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聽說很多地方的期末考試都結束了,大家帶孩子出去玩了嗎?
這兩天,我帶著啾啾和呦呦來景德鎮了,既能吃吃喝喝逛博物館,又沒有了輔導作業的雞飛狗跳,感覺親子關系都升溫了。
尤其是回想起啾啾最近一系列“磨人”的小舉動,老母親越發珍惜現在這輕松愜意的時光。
這學期開始,啾啾就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那咋了?”
我隨口一說,你這個劉海跟鯰魚須一樣,擋眼睛了。她說,“那咋了,那又如何?又能怎?”
我說,你房間有點亂,要不要稍微收拾一下?她往床上一躺,說: “那咋了,有什么問題嗎?”
不管我說什么,讓干點啥,她都一身反骨,用這幾句萬能回復公式精準回懟。
一開始,我覺得挺新奇,還會跟她辯論幾句,但時間長了,我就太陽穴突突跳,真有點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問啾啾這些話都是從哪兒學來的?她一臉理所當然,我們班都這么說啊。
這我倒是信的,為啥呢?
最近跟一些媽媽們聊天,發現同齡的10后小孩都是這個調調,張口閉口就是
“那咋了”“因為我善”“包的呀”“尊嘟假嘟”“你打我噻”……
圖源網絡
嚴重懷疑,現在10后小孩的口頭禪,是會傳染的,不然這股風怎么能刮這么快?
前兩天跟團隊開會,有同事說她坐地鐵的時候遇見了幾個小學生,那幾個孩子全程都在說些“加密語言”,她聽得一頭霧水,但這幫孩子們卻是聊的熱火朝天。
現在小學生的流行風潮,吹到口頭禪了?
小學生口頭禪
是怎么做到全國統一的?
為了搞清楚這股“神秘力量”,我整理了一些現在小學生們都愛說的口頭禪。
各位媽媽們,看看自己家孩子中了幾條?
1、質疑型
據說,這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組口頭禪。
主要被孩子用于跟家長的“回懟”,而且殺傷力極大,常常讓老母親血壓飆升。
代表句式有:
“那咋了”
“為什么”
“憑什么”
“不行嗎”
“然后呢”
“又能怎”
“要么你來”
“有什么問題嗎”
“我信你個鬼”
2、簡單粗暴型
這套組合看起來平平無奇,好像孩子真的對結果很不在意,其實背后藏著他們的小心思。
有時候,可能只是想快速結束對話,或者是不想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又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就只能用這些話來應付。
代表句式有:
“我不要”
“我不想”
“不知道”
“算了吧”
“無所謂”
“沒意思”
“不搞了”
3、“我能”型
這類型的孩子,平均每隔十分鐘就得問一句,不是要吃的就是要喝的,一會兒“媽媽,我肚子叫啦”,一會兒“爸爸,我喉嚨都快冒煙了”。
你要是不回TA一句吧,TA還渾身難受,坐立不安,一會兒過來扯扯你的衣角,一會兒在你耳邊嘰嘰喳喳,直到給TA個準信兒才罷休。
代表句式有:
“我能看電視嗎”
“我能休息會嗎”
“我能玩游戲嗎”
“我能吃零食嗎”
“我能喝飲料嗎”
“我能出去玩嗎”
4、拖延型
這些話通常出現在睡前、出門前等特定時刻。
比如說該睡覺了,他頭也不抬“最后一集,馬上就好,快了快了!”結果一集又一集,沒完沒了。
代表句式有:
“最后一分鐘”
“最后一次”
“最后一集”
“快了快了”
“馬上就好”
5、“離不開媽媽”型
明明爸爸就在一旁悠閑地刷著手機,可孩子就跟看不見爸爸似的,只一個勁兒地喊“媽”,是獨屬于老母親的甜蜜負擔。
代表句式有:
“媽媽你去哪”
“媽媽我餓了”
“媽媽我困了”
“媽媽過來一下”
“媽媽你快陪我”
“媽媽我給你說”
“媽媽我東西找不到了”
看完這份小學生口頭禪清單,大家什么感覺?
我邊整理的時候邊想,這屆小孩真是把語言藝術玩出了新高度,而且還能神奇地做到全國統一,真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其實除了最近突然火起來的“暗語”,這些年小學生刮的風,我們家一樣沒落下。
前兩年,小學生圈突然流行一首歌《愛如火》,那段時間啾啾不僅天天聽,還喜歡唱,在家還拉著妹妹一起跳。
我去網上搜了搜,沒想到這首歌在小學生之中地位相當高,有的學校還緊跟潮流,把它變成了課間操。
有盤手串的。有一段時間,啾啾她們班好多同學,突然迷上了盤手串,我去接啾啾放學的時候,總能看見這幫孩子手里都捏著一串珠子,咔咔咔地盤。
不僅盤手串,甚至還有人盤核桃、盤茶壺……后來我才知道,這股風是從某短視頻平臺刮起來的,熱度大,小學生們紛紛效仿。
去年,啾啾又迷上了小馬寶莉卡,隔三差五都要去小賣部買一包,最上頭的時候,一度擁有800張小馬寶莉卡,還帶著呦呦一塊玩,倆人拆卡比拆盲盒還興奮。
在我印象中,小馬寶莉就是一部動畫片,后來在啾啾的反向普及下,才知道還有什么黑背卡、稀有卡。
卡片是挺可愛的,但我搞不懂為什么小馬寶莉卡這么火,我問啾啾收集這些有啥用?
她說:“大家都換卡,不換卡就不合群,沒朋友”。
當媽的雖不怎么理解,卻選擇尊重,只要她能從中找到樂趣就行。
這代孩子這么愛“追潮流”
我們該擔心嗎?
有姐妹可能擔心,孩子天天追這些流行風潮,會不會影響學習?會不會變得虛榮、攀比?
我倒覺得,如果只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愛好,其實不必上綱上線,也不用太較真。
1、這是孩子們的社交需求,
平常心看待
我們都曾是小孩,應該也明白,孩子們追潮流,其實就是在尋找歸屬感。
當身邊的小伙伴都在討論最新流行語、交換卡片,或者模仿某個熱門動作時,孩子們就會本能地想參與,還有的孩子覺得如果自己不跟著做,可能會被“邊緣化”,就沒有什么同伴了。
而追趕潮流,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集體里的一員,感覺自己是被接納的,是有價值的。
就像我們當年學偶像劇的港臺腔、扎堆跳皮筋一樣,誰小時候沒跟過風啊?這是獨屬于TA們這一代的符號,咱們也得理解理解。
2、這些東西就像一陣風,
刮過去就沒了
前兩年孩子們還天天說“奧利給”,今年就換成了“那咋了”,之前集體沉迷盤手串、咕卡、孤勇者,這兩年就換成了小馬寶莉卡和捏捏樂。
所以,姐妹們不必太緊張,孩子喜歡的東西都是一陣一陣的,等下一陣風刮過來,TA們自然就轉移視線了。
雖然不必完全禁止,但也需要讓孩子分清楚場合和對象,把握好“度”,知道有些時候不適合“追流行”。
比如,
在上課的時候玩咕卡、為了買卡偷拿家里的錢,或者在老師面前和正式場合說
“你打我噻”這樣的口頭禪……這些行為,就超出了合理跟風的范圍
我會跟啾啾和呦呦討論,在什么樣的場合可以相對自由地去表達、去玩,在什么樣的場合可能還是要注意一下,讓她們明白在不同場合下應該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總的來說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潮流,我們小時候女孩是跳皮筋、玩抓子兒,男孩喜歡拍洋畫,雖然現在看來有點“土”,但都是記憶里特別美好的一部分。
圖源網絡
同樣,這代孩子們喜歡的東西,無論是口頭禪、盤手串、小馬寶莉卡,還是咕卡、手帳……都是他們這一代的成長標簽。
我們小時候追潮流,沒耽誤長大成人,這代孩子也不會因為幾句口頭禪就學壞了,所以不用太在意,沒準兒過幾天她就忘了。
大家覺得呢?這些小學生流行風潮,你們家孩子中了幾個?
先別走,文章最后還有一條直播預告
吉米媽說:
姐妹們一直求返場的楊藩寫字課來了!直播時間就在7月11日(下周五)中午12點,大家一定要預約這場直播,因為8月1日即將漲價1500元,漲幅不小,所以不要錯過漲價前的最后一波名額!
??大家先點好“預約”??
上次直播幾乎所有姐妹都被楊藩老師“一秒把字變好看”的絕招給驚艷到了,我還特意請楊藩老師給吉米現場“問診”,不僅讓吉米的字當場就有了明顯變化,連我自己的錯誤姿勢也被糾正了。
自從被楊藩老師點撥一番后,吉米也開始主動跟著楊藩老師上寫字課,這個暑假也會一直堅持學,楊藩老師的課非常適合所有初學和上學后的孩子,不光有書寫姿勢、卷面書寫、漢字,還有數學和英文書寫的教學。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把字寫得又快又好,不指望成什么書法名家,但至少不在學習和考試里吃虧丟分,那就一定要試試楊藩老師的課,一定是最合適最應試的!幫孩子在這個暑假練就一手好字,實現彎道超車。
最后劃重點!楊藩寫字課因課程升級,8月1號即將漲價1500元!所以姐妹們一定不要錯過漲價前最后一波名額,而且后續課程升級,也會給姐妹們免費同步升級,相當于立省1500,一定要預約好直播!
直播時間:7月11日(下周五)中午12點
直播前,大家還可以把孩子的年級、以及寫字姿勢、握筆姿勢、作業本的照片發給小助理。我們會抽10位家長在直播間請楊藩老師現場“點撥”。
掃碼添加小助理??
并且選中的姐妹會送一張楊藩老師的「親筆小簽」,寓意都非常好。
(款式隨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