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目前,俄羅斯的最大強援已經到位,俄軍在前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戰果。而另一邊,想做歐洲扛把子的英國也有意直接跟俄羅斯開戰。
說起俄羅斯的最大強援,那當然只能是朝鮮。根據美國CNN以及多家媒體的報道,朝鮮準備再派30000兵力前往俄羅斯。前幾天,金正恩出席相關紀念活動,被拍到為朝軍陣亡戰士落淚。
現在再派30000人,既是想再幫俄羅斯一把,也是想為戰士們復仇。對俄羅斯來說,有了朝鮮這個強援,兵力將不再有任何問題。
朝鮮再派三萬兵力支援俄羅斯
最近朝鮮那邊傳來消息,金正恩準備再派3萬兵力支援俄羅斯。這可不是小數目,要知道俄烏沖突打到現在,雙方都拼得筋疲力盡,尤其是烏克蘭,全靠西方軍援吊著一口氣。
朝鮮這3萬人一到,俄軍在頓巴斯方向的兵力缺口就能補上,甚至能騰出更多精銳去啃哈爾科夫這塊硬骨頭。去年年底,就有衛星照片拍到朝鮮向俄羅斯運送炮彈,今年年初更是傳出朝鮮軍工代表團訪問莫斯科的消息。這次直接派兵,算是把臺面徹底掀開了。
對于朝鮮軍隊的戰斗力,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負責培訓朝軍的俄軍教官表示,朝鮮士兵的戰斗力并不比俄軍差,雙方的作戰配合也沒有障礙。
烏軍則表示,朝軍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已經很快適應了無人機的作戰模式,相比俄軍,朝軍更加悍不畏死,并且軍事素質非常高。
西方軍事專家認為,朝鮮出兵援俄是兩國關系的“里程碑”,通過“鮮血凝結的友誼”,俄朝利益進一步捆綁。
(在俄境內部署的朝鮮軍隊)
俄軍戰果矚目
俄軍的戰果確實令人矚目。7月3日,俄國防部宣布完全控制哈爾科夫州的米洛韋村,成功在烏東北部開辟新戰線。而在幾天前,俄軍剛剛宣布占領盧甘斯克全境,徹底拔除烏軍在該州的最后據點。
更關鍵的是,朝鮮工程兵的介入極大提升了俄軍的后勤能力。朝鮮派遣的1000名排雷專家和5000名建筑兵,僅用兩個月就清理了烏軍埋設的2萬枚地雷,并修復300公里道路和12座橋梁。這一速度遠超俄軍預期,直接加速了俄軍裝甲部隊的機動能力。
英國表示已經準備好與俄軍交火
北約陣營這邊,英國防長罕見表態:英國軍隊已準備好與俄軍“正面交火”。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在和普京通話后說,沒談出任何成果。
英國防長希利在7月3日公開表示:英國軍隊已經準備好在北約框架下,直接與俄軍交火。這話說得不輕。不是“支援烏克蘭”,也不是“防御態勢”,而是正面交戰。
說實話,英國的軍力,早就不是冷戰時期的“全球投送”那一套了。現在整個英國陸軍兵力不到8萬,連一個中等國家都比不上。征兵制取消多年,靠志愿兵和預備役硬撐。
明眼人都看得出,英國又在玩“先手沖鋒,后手撤退”的老套路:先把姿態擺足,博眼球、刷存在感;等真到了北約與俄交火的緊要關頭,大概率第一個縮回去。
畢竟“歐洲攪屎棍”的名號,英國可是用幾百年時間“攢”下的:挑動矛盾、坐收漁利,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說白了,這更像是一場脫歐后的政治表演,意在重塑國際形象,轉移國內視線。狠話誰都會說,但實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證。
華盛頓的沉默,才是真正的警報
特朗普與普京進行了一場長達一小時的通話。全世界的耳朵都豎了起來,可等來的卻是特朗普一句輕描淡寫的“沒有任何進展”。
特朗普的態度幾乎是寫在臉上的:他對烏克蘭的泥潭毫無興趣,“美國優先”的信條意味著每一分錢、每一顆子彈的援助,都可能被他隨時掐斷。
歐洲擔心的早已不只是“海馬斯”和F-16戰斗機還能不能到貨,而是美國會不會干脆從歐洲拍屁股走人。
不談政治的復仇,只為“血債血償”
朝鮮宣布,將向俄羅斯增派約三萬名士兵。這不是一筆冷冰冰的政治交易,而是一場裹挾著強烈情緒的復仇。在此之前,朝鮮官方媒體罕見地播出了領導人金正恩在陣亡將士紀念活動上情緒激動、甚至落淚的畫面。
與之相配的,是“血債血償”這樣不加掩飾的復仇誓言。據說,此前派往烏克蘭的一萬名朝鮮士兵,傷亡率高達23%,其中甚至不乏特戰軍官。
三萬生力軍,對于僵持的戰線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他們或許裝備平平,但那股復仇的意志,將是任何武器都無法替代的催化劑。
戰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鋼鐵與后勤
最終,所有的政治博弈與情緒宣泄,都要在戰場這個最殘酷的物理空間里接受檢驗。
而在這里,俄軍正展現出一種可怕的進化。過去那種依賴人海戰術、后勤一塌糊涂的刻板印象正在被顛覆。俄軍的保障系統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升級。
滿載物資的無人駕駛卡車隊,可以晝夜不停地奔赴前線。儲存在后方“云倉”的彈藥,能通過數據鏈接,被精準調配到任何一個火力點。甚至連受損的裝備零件,都可以通過前線的3D打印設備快速修復。
這條高效運轉的鋼鐵動脈,直接帶來了壓倒性的火力優勢。僅僅在六月份,俄軍單日的火箭彈發射量就比五月翻了一倍。無人機與電子戰部隊則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地癱瘓和摧毀烏克蘭本已脆弱的補給線。
硬實力的提升,直接轉化為戰線地圖上的變化。近三個月的戰果,據說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和。
當所有線索匯集到一點時,一幅清晰的圖景浮現了出來。
俄軍在哈爾科夫方向撕開了一個全新的突破口,兵不血刃地占領了米洛韋村。
這不僅僅是一次戰術上的勝利,更像是一個戰略宣告。它宣告了在西方內部扯皮、外部援助遲疑的背景下,戰局的主動權已經易手。
朝鮮士兵的涌入,為俄軍提供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后勤系統的智能化,則讓這支軍隊的火力輸出變得源源不斷。
當俄羅斯宣稱已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并將兵鋒指向哈爾科夫腹地時,這不再是虛張聲勢的宣傳,而是由無數鋼鐵和生命鋪就的現實。
信息來源: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