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有一個提問又火了:
把全國的差生都給衡水中學,結果會怎樣?
幾乎每年的高考之后,都會有人這樣發問。
言外之意很明顯:
衡水中學取得好成績是靠優質生源,靠掐尖招生,而不是靠學校和老師的本事。
其實提這個問題的人,自己知道答案——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答案。
把全國的差生都給衡水中學,衡水中學也考不出名堂。
不僅衡水中學不行,任何中學都不行。
02
這個問題,就相當于問:
讓全世界個子最矮,身體最不協調的人去NBA打球,能拿冠軍嗎?
當然不能。
NBA厲害,最主要的原因是球員厲害。
或者,把全世界最差的足球隊讓全世界最著名的教練去教,能拿大力神杯嗎?
當然也不能。
球員不行,教練再牛也不行。
這個,其實咱們已經試過了。
雖然咱們的球隊并不是全世界最差的,但確實請過全世界最頂級的教練。
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咱們別說拿冠軍捧得大力神杯,就連世界杯的門檻都沒進去,生生把教練給氣跑了。
03
沒有好的生源,就不會有好的成績。
這是一定的。
那么,既然生源決定了成績,為什么家長還要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牛校呢?
我覺得,讓孩子去好學校的意義和作用在于,好的學校不會把孩子給耽誤了。
至少,對尖子生來講是這樣。
一個有實力考清北的學生,一個有實力考985的學生,去了管理嚴格、教師負責、同學間學習氛圍好的學校,大概率能考上實力相匹配的學校。
而如果在一所管理不那么好、教師不那么負責、學生的學習氛圍比較差的學校,很可能達不到預期。
就像球踢得好,在巴西、德國、法國、意大利隊這樣的強隊可能取得世界杯冠軍。
至少成績不會很差,連世界杯的門都摸不著。
而和一群普通球員在一起,再被一個蹩腳的教練帶著,最終自己很可能也泯然眾人。
04
亞圣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天下樂事之一。
為什么是“英才”而不是別的才?
因為好老師和好學生本是雙向奔赴、互相成就的關系。
從本質上講,學生和家長用腳投票,離開身邊的學校去高考名校就讀,不僅是對這些名校的肯定,更是對身邊中學的否定。
正是對身邊學校的不信任,才導致他們走向別處。
尖子生和他們的家長不傻,他們知道去哪兒對自己最有利。
所以,與其對別的學校說三道四,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看看哪里做得不到位,然后痛下決心,把自己的管理和教學搞上去。
真做到了,你就會發現,別處的尖子生也會往你這兒跑。
注:文中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當當、京東、天貓等平臺熱賣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