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身高一米八五的朱軍龍,剛打開家門,就親切地喊了一聲:“奶奶,我回來了!”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雖然有著中國名字,說著漢語,可是頭發濃密,皮膚烏黑的朱俊龍,怎么看都像個地地道道的非洲小伙。
其實,朱軍龍確實是一名非洲人,只不過,早在20多年前,他被遺棄在公園的草叢里。
當時,朱阿婆不顧非議將他抱回家,用愛和善良撫養將他養大,而他的回報方式,更是讓人淚目。
01
2000年8月的一天,天還沒亮透,老上海人朱阿婆出門買菜。
走在小路旁時,朱阿婆突然聽到草叢里傳來一陣微弱的哭聲,她循聲找去,發現草叢里有個破舊的竹籃,里面竟躺著一個全身是痱子、嘴唇干裂的小嬰兒,皮膚黑得發亮。
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報警或遠離,可朱阿婆心一軟,竟然將孩子抱了起來。
孩子身邊只有一個紙條,上面寫著生日“8月1日”,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那時候,朱阿婆家并不寬裕,小兒子和兒媳才剛結婚,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所以,當看到朱阿婆抱回一個黑孩子時,全家炸開了鍋。
沒人愿意接納這個孩子,可朱阿婆卻說,孩子都沒病,就是顏色和我們不一樣罷了,我閑著也是閑著,自己來帶。
她連夜熬米湯、燒熱水,生怕孩子扛不過來,還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孩子是混血,不是病,是天生的。
朱阿婆聽不懂“混血”是啥,但她知道的是,這孩子命苦,她要給他一個家。
親生兒女勸不動她,干脆不管了。
于是,朱阿婆就把孩子記在小兒子名下,給他起名叫朱軍龍。
自那天起,那個黑不溜秋的嬰兒,就成了這個上海普通家庭的一份子。
02
朱軍龍的到來,最初帶來的是混亂,但很快,這個有著大眼睛的男孩,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兒媳原本有些抗拒,但看到朱軍龍咿咿呀呀地笑著對她伸出手,也慢慢心軟了。
半年后,她也懷孕,生下了兒子朱軍虎,一黑一黃的兩個娃,一起長大,一起玩耍。
他們吃一鍋飯,睡一張床,誰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同,朱阿婆更是樂呵呵地跟鄰居炫耀,說自己福氣大,一下得了倆孫子。
可惜溫情難擋現實,到了入學年齡,朱軍龍因沒有戶口、沒有出生證明,走哪兒都被卡。
為了讓孫子能讀書,朱阿婆四處求助,跑遍了社區、街道和民政。
多番努力后,她終于打動了有關部門,給朱軍龍辦了特批入學,還安排了補貼與生活物資。
但即便順利進了學校,他的膚色也始終像個標簽,貼在額頭上撕不掉,同齡孩子叫他黑豆和煤球。
朱軍龍不是不難過,但朱阿婆鼓勵他要爭口氣,讓別人知道他不是靠憐憫活著的。
朱軍龍也爭氣,運動會上跑步、鉛球、籃球樣樣拿獎,成了班級的“體育明星”。
慢慢地,同學們開始接受這個黑皮膚、說上海話的小子,他也越發自信開朗,不再因為膚色而躲藏自己。
03
轉眼間,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朱軍龍終于考上了上海本地的一所大學。
上大學后,朱軍龍放假回家就是第一件事,哪怕只有兩天,也要陪奶奶吃頓飯、散個步、教她玩手機。
可天不遂人愿,大學中途,家里因為拆遷發生了大變動。
原本住了幾十年的老屋被列入征遷計劃,家里分到六套新房,朱阿婆按理分配,留四套給兩個兒子夫婦,一套自住,一套給朱軍龍。
只是誰也沒想到,給朱軍龍的五十平米小房,成了引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兩個兒子火冒三丈,嚷著:“他又不是咱家親戚,憑什么分房?”
出嫁的女兒也站出來抗議,覺得自己的親媽親手把好處給了一個外人。
可朱阿婆態度堅決,她知道,如果不為這個從草叢里撿來的孩子留下些什么,自己百年之后,他很可能被趕出這個家。
所以她咬牙堅持,把最小的一套留給了朱軍龍。
從那天起,親生兒女幾乎和他斷了來往,而朱阿婆則帶著老伴搬進了孫子的小房間。
房雖小,心卻暖,朱軍龍把自己的臥室讓給兩位老人,自己卷著鋪蓋睡陽臺。
他笑著說:“我高興都來不及呢,能跟你們住一起多好!”
朱阿婆心疼得眼淚都掉了,她從沒想過,最終最靠得住的,不是血脈,而是被善意養大的心。
04
生活還沒完全安穩,變故又接踵而至。
朱阿婆原打算賣掉原來的老屋換錢,方便添置些家電和改善生活,可誰知房子賣了兩百多萬,錢卻被大兒子和女兒拿去抵債。
大兒子曾做非法借貸失敗,拖著妹妹做擔保,欠下巨款。
知道母親手上有錢,姐弟倆聯手把房款劃走,還理直氣壯地說:“這些錢本來就是我們的,提前用了又怎樣?”
朱阿婆氣得發抖,卻無處可講理,想回去借住也沒人搭理,她曾試著和兒女談談,換來的都是冷臉和推脫。
反倒是朱軍龍說了一句暖心的話:“你們來跟我住吧,家不大,但咱們是一家人。”
五十平米的房子,三口人擠得緊湊卻溫馨,而每次朱軍龍發工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爺爺奶奶買菜補營養。
他嘴上說自己不苦,實際每天都在為那套可以讓他們住得舒服些的新房子拼命。
可是朱軍龍沒喊過累,也沒埋怨過,對他來說,朱阿婆和朱阿公就是他的全世界。
05
朱軍龍的故事,沒多轟轟烈烈,卻沉甸甸地砸在人心上。
一個被拋棄的嬰兒,被一個心軟的老人撿回家,從沒血緣的外人,長成了這個家最可靠的依靠。
血緣并不決定親情,愛才是紐帶。
朱阿婆沒有讀多少書,但她憑著一顆善良的心,拉扯大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朱軍龍沒有親緣根基,卻用一生回報那份撿回來的恩情。
現實世界總在重復一句話,窮人的善良最貴,她明明都不富裕,卻把僅有的溫暖分出去,養出一個知恩圖報的黑娃。
當下這個社會,人人都在講代價、講利益,卻很少有人愿意像朱阿婆那樣,純粹地去做一件善事,不求回報,只求問心無愧。
也正因如此,當她年老時,朱軍龍才愿意放下自己的人生規劃,為她養老。
這就是人性的回響,就是善良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