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體檢報告中 “結節” 二字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等,讓不少人憂心忡忡。那么,結節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各種結節?今天,北京兩廣中醫醫院特邀腫瘤專家王芳醫生,從中醫角度為大家詳細解讀。
王芳醫生表示,在中醫理論里,結節多歸屬于 “癥瘕積聚” 范疇 。它并非單一的疾病,而是身體內出現的一種異常結塊。從本質上來說,結節的形成是人體內部氣血、臟腑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
為什么會得結節呢?中醫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情志因素:長期的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是結節形成的重要誘因。中醫講 “百病生于氣”,肝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當情志不暢時,肝氣易郁結。氣行不暢,會導致血行瘀滯,津液輸布失常而生痰濕,痰瘀互結,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結節。像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很多時候就與長期的情志不舒密切相關。例如,一些女性在經歷重大情緒打擊或長期處于高壓、焦慮狀態后,體檢時就容易發現乳腺結節。
飲食因素:過食肥甘厚味、生冷食物,或飲食不規律,損傷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主運化水濕。脾胃功能受損,水濕不能正常運化,聚濕生痰,痰濕流注于經絡、臟腑,可形成結節。比如長期喜歡吃甜食、油膩食物,且三餐不定時的人,體內痰濕積聚的風險增加,患結節的概率也可能隨之上升。
體質因素:部分人群本身屬于痰濕體質或瘀血體質,這類人更容易出現結節。痰濕體質者,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多濕多痰;瘀血體質者,血液運行不暢,有瘀血阻滯。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痰與瘀相互膠結,就可能在身體各處產生結節。
雖然結節在體檢中較為常見,但大部分結節屬于良性病變。不過,一旦發現結節,也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咨詢專業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評估和治療。王芳醫生強調,中醫在結節的調理和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通過辨證論治,采用中藥調理、針灸等方法,幫助患者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活血化瘀,改善身體內環境,預防結節進一步發展,甚至使一些較小的結節縮小或消失。
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對于預防結節的產生至關重要。
【專家檔案】王芳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臨床擅長“觀舌察病,循癥定方”,中醫藥治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及息肉、囊腫等癌前病變,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腸癌、胃、食管癌、腦膠質瘤等;中藥預防術后復發、轉移,中藥聯合靶向、免疫等現代醫學治療晚期腫瘤,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師從著名腫瘤專家花寶金教授,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
出診地點:(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2)北京兩廣中醫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