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5日電 7月4日,以“向‘新’出發·‘質’行高遠”為主題的張江科學城黨建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峰會暨張江“尖峰論壇”第三期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舉行,匯聚科研機構、知名企業、高校院所等近40家單位,共同探索黨建引領下科技創新、產業躍升、城市融合的協同路徑,為“科產城融合發展”激活紅色引擎。
發布“五共機制”和全域創新生態地圖
峰會以“光”為意象,串聯“循心筑夢·以‘光’為徑”“和創共生·與‘光’同輝”“聚微成炬·向‘光’而行”三大核心篇章,呈現張江科學城在黨建引領下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城市融合與民生惠享的實踐探索。
圍繞黨建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峰會發布了“五共引擎”區域化黨建機制,以“思想共擎”鑄魂,以“陣地共享”聚力,以“治理共融”破題,以“人才共舉”賦能,以“民生共惠”暖心。
現場還發布了張江“科產城”全域創新生態地圖,以“創業+生活”雙場景為基點,整合人才培育、科技研究、民生服務等一站式資源指南,為企業資源對接與服務拓展奠定數字化基礎。
張江鎮黨委書記王慶表示,張江肩負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使命,將以科技創新為“堅實砥柱”,以產業躍遷為“強力引擎”,以治理共融為“溫暖注腳”,持續加快集聚新生產要素、培育新應用場景、構建新數字生態,打造“全域覆蓋、資源整合、協同高效”的黨建新生態,致力于用科技之長呵護民生需求,以治理之善守護群眾幸福。
“民生科技答卷人”解碼科技導入民生
張江“尖峰論壇”第三期以“當‘大國重器’遇見‘產業沃土’,當‘科學之光’碰撞‘產業之需’,會生長出怎樣的創新生態”為主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分享。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科技合作與知識產權處負責人杜燕燕在《協同創新·驅動未來》演講中,介紹了“大國重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在支撐張江及全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材料等關鍵領域發展的成果和擔當。
隨后,作為“張江論劍”系列活動之“科技賦能民生”主題論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黃偉光、上海數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負責人付航、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醫療業務部主任王奇金、上海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教授胡慶松、中建東孚上海公司黨委書記蔡春華等5位專家學者,張江科學城的“民生科技答卷人”,分別圍繞“高研育才”“數智賦能”“醫管融合”“智漁溯源”以及“智建未來”五大核心領域展開深度對話,解碼張江如何將前沿科技力量精準導入民生關切。
此外,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現場成立“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后續將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精神為內核,深入社區、園區、校區開展系列科普宣講,生動傳播科學前沿知識,培育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黃政仁表示,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扎根張江科學城以來,始終與這片創新沃土同頻共振。上海高研院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科學設施集群,勇攀關鍵核心技術高峰,培育造就一流戰略科技人才隊伍,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大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