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國際媒體消息,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巨頭“Transneft”(俄羅斯國家石油運輸公司)副總裁安德烈·巴達洛夫(Andrey Badalov)于本周在莫斯科被發現死于自家住宅樓下,年僅62歲。警方初步通報稱,他是“從17樓墜落”,死因正在調查中。
然而,這起“高層墜落”事件并非個例,而是在近幾年俄羅斯政商高層中頻繁出現的“神秘墜樓”系列事件中的又一樁。
從軍方背景到AI管控核心:他并非等閑之輩
據公開資料顯示,巴達洛夫出身軍工系統,曾就讀于俄羅斯總參軍事學院,后來長期從事國家通信系統建設工作,曾擔任聯邦科研機構“曙光研究院”(Voskhod)負責人。
在Transneft,他負責推動人工智能與視頻監控系統在能源管道管理與設施防護中的應用,可謂是國家級信息安全與能源運行系統的核心人物之一。他還主導為政府機構研發內部IT系統,是系統級安全的一環。
“突然的重力”?又一“意外墜樓”的頂層人物
雖然官方未將此事件定性為謀殺或自殺,但國際輿論再次聚焦俄羅斯近年來一系列“神秘高層墜亡”事件。有網友諷刺稱:“又是一起‘突然遭遇重力’事件?!?/strong>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以來,在俄羅斯各大能源公司、金融機構、軍工企業及國有巨頭中,已有至少30余位高管、科研人員、軍方顧問或企業負責人“意外死亡”,其中不乏“墜樓”、“失足”、“心臟驟停”等令人質疑的說法。
比如:
- 2022年,盧克石油副董事長拉維爾·馬加諾夫(Ravil Maganov)從醫院六樓墜落身亡;
- 2023年,Gazprom子公司多名高管接連“失蹤”或“跳樓”;
- 2024年,俄國防工業研究院的一位主管在下班途中“突然暈倒”后死亡,事發前正參與導彈系統的AI升級。
這類事件頻發,且多數遇難者掌握敏感技術、參與國家關鍵項目或能源系統改造,不禁引發國際社會的猜測與關注。
輿論反應:風險的不只是“外敵”,還有窗戶?
烏克蘭評論員Maria Drutska在X平臺上諷刺道:“看來俄羅斯高層公寓里的窗戶越來越‘不安全’,又或許是空氣中有點不對勁?!边@種說法雖帶有戲謔意味,但背后的安全焦慮早已在精英階層中蔓延。
有分析人士指出,巴達洛夫之死或許僅僅是冰山一角。在俄烏戰爭長期化、能源體系重塑、內部權力調整等多重壓力下,掌握核心信息與技術的高層人物,似乎也難以獨善其身。
俄羅斯能源高管應該帶著降落傘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