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公開歷史文獻資料結合個人理解創作,部分內容為文學性演繹,嚴禁擅自轉載,侵權必究。
大家好,我是那些年。要說起西周王朝的"政治家族",榮氏絕對算一號。從周文王身邊的智囊榮伯,到周厲王時期的"財迷"卿士榮夷公,這一家子橫跨西周三百年,既當過開國元勛,也做過亡國推手。
最有意思的是,2012年陜西出土的《師永盂》銘文,居然揭露了榮伯替周天子分田地的細節,這事兒跟咱們現在分房子似的,背后藏著啥門道?咱得從頭嘮起。
文王身邊的"賬房先生":榮伯的第一份工作
公元前1050年左右,周文王姬昌在西岐搞"改革開放",身邊有倆大管家:一個是管軍事的姜子牙,另一個就是管錢糧的榮伯。
這榮伯啥來頭?《國語·晉語》說他是姬姓,跟周王室同宗,封地在榮國,也就是現在陜西戶縣一帶。但他可不是只會收租子的諸侯,而是實實在在的"朝廷命官"。
周文王咋用榮伯呢?咱看《史記》里沒細說,但從后來的事兒能琢磨出來。當時西岐要跟商朝掰手腕,得有糧草軍備吧?榮伯就是管這個的。
想象一下場景:姜子牙在旁邊說"大王,咱得打朝歌了,要十萬石糧食",文王轉頭就問榮伯:"老榮,庫房里有多少?"榮伯推推算盤:"大王,去年收了十五萬石,給士兵發了三萬,還剩十二萬,夠了。"這活兒跟現在公司的CFO差不多,得算清楚賬,還得防著貪污。
這里有個細節,榮伯的"伯"是爵位,說明他在榮國是國君,但又在朝廷兼職。這種"諸侯兼朝臣"的模式,是西周初年的特色:既讓諸侯為王室效力,又能監視他們。榮伯能在文王時期就當上這個官,說明他一是跟王室關系近,二是腦子好使,會管錢。
成王賜命伐東夷:一篇公文引發的血案
到了周成王時期,榮伯的地位更高了。啥事兒呢?成王要伐東夷,讓榮伯寫了一篇《賄息慎之命》。這里得先解釋倆詞:"賄"不是賄賂,是贈送財物;"息慎"是東夷的一個部落,在現在遼寧一帶。
《史記·周本紀》記載這事兒時,說成王"賜榮伯作命",就是讓榮伯代表天子,給息慎部落送禮物,順便下道命令。
榮伯這篇公文寫了啥呢?原文沒流傳下來,但咱可以琢磨。估計開頭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間說"成王伐東夷,順天應人,爾等息慎部落要是歸順,就給你們布匹、糧食,不然就派兵打你們"。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跟現在國際外交似的,先禮后兵。
這里有個野史傳說,說榮伯寫這篇命的時候,特意加了句"爾等若降,歲貢白鷹一只",因為息慎產白鷹,是稀有動物。但這是后人瞎編的,正史里沒這事兒。不過榮伯能被成王選中寫這篇重要公文,說明他的文筆和政治智慧都得到了王室認可。
《師永盂》里的分地記錄:西周"國土局局長"榮伯
2012年,陜西岐山出土了一件青銅器《師永盂》,銘文里提到"榮伯佑師永",就是榮伯作為主持人,參與了周王賞賜田地給大臣師永的儀式。
這事兒可不得了,相當于西周的"國土局局長"親自下場分房子。銘文里詳細記了分地的四至(東南西北邊界),還有證人名單,跟現在的房產證差不多。
榮伯在這事兒里干啥呢?他站在周王旁邊,宣讀賞賜命令,然后把地契交給師永。您琢磨一下,這活兒得有多重要:土地是西周的命根子,能參與分地的,都是周王最信任的人。
《師永盂》的銘文還說榮伯"實左右周王",就是說他是周王的左右手,地位跟周公旦、召公奭差不多。
這里有個問題:榮伯不是文王、成王時期的人嗎?怎么西周中期還有他?其實西周初年的榮伯可能是第一代,到西周中期的榮伯是他的后代,世襲了爵位和官職。就像現在的"家族企業",老子退休兒子上,榮氏家族在西周朝廷里當了好幾代官。
從榮伯到榮夷公:賢能祖宗咋養出貪婪后代?
榮伯的后代里,最出名的是周厲王時期的卿士榮夷公。這哥們兒跟他祖宗完全不一樣,《國語》里說他"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就是喜歡把國家資源據為己有,不懂后患無窮。
周厲王也是個財迷,倆人一拍即合,搞了個"專利法",把山林川澤都收歸國有,老百姓打柴、捕魚都得交稅。
結果呢?老百姓受不了了,在路上見面都不敢說話,只能"道路以目"。
大臣召公勸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厲王不聽,還派巫師監視百姓,誰敢抱怨就殺誰。最后鬧得"國人暴動",厲王被趕出鎬京,跑到彘地(現在山西霍州)躲了14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共和行政"。
榮夷公為啥這么貪?有兩種可能:一是榮氏家族到他這代沒落了,想靠貪財重振家業;二是周厲王自己想撈錢,榮夷公只是背鍋的。
我個人覺得第二種可能性大,因為厲王是出了名的暴君,榮夷公作為臣子,可能是被逼著干壞事。但不管咋說,榮夷公把祖宗榮伯的臉都丟盡了。
歷史賬本:榮氏家族的功過咋算?
現在咱來掰扯掰扯榮氏家族的功過。第一代榮伯:輔佐文王、成王,管錢糧、寫公文、分土地,是西周的開國元勛;后代榮夷公:助紂為虐,搞"專利"惹得民怨沸騰,成了西周衰落的推手。
這反差也太大了,咋回事兒?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西周的世襲制有問題,老子英雄兒子不一定是好漢,榮伯賢能,不代表后代也賢能;二是周厲王時期的政治環境變了,西周中期以后,王室衰落,諸侯坐大,卿大夫們為了爭權奪利,啥事兒都干得出來。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榮氏家族的封地榮國,在現在陜西戶縣,離周王室的鎬京很近。這說明周王室一直把榮氏當"自己人",封地近,方便控制,也方便重用。但沒想到,最后給王室捅刀子的,也是這個"自己人"。
考古發現的真相:榮伯到底是個啥官?
以前咱們只能從史書里了解榮伯,現在有了《師永盂》的銘文,咱們能更清楚地知道他的官職。
西周的官制里,有"卿士"一職,相當于宰相,榮伯在成王、康王時期可能就是卿士,負責行政和財政。到了西周中期,他的后代繼承了卿士職位,所以能參與分地這樣的大事。
這里得說句公道話,榮伯作為西周初年的卿士,功勞是實實在在的:管好了錢糧,讓武王伐紂有了后勤保障;寫好了《賄息慎之命》,幫成王穩定了東夷;參與分地,維護了西周的井田制度。這些活兒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但又是國家運轉必不可少的。
反觀榮夷公,他把祖宗的"實干精神"變成了"貪婪本性",最后害得周厲王被趕跑,自己也成了歷史罪人。這說明啥?家風很重要,祖宗留下的好傳統要是沒傳承下去,后代很容易走歪路。
榮氏家族的最后下落
西周末年,犬戎殺進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榮氏家族跟著王室一起東遷,后來就沒啥記載了。
但咱們可以推測,他們的封地榮國可能被鄭國或者晉國吞并了,畢竟春秋時期小國生存太難了。
近些年來,河南洛陽出土了一座春秋時期的墓葬,里面有帶"榮"字銘文的青銅器,說明榮氏后代在洛陽還混了一段時間。但跟西周初年相比,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好了,榮伯和榮氏家族的故事就講到這兒。從開國元勛到亡國推手,這一家子的三百年,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西周王朝的興衰。
下一集,咱們聊聊周朝宰相之蘇忿生?感興趣的朋友別忘了關注,咱們下期接著嘮。
參考文獻:
司馬遷. (前91). 史記.
左丘明.(約前5世紀). 國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