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徐匯區66梧桐院·天平鄰里匯內掌聲與歡笑聲交織,以“黨建聯建促發展 繪就海上新風貌”為主題的漕涇鎮區域化黨建賦能城鄉協同發展徐匯專場活動在此啟幕。這場由金山區漕涇鎮主動邁向中心城區的黨建聯建創新實踐,開啟了資源互通、優勢互補的城鄉融合發展大門。
此次活動是漕涇鎮區域化黨建賦能城鄉協同發展的首場活動,全方位宣傳推介了漕涇鎮獨特的區位優勢、“兩山”理論轉化模式(漕涇郊野公園)、良好的產業基礎、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深化結對共建情誼,全面展示漕涇鎮在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發展成果與獨特魅力,搭建更廣闊的合作交流平臺,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在區域化黨建這一堅實紐帶的聯結下,都市的豐富資源與鄉野的獨特稟賦相遇相融,在共建共享中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
活動現場,特色展區精彩紛呈。漕涇鎮特色農業、工業、旅游產品展示區與非遺體驗區人頭攢動,各類琳瑯滿目的展品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農產品品鑒區里,色澤誘人的新鮮果蔬整齊陳列,“這個瓜真甜糯!”“原來漕涇有這么多當季的新鮮果蔬啊!”品嘗著來自漕涇沃土孕育的美味,市民們贊嘆聲不絕于耳。非遺體驗區內,傳統技藝傳承人現場展示精湛絕倫的非遺工藝,引得市民紛紛上前,親手參與制作,在與傳統技藝的親密互動中,沉浸式感受漕涇鎮深厚的文化底蘊。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漕涇鎮2025年中青年骨干培訓班學員化身“漕涇推介官”,用生動的語言,從獨具魅力的旅游資源,到充滿創新活力的工業產品,再到綠色生態的特色農產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各界人士推介漕涇,讓大家對這座充滿魅力的小鎮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
“中心城區的人文之美與市郊的自然之美,海派文化與江南文化,在這場活動中形成互補閉環。”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上海總部高級記者何欣榮認為,通過黨建聯建搭建的平臺,漕涇的優質農產品與文旅資源既能帶動當地發展、提升民生福祉,也為上海市民的“微度假”親子游提供了新選擇,完全有潛力打造成市郊網紅打卡地。
(漕涇鎮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