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上半年收官,公募基金“期中考”成績單陸續揭曉。在科技革新、產業升級的浪潮下,智能制造與數字經濟兩大主題基金上半年較為亮眼。
01、45%回報率,這兩類基金表現突出
截至2025年7月1日,中證智能制造主題指數(930850)近一年回報率達到30.84%,而中證數字經濟主題指數(931582)表現更為突出,近一年回報率高達45.08%,兩者均明顯超越同期滬深300指數13.36%的漲幅。
在Wind數據終端搜索“智能制造”“智造”“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等關鍵詞,相關主題基金放眼望去一片“紅紅火火”。尤其是名稱中帶有“智能制造”的幾只基金上半年無一虧損,而“數字經濟”主題基金也絕大多數取得了正收益。具體來看,名稱中帶有“智能制造”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共有7只,年初至今收益率在3.7%~23.7%之間。
中歐智能制造A年初至今收益率最高,為23.70%,與另外6只基金拉開較大差距。該基金為混合型基金,由邵潔擔任基金經理,基金現有規模合計為11.65億元。
一季度基金報告顯示,其在過去三個月、過去六個月、過去一年、過去三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6.72%、48.34%、79.57%、43.37%,高于對應時期4.47%、15.09%、25.79%、10.25%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
中歐智能制造A的股票資產占比超九成。截至一季度的前十重倉股分別為恒玄科技、翱捷科技、瀾起科技、理想汽車、騰訊控股、芯原股份、小鵬汽車、瑞芯微、百普賽斯、中芯國際(A股)、中芯國際(港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A股)也是中證智能制造主題指數中權重最高的成分股,截至7月2日所占權重為5.1180%。而中歐智能制造A對中芯國際(A股)的持倉數量,相比上期增加631.95%。
與此同時,立訊精密、寧德時代、寒武紀等,均為智能制造相關基金的熱門之選,由此可見該類基金對行業龍頭股的配置策略精準且集中。
但也有個例,不同于其他基金扎堆投資熱門股票,國聯安智能制造A加大了對估值較低、成長性較好的企業的配置,特別是“聚光燈”外的中小企業。該基金于一季度內加倉了三個方向:一是周期股,主要是銅、鋁、鐵等行業的公司;二是一些新消費公司,包括游戲傳媒及一些提供情緒價值的公司;三是港股。
從持倉情況上看,藥明生物、固生堂、東岳集團、金斯瑞生物科技、理想汽車幾大港股,均為該基金一季度重倉股。
再看名稱中帶“數字經濟”的基金,Wind中搜索出的41只基金中,有33只顯示正收益。年初至今收益率超過20%的有三只:中歐數字經濟A,收益率32.07%;財通資管數字經濟A,收益率25.91%;鵬華智投數字經濟A,收益率20.62%。另外還有南方港股數字經濟A、華富數字經濟A、鑫元數字經濟A、博時數字經濟A、泓德數字經濟A、永贏數字經濟智選A,收益率超過12%。
中歐數字經濟A由馮爐丹擔任基金經理,一季報顯示,中歐數字經濟A基金過去三個月、過去六個月、過去一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9.34%、42.93%和56.93%,對應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3.20%、14.47%、30.69%。
在該基金超過九成的股票配置中,以科技、互聯網、新能源企業為主。像重倉第一位的小鵬汽車,截至一季度持倉數量相比上季度增長122.17%,占股票市值比例達到10.02%,而小鵬汽車也很爭氣,一季度區間漲幅達到68.92%。此外還有重倉第一位的芯原股份和重倉第六位的翱捷科技,一季度區間漲幅分別高達102.17%和87.65%。
鵬華智投數字經濟A基金經理蘇俊杰有清華大學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數學碩士高學歷傍身,目前在管基金資產總規模達214.74億元。鵬華智投數字經濟A是其在管17只基金中的優等生,2024年5月至今,蘇俊杰任職回報率為55.09%。
在分析該基金的表現時,蘇俊杰表示,一季度市場整體呈現出區間震蕩格局,開年經歷了短暫的回調,但在春節假期之后新的敘事出現了,DeepSeek一夜爆火帶動了由AI+機器人引領的結構性行情,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鏈一度成為行情主線。目前,鵬華智投數字經濟A的重倉股有陽普醫療、博睿數據、華是科技等。
另外一只表現不錯的財通資管數字經濟A,剛剛于今年6月發布分紅公告,每10份基金份額發放紅利0.50元,以該基金4.3億份額總數估算,本次分紅總額將超過2000萬。
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包斅文在一季報中寫道,2025年一季度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年初市場由于對2024年四季度業績承壓和商譽減值等風險有待釋放,因此相對比較謹慎,市場也出現了明顯調整。隨后隨著市場企穩,流動性恢復,市場逐步開始恢復。
包斅文同樣提到了DeepSeek,“今年春節DeepSeek大模型效果驚艷,拉近了與海外先進模型的水平,因此市場對國內AI的發展會更有信心,相關的IDC、液冷、柴發以及AIagent表現搶眼”。
02、為什么是智能制造和數字經濟?
智能制造與數字經濟主題基金的優異表現,絕非市場短期炒作的結果,而是有著深刻的產業邏輯和國家戰略支撐。這兩大領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智能制造可以看作制造業升級的核心路徑,這一概念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
從行業構成來看,智能制造涵蓋了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智能檢測設備、工業軟件等多個細分領域。這些領域的企業在2025年上半年普遍實現了業績增長,推動了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以中證智能制造主題指數為例,其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達42.63%,顯示出一定的集中度。
相對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是一個內涵比較寬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其范疇。在技術層面,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6%;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10.29億人,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網上零售額、移動支付普及率穩居全球第一。這些都是數字經濟的功勞。
除此以外,數字經濟和智能制造二者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例如,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虛擬仿真和優化,大幅提高研發效率和質量,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起到支撐作用;而智能工廠產生的大量工業數據為數字經濟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推動了數據要素市場的繁榮。
這種協同效應在資本市場也得到了驗證。觀察中證智能制造和中證數字經濟兩只指數的走勢可以發現,它們呈現出較高的相關性,但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又各有特點:數字經濟指數彈性更大,在上漲行情中表現更為突出;而智能制造指數則相對穩健。
隨著2025年下半年拉開帷幕,智能制造與數字經濟領域的投資機會將如何演繹?
中歐智能制造混合A基金經理邵潔認為,2025年或是AI推理落地的元年,推理應用將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推理所需的全新架構的存算運力芯片需求爆發,受益推理成本下降的終端設備、Agent、智駕、醫療和機器人等領域都會迎來產品或者商業模式的創新。
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A基金經理馮爐丹跟蹤產業鏈上下游的變化,她給出了三個主要觀察和判斷: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的商業化突破、大模型智能化持續迭代被低估、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節奏需再評估。
財通資管數字經濟A基金經理包斅文展望2025年二季度時提到,“從行業配置上我們更看好產業趨勢發展明確的AI和國產替代”。他進一步稱,本輪AI行情或許不同于2023年的二季度,今年的AI應用國內需求會起來,這背后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模型迭代速度在加快,并拉近和海外先進模型的發展水平,另外從微觀觀察下來,b端應用成熟度和商業模式跑通或領先c端先發生。
紅土創新智能制造A從去年一直聚焦在機器人的方向,今年一季度錄得了較好的收益。基金經理蓋俊龍對機器人的未來投資機會做了重點描述。他稱,機器人是AI應用的最大增量市場。國內的機器人產品陸續展出完成人類高質量的動作,而機器人產業鏈在中國有完整的產業能力,一旦進入量產階段,中國相關企業的降本能力是其他地區所無法企及的。
展望未來,馮爐丹相信,“中國企業有能力站到全球人工智能浪潮的前沿”,期待看到更多在基礎研發端實現重大創新突破的企業,也期待更多公司能夠在商業層面率先構建清晰、獨特且富有競爭力的AI敘事。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其中的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后可能發生改變。未經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
(作者 |陳大壯,編輯 |朗明,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本內容來自財經天下WEEK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