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隊員在給小朋友講解海洋生物。林秋月 攝
東南網莆田7月4日訊(通訊員 連靜怡 沈丹丹)6 月 26 日至 29 日,莆田學院 “與你‘鄉’遇” 實踐隊走進漳州東山島,開展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入海島漁村,實地探尋海洋經濟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之路。
在充滿漁家風情的南門灣,實踐隊發現當地正以 “文旅 + 美食 + 文創” 的多元融合模式激活濱海經濟活力。特色小吃街將海洋文化與漁家故事融入經營,有效帶動了旅游消費增長及周邊住宿、交通等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顒悠陂g,隊員們還面向當地兒童開展了海洋生態科普宣傳活動,通過趣味講解等形式,幫助孩子們強化海洋環保意識,播撒守護藍色家園的種子。
“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澳角村從昔日“三不起”的困境,蝶變為“四有”新漁村,正推動漁業向深海養殖、海產品深加工轉型,探索“漁旅融合”新方向。隊員們深入調研該村黨建引領下的振興實踐,并與電商企業對話中,隊員們認識到產業可持續發展需破解人才斷層、模式創新等挑戰。
實踐隊還走訪了南浦村 “謝謝里” 文創街區,與深耕于此的自媒體創作者岳響深入交流,通過記錄耕海民俗、歷史遺跡,數字傳播為海洋文化注入新生機。
實踐隊隊員在金鑾灣開展凈攤行動。李炫灝 攝
在金鑾灣,隊員們化身“環保衛士”,開展凈灘行動并實施垃圾分類,以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此次實踐通過多維調研,實踐隊清晰梳理出東山島向海圖強的創新脈絡,隊員們表示,將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服務海洋發展的實際行動,為譜寫新時代藍色篇章貢獻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