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前言:
特朗普下達“最后通牒”,除中國以外的170多個國家,都得給一個讓他滿意的“交代”。
特朗普日前表示,美國將開始向各國發送信函,告知這些國家將面臨的“對等關稅”稅率。
他對記者說:“我們可能從明天開始就向貿易伙伴們發出信函,也許一天發10封,直接告訴他們跟美國做生意要付多少關稅……170多個國家,我們能完成多少談判?達成協議太復雜了?!?/p>
誰能想到,特朗普這場關稅大戲,最后,主角居然不是中國了,當初在臺下嗑著瓜子看熱鬧的盟友們,一個個被揪上了舞臺,這才發現自己才是那個要挨板子的人。
歐盟跑去美國游說,說我們真正的對手是中國,應該聯手才對,印度在旁邊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盤算著怎么搶下中國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只有中國,二話不說,直接站出來,你加多少,我就跟多少,用對等的關稅硬碰硬。
結果中國反倒成了第一個拿到“豁免權”的,當然這豁免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打出來的,當別的國家還在為90天的暫緩期感恩戴德時,加給中國的關稅早就生效了。
我的規矩,才是規矩
這個暫停期將在7月9日到期,而此刻,真正的倒計時已經開始。
截至目前,全球170多個貿易伙伴中,只有兩個國家成功“過關”:
英國接受了10%的關稅;越南則接受了20%。
英國的協議看起來中規中矩,但越南的協議幾乎成了特朗普心中的“黃金模版”:美方加征20%,越方零關稅,全面開放市場。
這不叫“對等”,而是“倒向美方”的不對等協議。
這才是特朗普最喜歡的結果——不是你贏我贏,而是你輸我贏。
加拿大的經歷則更加富有戲劇性。渥太華政府起初試圖展現一點骨氣,放出風聲要對美國科技企業征收3%的“數字服務稅”,以示象征性的反擊。沒想到此舉瞬間引爆了特朗普的怒火,他立刻以中止所有貿易談判相威脅。
僅僅七天之后,加拿大財政部便悄無聲息地撤回了征稅計劃,姿態放得不能再低。他們咽下的苦果,僅僅換來了可以談到7月21日的一紙“緩刑”通知。
“日本人連我們的汽車都不買! ”特朗普在專機上咆哮。4月日本車已被加24%關稅(10%基礎稅+14%“對等稅”),現在威脅要漲到35%!日本急派大臣赤澤亮正一周跑三次華盛頓,卻連美國財長面都見不著。
更狠的是,特朗普點名要日本“買米贖罪”:“他們寧肯鬧米荒也不買美國米! ”可日本農業是首相岸田的“票倉命門”,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咬牙放話:“死也不犧牲農業! ”。
左手印鈔,右手收稅,這場豪賭他輸不起
特朗普哪來的底氣,敢同時向全世界叫板?
答案藏在一份剛剛通過的“大而美法案”里。這份法案集減稅、增支、提高債務上限于一身,堪稱美國版的“我全都要”。但錢從哪來?巨大的財政窟窿,恰好要用全球關稅的收入來填。
這套設計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關稅可能引發的經濟衰退風險,又可以被法案本身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所對沖。
等于說,特朗普左手拿著印鈔機,右手拿著關稅大刀。他為自己的全球豪賭準備了雄厚的資本和一條看似萬無一失的退路。有了這層保險,他甚至懶得再跟誰“暫?!标P稅,而是直接亮劍,逼你立刻跪下求饒。
盟友圈里,哀鴻遍野
面對特朗普的步步緊逼,美國的傳統盟友們,集體陷入了“打不過,躲不過”的窘境。
截至最后期限前,只有英國顫顫巍巍地簽下了一份協議,接受了10%的關稅。但在談判桌上,倫敦的被動與無奈,肉眼可見。
越南的日子更苦。關稅雖然從一個天文數字降到了20%,但附加條件卻極為苛刻:嚴禁任何第三方貨物經越南轉運至美國。這等于直接掐斷了越南作為轉口貿易樞紐的生命線。不僅如此,還得承諾購買天量的美國飛機和農產品。
加拿大也曾硬氣過,試圖用“數字服務稅”反擊。但特朗普的反手牌更狠,直接拿《美墨加協定》和西海岸的港口做要挾。胳膊擰不過大腿,渥太華最終只能認慫,灰溜溜地重回談判桌。
東京的軟肋,被拿捏得死死的
日本的遭遇,則把這場博弈的殘酷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朗普毫不留情地公開炮轟:“你們為什么不買我們的美國大米?”他威脅要對日本征收天價關稅,逼迫東京像越南一樣,用大筆的農產品訂單來換取豁免。
日本政府嘴上強硬,聲稱絕不犧牲本國農業。但真正的癥結,根本不在大米,而在汽車。這才是日本經濟的命門。
特朗普已經放出風聲,不再愿意大規模采購日本的汽車零部件。更致命的是,那份“大而美法案”里,甚至將新能源汽車劃為“夕陽行業”,并計劃取消對本土車企的補貼。
這是一個出身傳統商人的總統,對新興產業的赤裸裸的蔑視,也是對日本汽車產業未來路線的一次精準打擊。實力上的差距,加上安全上的依賴,讓東京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唯一的例外,北京為何能對華盛頓說不?
在這場全球性的關稅圍剿中,中國成了一個刺眼的例外。
中美之間的關稅休戰期,與7月9日的全球大限并無關系,而是延續到八月初。更重要的是,即便有“大而美法案”撐腰,華盛頓也清楚,它承受不起與中國全面開打的代價。
那種足以讓“大而美法案”的刺激措施都黯然失色的經濟衰退,是白宮無法想象的。近期的風向也證實了這一點:美國悄悄取消了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乙烷乃至C919發動機的出口禁令。
這種區別對待,不是憑空得來的。
當別的國家還在盤算如何妥協時,中國用一場吹風會,清晰地告訴世界:“只有斗爭,才能贏得尊重”。這種不尋求妥協的強硬姿態,徹底打亂了西方“以壓促變”的傳統劇本。
事實證明,實力,尤其是科技和經濟的硬實力,才是讓你能與對手平起平坐的唯一資格。當你的電動汽車產業足以讓對方感到威脅,當你的市場體量大到對方無法忽視時,所謂的日內瓦和倫敦共識,才可能是平等對話的結果,而不是一份城下之盟。
牌桌上,尊重從來不是別人賜予的,而是用自己的籌碼贏回來的。
參考信源:
特朗普:周五將向貿易伙伴發關稅函,稅率可能從60%-70%到10%-20%——華爾街見聞2025-07-04
美國財長貝森特:對越南征收的20%關稅不是在10%上疊加——新浪財經2025-07-04
特朗普最新表態堅持加征25%汽車關稅,日媒:日本想獲關稅豁免的希望落空——觀察者網2025-06-30
英美關稅協議首批生效!英汽車獨享10%對美稅率 鋼鐵談判仍陷僵局——金融界2025-06-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