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人那么累,那么卷
2025-07-04
中國人的努力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要按努力程度來算,我們鐵定是全世界收獲最多的國家,但事實并非如此。
這個時候什么人口,什么面積,什么人均等等,都會拿出來再被說說。實際上很多大城市和我們的人口是一樣的,舉個簡單例子,東京,雖然不是一個城市,但這個東京圈是我們很多城市一致的,那么結果是什么?
我們住樓房,東京很多是住別墅的,只有那些剛畢業的才會住到寫字樓。
當層高變高,學區房不再是學區房的時候,人口老齡化,大家不再考慮孩子上學問題了,會主動遠離城市的喧囂,想生活的遠一點,松弛一點,從樓上朝樓下搬遷是必然趨勢。
我們奮斗一輩子,就為了住在樓上?我們努力托舉兒女,就為了讓他們擠在鴿子籠子里?那不是生活。生活,最差也是一戶建。
大家為什么紛紛跑到日本?因為,大家突然發現,我們在國內很難實現的夢想,在日本很容易就實現了,東京周圍便宜一些的一戶建,也就是一兩百萬人民幣……
國內,若是不做類似的開發,結果就是大城市的人,紛紛把手里的房子賣掉,移居日本了,等于高位套現了。還有一點,電車。
我看過一個數據,麻省理工學院預測,因為自動駕駛的出現,郊區房價可能上漲5%,而市中心下降10%。房產,抱團能否抵抗住下跌?抵抗不住。畢竟這個是趨勢,并非是市場,之前的市場是又很大其他原因在里面的。
簡單說明一下,以前搞地的時候,都擔心外地企業亂搞,本地企業就說我們要透明化,當然這個透明化是指針對本地決定權的那一類人,但結果呢,都失敗了?為什么,因為你報價3000,人家5000,你以為別人傻,但實際上,人家賺的更多,模式不一樣。
3000多的時候,大家都在撿撿,5000多的時候,都開始供不應求,追漲殺跌。就這樣,房地產起來了,看上去是市場,實際上是被做的市場。
為什么中國人那么累,那么卷?
因為這個社會的經濟學架構是西方的,是物理化的,是設想的真空和勻速,導致到最后,我們真的以為所有的都可以真空和勻速,不要說是人了,哪怕是機器人,都做不到勻速。
我們是既要還要,這就導致了西方和東方的相互擰巴,還要都要,你不累誰累啊!
就像是余秋雨說的東方美學一樣,一對比感覺我們很牛,但一牛起來,就開始有人亂七八糟的開始說別人不懂,自己半吊子,開始帶徒弟了。
當年很多事情發生了,這就導致了,長壽的人活下來了,現在的他們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等他們走了之后,或許一切就變得簡單了!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47天
已看電影推薦:《瑪麗和馬克思》
一句話影評:我們宅的不是寂寞,是境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