說長江存儲在“實體清單”上,和中國政府關系密切,把這些涉及美國核心競爭力的技術文件給它,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然而,德州東區法院和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壓根不吃這套,先后駁回了美光的請求。
理由是:你沒法證明這跟國防有直接關系,而且咱法院又不是冠希哥開的,有嚴格的保密措施,只許對方律師看,不讓復印拍照,所以不會泄露的,你的擔心多余了。
被逼上絕路的美光,在2025年5月23號,把這事捅到了美國最高法院,請求發布緊急令狀,阻止技術文件被披露。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場大戲的高潮就是最高法院的裁決時,長江存儲再度出手,直接開辟了“第二戰場”。
幾乎就在美光向最高法院哭訴自己是“受害者”的同時,長江存儲在華盛頓聯邦法院提起了另一場全新的訴訟,這次的罪名是:商業誹謗和不正當競爭!
長江存儲在訴狀里指控,美光和一家叫DCI的公關公司合謀,資助了一個叫“中國科技威脅”的網站,長期散布謠言,惡意污蔑長江存儲的芯片里裝了“間諜軟件”,嚴重損害了長江存儲的聲譽,導致其損失了數百萬美元的訂單。
這波操作,可以說是把商戰玩明白了。
你不是在最高法院跟我打“國家安全”牌,把自己塑造成維護美國利益的白蓮花嗎?
我反手就告訴全世界,你才是那個在背后搞小動作、用下三濫手段抹黑對手的直娘賊。
至此,這場恩怨已經從單純的技術競爭,演變成了政治博弈和專利訴訟,最后徹底爆發為一場關乎核心機密和商業聲譽的全面戰爭。
說了這么多,這神仙打架跟咱們到底有啥關系?
關系可太大了。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托了長江存儲的福,直接把高端SSD的價格才被打了下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2T固態,現在幾百塊就能拿下,這到手的便宜總不能讓美國人摘了桃子。
其次,這場官司的走向,可能會徹底改變全球存儲芯片的格局。
假如長江存儲贏了,那不僅意味著美光可能要面臨天價賠償和部分產品禁售,更重要的是,它證明了中國企業也能依靠自身強大的專利技術,在國際舞臺上和頂級巨頭正面硬剛,并且掰贏手腕。
這對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都是一劑強心針。
而對于美光來說,如果最終被迫公開部分技術秘密,或者支付高額的專利授權費,那么它在未來技術競爭中的優勢將被大大削弱。
當然,考慮到背后的地緣政治因素,這案子最終也可能以某種形式的和解告終。但無論如何,長江存儲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光靠“盤外招”,是打不倒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對手的。
該說不說,長江存儲從最開始的艱難起步,到被巨頭圍追堵截,再到今天手握專利利劍絕地反擊,真就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而這場圍繞著技術、法律和市場的世紀大戰,好戲,可能才剛剛開始。
撰文:納西
編輯:江江 & 面線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電子工程網、電子工程專輯、USAHerald、Patentlawyer、yahoo等,部分圖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