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盛夏時節,荷香四溢。7月4日,“花開北京·2025北京荷花文化節”在歷史底蘊深厚、自然風光旖旎的頤和園盛大啟幕。本次文化節以“花開北京·荷和美美”為主題,深度融合科技與文化創新元素,不僅深入挖掘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為市民呈上了一場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文化盛宴。活動將持續至8月底,為北京夏日增添一抹絢麗色彩。
十四展區競芳菲,新優品種璀璨登場
荷花,作為中華文化中高潔、堅韌、美好的象征,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底蘊與民族精神,歷經歲月沉淀,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中通外直的堅韌風骨,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與推崇。此次文化節聯動頤和園、國家植物園(南園)、北海公園等全市14大特色展區,展示了約1700畝荷塘景觀,集中展出了400余個荷花品種,其中包含中南海古蓮、普蘭店古蓮、保定古蓮等10個珍稀古蓮和20余個北京自育新優品種,同時搭配了150余種睡蓮以及王蓮、芡實、萍蓬草、梭魚草等水生植物。市民游客漫步其間,將欣賞到各色荷花爭奇斗艷,感受荷花文化的獨特魅力。
數字添彩荷韻濃,科技開啟體驗新篇
本次文化節深度融合數字技術,為市民帶來前所未有的賞荷體驗。推出“VR云賞荷”平臺,市民足不出戶即可360°沉浸式游覽頤和園西堤藕花深處、國家植物園古蓮池等勝景。同步上線的“荷花賞鑒地圖”更是一大亮點,巧妙串聯全市荷花打卡路線,掃碼集章可享文創市集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搭載圓明園720穿越飛船,運用720°膠囊型屏幕技術、虛擬現實影像技術、飛行動感特效技術等前沿科技,以故事性創作的方式,深度還原了圓明園的盛時盛景,為荷文化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厚重的歷史色彩。
快閃市集煥新彩,深度激發消費活力
創新推出“荷和美美”主題快閃市集,在公園、商圈、花園驛站等聯動設立特色展銷空間,通過“荷”快閃展銷的聯動格局,打造集文化體驗、科普展示、時尚消費于一體的盛夏荷韻盛宴,不斷激發消費活力。推出“荷以消暑”系列清涼飲品與特色甜品,荷花拿鐵、美式特調等限定飲品,搭配宮廷消暑甜品“甜碗子”,既延續了宮廷飲食的精致追求,也傳遞出傳統文化的清涼韻味。“荷風雅物”文創區集中展銷荷花香薰、團扇、非遺手作等匠心產品,讓傳統文化觸手可及。
文化活動“花樣”紛呈,豐富夏日文化體驗
全市16區積極參與,各大公園、花卉市場和園藝驛站等同步展開,舉辦荷花攝影展、荷文化講座、詩歌朗誦、園藝沙龍等多元活動,共同打造一場集自然之美、文化之意、生活之趣于一體的荷花盛事。特別是巧妙融合荷花文化意蘊與綠色生活美學,開設荷花插花工坊,設置親子團扇制作、荷花插花、夏日盆景搭配等互動體驗項目,推出“荷以解憂”園藝療愈沙龍活動,以荷香夏韻為市民帶來沉浸式體驗。開幕式當天,文藝表演、荷花導賞和園藝市集等環節更是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與,現場氣氛熱烈,展示了北京花園城市的獨特魅力。
十四大展區相關情況: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昆明湖占全園四分之三的面積。昆明湖的荷花從元、明時期的西湖開始相沿至今,曾享有“蓮紅墜雨”的美名,被稱譽為“西湖十景”之一。如今,昆明湖上的荷花等水生植物種植面積近25萬平米,主要品種包括延續清代一直以來的白洋淀紅蓮。西堤以西的水面荷花最為繁茂,并開辟了荷花渡船,游客可以從南湖島乘船至西堤,進入藕花深處,與各種水鳥不期而遇。耕織圖景區水村居前的湖面荷花、香蒲、水蔥等水生植物散發夏日獨有的芬芳,水村居是頤和園里新晉網紅茶咖店,植物景觀與古典建筑融合,庭院木箱種植月季將一個個遮陽傘下的桌椅分割開來,荷花文化節期間擺放盆栽荷花和盆栽水稻,游客可以在荷香和稻花香里品嘗各種特色茶飲及現磨咖啡,其中“空谷幽蘭冷萃茶”是應季明星單品。今年暑期這里還將舉辦“蓮紅墜雨”詩畫雅集。耕織圖景區延賞齋湖面荷花開得最早,今年結合花園城市建設,在湖岸邊栽植120余種花卉組成主題為“耕織春華秋實,織染湖光山色”的中式花境,將夏日的荷塘映襯的分外美麗。此外,諧趣園也是夏季賞荷佳處。
國家植物園(南園)——賞花面積約4000平方米,主要布展于西門古蓮池及廣場、水生與藤本植物區。西門古蓮池以古蓮為特色,展示我園收集的9種古蓮,分別是普蘭店古蓮、中南海古蓮、開封古蓮、章丘古蓮、梁山古蓮、北孫各莊古蓮、太舟塢古蓮、圓明園古蓮和丹東古蓮,其中普蘭店古蓮子經測定在土里埋藏1200多年。古蓮池南面廣場展示盆栽古蓮以及16個盆栽荷花品種,如‘夏紅’、‘中國紅北京’、‘中山紅臺’等。水生與藤本植物區的水池中栽植了約50個品種荷花,全部為大型荷花,池中搭配超過130個品種的不同類型的睡蓮以及王蓮、芡實、萍蓬草等水生植物,池子東側矗立了康熙御碑,形成了文物歷史悠久、景觀錯落有致、花色豐富多彩的特色賞荷地。
北海公園——荷花文化節期間公園舉辦第二十九屆荷花展覽,在南門、西門主要門區,闡福寺、萬佛樓遺址、瓊華島等小庭院景區,以及西岸、東岸沿線,運用荷花、水生植物和應季花卉,進行花卉環境布置。本屆荷花文化節以“百年風華盛,北海荷韻長”為主題,共有“湖蓮展區”、“濠濮間展區”、“塘荷展區”、“闡福寺展區”四大展區。荷展地上花卉布置面積4500平,其中布置春紅、完素、卓越等品種盆荷50余種,水面荷蓮觀賞面積2萬平(湖蓮種植面積8000平)。荷展期間,小海荷花綻放,游客可乘坐搖櫓船暢游花海中。荷展計劃布置各類花卉20000余盆,其中包括主要展示的公園“一園一品”特色花卉——荷花,以及各類水生植物,展現荷花的獨特之美。
圓明園遺址公園——以“心歸荷處”為主題,依托多稼如云景區荷花品種基地(匯集‘紅千葉’‘舞妃蓮’等近200種荷花)及長春園海岳開襟水上觀荷區(兩條航線),結合陸上經典賞荷動線(南門至三園交界),串聯鑒碧亭、鳳麟洲等睡蓮觀賞區,打造立體賞荷空間。創新推出“荷韻梅芳·御苑雙姝”雙花展,展示國內超高水準三角梅盆景和圓明園多樣的荷花品種,營造出一池清雅、一墻熱烈;設置“尋荷記”互動打卡,游客可在7個指定點位,集齊符印碎片解鎖獎勵;舉辦荷花仙子巡游、《碧水風荷》舞劇、樂器演奏及歌手駐場等沉浸體驗。科技板塊通過《夢回圓明園》大空間、720穿越飛船及時光巴士重現盛景,配套《隱園茶嶼》水岸茶寮、帳篷咖啡、荷香市集及寫生攝影賽事,集生態觀賞、文化傳承與數字體驗于一體。
紫竹院公園——園內水系縱橫,竹木繁茂蔥郁,景觀別致優雅,南北小湖荷花渡景區以及筠石苑竹深荷靜、翠池等景點,遍植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40余個品種,2萬余平米。今年荷花文化節期間,紫竹院公園將舉辦第三十二屆竹荷文化季。以竹、荷文化作為“一園一品”主打活動,通過環境布置、文化展覽、科普講堂、文化活動,文創市集等,讓廣大市民游客感受公園“竹深荷靜”的獨特魅力,為廣大市民游客營造消暑納涼、觀竹賞荷、品味文化的好去處。
玉淵潭公園——荷花文化節期間,園內設櫻花小湖與萬萍荷香景區兩處荷展。櫻花小湖是荷花品種最多、景觀最為豐富的區域,荷花種植面積近8000平米,品種以白洋淀紅蓮和舞妃蓮為主,還有少量白蓮和大紫玉,成景有十余年。萬萍荷香景區栽種的這片荷花以紅蓮為主,植株高大,到盛花期時開花繁多,花色艷麗。紅蓮是園中長勢最強、數量最多的品種,花朵粉紅,遍布荷塘。環步櫻花湖,可駐足水榭,觀魚戲蓮葉、鳥棲荷間;亦可木臺小憩,望平湖塔影、荷柳掩映。此外,湖面還有蘆葦、水蔥、茭白、香蒲、睡蓮、千屈菜等多種水生植物相配,觀賞效果極佳。
龍潭西湖公園——以“荷韻龍潭 詩畫西湖”為主題,在景觀節點處展示40余盆栽荷花及時令花卉品種,結合湖中荷花形成荷花展示區,利用北小湖木棧道為觀賞平臺,方便游人近距離欣賞荷花,讓游客在細細品味婀娜多姿的荷花同時,也感受到荷花溢香滿園的美好意境。依托北京樹行途生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駐園單位力量,結合“樂享自然”、園藝驛站等活動內容,在活動期間舉辦荷花展、“‘蓮’潔園林”主題書畫攝影展、荷花夜市、科普互動等特色活動。精心設置“風吹天輪”、“棲霞聚鳥”、“南望雄尊”三處網紅打卡點,配備指引與效果圖,增強傳播力與趣味性。
什剎海荷花市場——以“中軸海畔,荷你相約”為主題,舉辦系列什剎海荷花節活動,在荷花市場內設置荷花觀賞區域,沿漢白玉欄桿沿線布滿荷花,展示小舞妃、紅寶石和杏黃三個品種。同時,游客還可乘坐游船,近距離觀賞、拍照等,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此外,市民游客還可在老吉堂、乙十六、吉六、悠航等商戶體驗精致的下午茶,在懋隆、國文煊、什剎海文創等商戶逛淘文創產品、蓋章集印。活動期間,在街區“自動開合荷花燈”“大荷花”處拍照打卡發布小紅書,即可領取“荷花主題荷包”1個,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蓮花池公園——以“蓮池漾古韻·樂學啟新章”為主題,公園內3萬余平方米觀荷展區與7000余盆盆栽精品荷花交相輝映,320余個荷花品種與60余種睡蓮競相綻放。公園精心打造4組荷文化主題花境,以缸荷為主景,巧妙融合宿根花卉、時令草花與景觀小品,構建出生態與美感兼具的獨特景致,為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本屆蓮花池荷花文化節有四大特色亮點:首次集中展示蓮花池公園自主研發培育的20個荷花新品種,填補了北京本土荷花育種的空白;聯合河北省多家公園舉辦荷花品種聯展,推動區域花卉資源共享與生態文化協同發展;設置保定古蓮池珍稀古蓮觀賞區,承載著800年生命密碼的古蓮今年首次綻放,在園內40平方米的古蓮觀賞區,首次向京城游客展出;本屆文化節推出系列自然教育活動,讓生態教育觸手可及。
朝陽公園——此次荷花文化節分為荷花展及荷風雅集·夏韻清涼市集活動。荷花展分為水上自然展區及精品荷展區。公園湖區水面目前栽種荷花面積約為5公頃,以紅蓮為主,還有睡蓮、王蓮等水生植物。水上自然展區主推三大區域,即北湖展區、荷花湖展區、生態水溪展區。精品荷展區位于月光水道及方舟湖南岸,布置精品盆栽荷花約1000盆,主要品種有‘紅色誘惑’、‘新云錦’、‘天中紅’等10余種。同時在荷花盛開期間,舉辦荷風雅集·夏韻清涼市集,活動分為荷韻·美學市集、荷香·美食長廊、荷趣·文化劇場、荷生·自然教育四個板塊內容。以荷花為核心元素,融合傳統文化、手作藝術、生態環保理念,打造集“賞、玩、品、學”于一體的夏日消閑市集。
紅領巾公園——在“花園城市 美麗朝陽”花園城市示范區“一園一花一品”的建設中,紅領巾公園定位的特色花品為荷花。荷花展區位于公園濕地景觀區,展示面積約3000平方米,5000余株,主要有白洋淀紅蓮、睡蓮等觀賞品種。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木色棧道上,兩旁蘆葦叢生,荷葉田田,仿佛置身于一個南方的水鄉小鎮。棧道蜿蜒曲折,如同一條“時光長廊”,引導著游客在古今交匯中欣賞濕地風貌、傾聽濕地蛙鳴。以花為媒,以園為景,以文為魂,屆時市民朋友到紅領巾公園賞荷,觀看詩歌及場景化表演,參與市集、荷花科普體驗等系列活動。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奧森荷香醉游人,碧波映日舞清風。荷花節期間,奧森南園濕地與清河導流渠區域的成片荷花競相綻放,水面種植面積達2.5公頃。本次荷花節以“紅蓮”為主題花,其姿態端莊典雅,色澤艷麗而不失清新,花瓣層疊有序,緊密相擁,展現出一種內斂而高貴的氣質。“紅蓮”將領銜睡蓮、蘆葦、菖蒲等十余種水生植物組團亮相,與疊水花臺、沉水廊道等景點呼應,共同繪就獨屬奧森的“水墨丹青”。奧森公園“葵花展”同期舉行,精心培育多品種葵花競相綻放,打造“荷葵雙景”。通過設置景觀小品、拍照打卡點等方式,廣泛吸引游客欣賞荷葵美景,提升游客的觀賞體驗。
花鄉公園——花鄉公園以“荷韻京華”為主題,集中展出共4000余盆荷花、睡蓮品種。包括花鄉公園獨家培育的20余種自育荷花、100余種盆栽睡蓮及100余種芡實、水生鳶尾等特色水生植物群落,并重點呈現梁山古蓮、普蘭店古蓮、圓明園古蓮等活體古蓮基因庫,結合“荷塘月色”“古蓮荷影”主題花壇形成獨特景觀。活動融合生態科普與市民互動,在B區濕地設立“濕地修復實驗室”,實景演示荷花凈化水體的生態功能;推出“小小荷花研究員”兒童種植計劃與“陽臺荷花園”全民認養活動,免費發放自育荷花種子,提供荷葉茶制作、漢服游園會等沉浸體驗。
雁棲生態軍神園藝場——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北房鎮安各莊村,占地面積42畝,保留傳統品種,傳承荷花、睡蓮的文化,同時開展新品種的選育和穩定性測試。主要產品有荷花、睡蓮、王蓮以及北方常用的水生植物,年產水生植物10萬株。在圃睡蓮近50種、荷花近100種;在圃荷花2萬株(含藕芽),在圃睡蓮1萬株(含根塊),擁有更豐富的花色和花型,滿足園林景觀的多樣化需求。
今夏,讓我們共赴一場荷風雅韻的京城之約,在千年古蓮與現代創意的交融中,見證花園城市的生態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