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澤連斯基還對美西方援助抱以希望的時候,烏東戰場傳來了噩耗:盧甘斯克州被俄軍完全占領了。當地時間6月30日,俄控盧甘斯克領導人帕謝奇尼克通過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正式宣布:“盧甘斯克已實現100%解放!”。這一宣言標志著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方首次完整控制烏克蘭一個行政州級單位。
在過去的5-6月,俄軍已經新增控制面積達943平方公里,目前控制的烏克蘭領土總面積已經攀升至113588平方公里。危機之下,德國外長瓦德富爾緊急飛往基輔,旨在為澤連斯基承諾軍事援助,希望烏克蘭能夠挺住最艱難的階段。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盧甘斯克所在的頓巴斯地區就是雙方交戰的主戰場。歷經三年血戰,俄軍逐步掌控了烏東九成以上的領土。然而,盡管親俄勢力在當地成立了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共和國”,宣布這些地區加入俄羅斯聯邦,但烏克蘭和西方始終沒有放棄。烏軍在烏東四州的外圍部署重兵,一直企圖重奪這些領土。
如今,隨著俄軍全面發力,烏軍的外圍防線被全面突破,再也無法阻擋俄軍的推進。而盧甘斯克被俄軍徹底占領,這不僅標志著第二個克里米亞出現,更是讓本就千瘡百孔的烏克蘭經濟雪上加霜。因為頓巴斯是烏克蘭的工業中心,盧甘斯克與頓涅茨克則共同構成頓巴斯工業帶的核心。數據顯示,盧甘斯克的煤炭儲量占烏克蘭全國的30%,冶金產業更是支撐著烏東半數重工業。隨著俄軍控制該州,烏克蘭將喪失工業造血能力,原本就被俄軍團團包圍的頓涅茨克州,更是暴露在南北夾擊的“鉗形攻勢”之下。
為了完全控制烏東地區,在此次軍事行動中,俄軍徹底改變了戰術,不再追求大規模閃電戰,而是以“鈍刀割肉”的方式推進。據悉,俄軍每天僅僅向前推進300-500米,一步步蠶食烏軍控制區。在空中無人機的偵察配合下,一旦俄軍發現烏軍防線的薄弱點,就采取重火力壓制摧毀。與此同時,俄軍還虛實結合,在蘇梅方向部署三個機械化旅牽制烏軍兩個主力旅,掩護頓涅茨克主戰場突破。在距離第聶伯河僅150公里的達奇諾耶村攻防戰中,俄軍第41集團軍就動用了大批重型火炮,甚至還發射新型1.5噸級滑翔炸彈摧毀了烏軍的地下防御工事。
兵敗如山倒,眼看著烏軍一路潰敗,丟城失地,烏克蘭的“歐洲盟友”們坐不住了。德國外長瓦德富爾6月下旬緊急飛抵基輔,對澤連斯基承諾2025年要提供超90億歐元援助,其中20億歐元專項用于防空系統及彈藥。只不過,德國的承諾兌現起來并不容易。
雖然目前德國已經解除了烏克蘭使用“金牛座”巡航導彈的出口限制,但因技術爭議可能要延遲至7月交付,再加上歐盟內部奧地利、匈牙利等國堅決反對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武器,烏軍要得到緊缺的大殺器并不容易。此外,不久前結束的北約峰會上,北約發布的聲明更是刻意回避點名俄羅斯,只是模糊承諾“支持烏克蘭主權”。只能說,烏克蘭靠西方,真的靠不住。
由于盧甘斯克是首個被俄軍完整控制的烏克蘭州級行政區,其“克里米亞化”趨勢也將引發連鎖震蕩。畢竟,早在2014年,盧甘斯克成立的“共和國”就被俄羅斯承認。如今,俄軍完成了軍事控制,這就讓此次事件有了“法理事實”的閉環。再從東歐的地緣政治來看,目前俄軍控制區已經占到烏克蘭領土的18.7%,形成了西抵第聶伯河、北接白俄的緩沖帶
一旦后續俄軍拿下頓涅茨克交通樞紐波克羅夫斯克,該烏軍的烏東防線將徹底崩盤。屆時,不僅烏克蘭無力再戰,俄軍的兵鋒將直接威脅到一眾歐洲國家。俄烏戰爭,或許真的到了收場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