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日本的經濟可謂是欣欣向榮,尤其是房地產行業,房價真的是水漲船高,巔峰時候的價格甚至能達到8000萬日元,在當時那個年代甚至比美國的房價都貴。
結果后面遭遇了“泡沫經濟”以后,日本的房地產直接跌入谷底,房價崩盤了幾十年直到今天,很多貸款買房的人一夜之間變成“億萬負翁”,無數的日本普通家庭也因此背負上了巨額的債務。
為啥會有這樣的情況?中國該怎么避免走上日本老路?
日本當年為啥會被房子反噬?
要理解日本樓市衰落的過程,要先從上個世紀80年代說起,那時候日本經濟飛得跟火箭一樣快,東京的房價更是飆得讓全世界都望塵莫及,那時候在東京銀座,一平米的地價比紐約的還要高出三倍。
一個普通家庭靠著工資,咬咬牙也能搞定貸款,銀行那頭則是只要你要我就敢貸,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樓市的狂歡,全民炒房,連寺廟和幼兒園都卷入了土地交易的大潮中,為啥會這么瘋狂?主要還是一連串看似“合理”的政策疊加出來的畸形結果。
事情要從1985年的“廣場協議”說起,美國當時經濟吃緊,逼著日本簽下這個協議,結果日元被強行升值,日本出口企業慘了,政府為了托底經濟,就開啟了超級寬松模式,利率一降再降,錢一下子多得花不出去。
錢太多了去哪兒?當然是流入資產市場,銀行開始爭搶客戶放貸,管你有沒有炒房經驗,只要你有個穩定工作,就能貸個幾千萬日元,企業也坐不住了,有的干脆不干實業了,轉行炒地皮,甚至連上市公司都開始靠炒地來支撐股價。
而讓泡沫越滾越大的核心機制是土地金融:土地可以抵押貸款,地價越高,抵押額度越多,反過來這些貸款又進一步推高了土地價格,一個循環就此形成,很多日本人堅信一句話:土地絕對不會貶值,在這個信念下,全民沖進了樓市,誰都覺得房價永遠不會跌。
轉折點就發生在1991年,日本央行終于忍不住加息收水,一切戛然而止,房價像斷了線的風箏,一路下墜誰也拉不住,一套原價8000萬日元的東京公寓,兩三年后只值2000萬,無數的日本房奴變的負債累累,這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原來這一切的繁榮都是假象,泡沫吹得越高,摔下來就越疼。
泡沫破滅后,日本人過上了怎樣的日子?
泡沫破了房價跌了,可房貸還在,你可以想象一下,現在的日本房奴,每個月的工資還沒捂熱,就要交掉大半給銀行,最慘的是房子的市值比貸款還低,等于你花一套房的錢,買了半套房的價值,這種感覺怎么不讓人崩潰,怪不得現在日本抑郁的人那么多,整個國家的氛圍都很壓抑。
1991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可以算得上是“地獄開局”了,表面上日本還是發達國家,但普通人的錢包已經是扛不住了,你知道那時候的年輕人怎么過日子嗎?便利店的便當要分兩頓吃,家里水電煤氣要嚴格控制到每分錢,哪怕是情侶約會,都得精打細算,吃飯只選特價餐廳,看電影改成公園散步。
更諷刺的是,明明房價跌了但沒人敢買房了,銀行雖然還貸,但房產縮水,抵押品不值錢了,開始大規模收緊信貸,企業融資困難,裁員增多,就業也冷清,日本的整個房地產陷入到了一個死循環當中。
在這樣的氛圍里,省錢成了日本人的第一準則,斷舍離理念開始興起,強調極簡生活,不留戀物質,二手市場迅速發展,租房和合租成了城市青年的主流選擇,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婚戀觀,生育率也受到了沖擊。
很多年輕人因為房子,經濟壓力放棄結婚,生育率也跟著持續下滑,最讓人唏噓的是,這樣的地獄般的日子一過就是幾十年,日本的政府也不是沒努力,推出了各種政策來幫助年輕人減少壓力,可惜人們信心沒恢復,錢再多也沒用,你給他貸款他不敢花,你減稅他也只是存起來,日本房奴的三十年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
中國該如何避免?
這幾年,中國的房地產也的確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曾經房價一漲再漲的日子好像一夜之間過去了,從三四線城市到一線核心地段,降價促銷,開發商打折,二手房掛牌量暴增的新聞接連不斷,普通人不禁開始發問:我們是不是也要步日本的后塵?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咱們也得講講區別在哪里,首先日本當年泡沫破裂時,他們的城市化基本完成了,也就是大多數人早就有房子住了,而中國現在情況不一樣,我們目前城鎮化率大約65%,每年還有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還有很強的人口吸附力。
這就意味著住房的剛需還在,樓市的基礎需求并沒有消失,再說說經濟層面,日本那會兒是出口拉動經濟,一旦匯率變動外需下滑,整個國家都受影響,而中國目前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新動能在涌現,新興領域爆發迅猛,每年GDP還能保持5%左右的增長,也就是經濟活力還在。
而且日本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問題,當年泡沫破了之后,政府一開始選擇了靜觀其變,結果錯過了最佳救市時機,而中國這兩年其實已經采取了很多積極措施,目的就是要穩住市場預期,防止信心崩盤。
對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預測房價,而是看清自己的需求,別被炒房陷阱給坑了,也別幻想靠房子翻身,房子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容身之所,不能指望著靠這個發大財,雖然中國的樓市不會重演日本的悲劇,但是日本的經歷也確實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