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提起互聯網大佬,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馬云、馬化騰、雷軍、李彥宏、劉強東這些人,卻很少有人會提起蔡文勝。
說起蔡文勝,其實也是一位叱咤風云的互聯網大佬。他不僅是4399小游戲和美圖創始人,還投資過數十家知名互聯網公司,是一位域名大王和知名天使投資人。
和馬云、雷軍這些站在互聯網頂點的大佬相比,身家超200億的蔡文勝,身上貼得更多的是草根標簽,其草根逆襲和創業奮斗的經歷,始終貫徹著“賭”這個字。
不管是當年買賣域名、運作網站,還是后來做天使投資,蔡文勝都喜歡賭一把。在豪賭的背后,是“眼光+膽量+定力”的智慧較量,始終貫徹著他用最簡單的模式創造最直接價值的商業哲學。
最近,這位投資大佬又出手了,這次他把寶押在了資產管理領域。
01
資本獵手,仙股變妖股
6月25日上午9點,香港交易所開市鐘聲未落,中國金融租賃(02312.HK)的股價如同脫韁野馬般躥升。
開盤價直接跳漲至2.5港元,相比前日0.335港元的收盤價暴漲了646%。可惜的是,盤中股價高開低走,當日收盤時報收1.12港元,但仍然漲超230%。
要知道,在這之前,中國金融租賃就是一支仙股,股價最低只有0.147港元。
仙股是香港對英語“cent”(分)的譯音。指的是價格已經低于1元,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
這樣的股票,一般被認為投資價值不大。但對于某些想借殼上市的公司來說,這就是一個完美的“殼”。
當有新的資產注入時,這類公司便會身價百倍,股價一步登天,讓持有者賺到大錢。
毫無疑問,中國金融租賃正是這樣一支股票,之所以在一夜時間實現驚人漲幅,是因為受到了蔡文勝收購消息的刺激。
就在前一天,一則公告揭曉了這場資本狂歡的源頭:美圖創始人蔡文勝旗下投資平臺Longling Capital(隆領投資)以4608萬港元收購中國金融租賃34.96%股權。
每股0.38港元的收購價雖僅溢價13.43%,卻點燃了市場對這位傳奇投資人新布局的無限想象。
中國金融租賃并非優質標的。這家2002年就已登陸港交所的公司,其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僅115.6萬港元,凈虧損203.5萬港元。過去五年間,其股價累計跌幅達99.03%,是不折不扣的“仙股”。
不過,蔡文勝的收購策略卻展現了老辣眼光。通過隆領投資以0.38港元/股拿下34.96%控股權的同時,此次收購還將觸發強制全面收購要約。
假如要約全面生效,蔡文勝將付出約8574.11萬港元,持有公司100%股權。
相比蔡文勝百億身家,這只是筆小額投資罷了,但對于蔡文勝的投資版圖和未來布局來說,卻相當重要。
在公告中,蔡文勝闡明戰略意圖:將把這家公司轉型為資產管理平臺,重點投資香港科技孵化項目,尤其是人工智能、Web3產業及數字資產金融產品。
02
從域名到天使投資,蔡文勝點石成金!
現年55歲的蔡文勝,出生于福建石獅。這位閩南投資大佬的創業經歷堪稱草根逆襲的典范。
15歲便選擇輟學謀生的蔡文勝,在80年代那個處處充滿生機和新鮮事物的時代便賺得了第一桶金。
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甚至電視都沒幾個臺的年代,磁帶是人們主要的娛樂活動,而當時正逢鄧麗君火遍大江南北。
由于當時鄧麗君的正版磁帶是稀罕物,而且價格昂貴,因此帶火了磁帶翻錄的生意。這讓年少的蔡文勝看到了商機,在街上賣起了翻錄磁帶。
他通過對錄音機齒輪的改造,將翻錄效率提升一倍。別人一小時翻制三盤,他能完成六盤。每盤磁帶凈賺1元,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賺上百元,這在當時堪稱巨款。
1999年則是蔡文勝人生最為重要的轉折點。彼時還是股市新手的蔡文勝,用30萬本金買入盈科數碼股票,三個月后獲利百萬離場。
那個時候的中國互聯網仍處于萌芽階段,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剛剛誕生,個人網站和域名更是新鮮事物。
此時,一則“business.com域名售出750萬美元”的新聞,讓他看到了新的商業機會。
初入域名戰場,蔡文勝便顯露出超常敏銳。2003年爭奪聯想棄用的FM365域名時,他研究發現該域名實際刪除日期比普遍認知晚70天。
于是他提前到上海租用服務器,將注冊信息簡化為“1”和“1@com”,最終在十萬競爭者中勝出。
大家都認為這個網站會在2003年10月21號過期,所以都摩拳擦掌準備搶。但事實上不同注冊商域名掉出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當天到期就會掉出來,有的一個月后才會刪除,有的甚至最長一年都掉不出來。
所以10萬個人里面90%人就等著2003年10月21號這一天要搶注,但是他們做不到,這個域名的規則差不多要70天才掉,所以應該是在12月1號才掉出來,那這樣就可能淘汰了90%的競爭對手。
蔡文勝后來分享這次搶注經歷時如此說道。“我名字就填寫一個1,我的地址也是1,我的郵箱是1@COM,這樣我的信息可能才5個字節,那我這樣一定比人家更快,我就這樣干了。”對那時的他來說,做什么都要比別人快一步才是真正的制勝法寶。
“任何域名掉下來,我肯定是前三名能拿到的。”他后來如此總結自己在域名投資中核心競爭力。在他投資的5000多個域名的投資組合中,超1000個成功售出,“域名大王”當之無愧。
2003年,蔡文勝又創辦網址導航站265.com。四年后以2000萬美元售予谷歌的經歷,讓他早在20多年前便已意識到互聯網的流量價值。
此后他便轉型天使投資,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和獨特的投資方法論瘋狂變現。
2005年是蔡文勝的投資豐收年,50萬投資58同城,180萬押注暴風影音。十年后,這兩筆投資分別帶來數億美元和數億人民幣回報,放在當時沒幾個人敢想。
“投資是需要時間的,2005年我投了暴風和58。整整十多年才換來幾個億的高回報!”
蔡文勝曾不止一次提到:“暴風跟58都很成功,但都是2005年投的,到收獲整整十年”。
在多個投資獲得成功后,他更從IDG過早賣出騰訊股份的教訓中領悟人性弱點:“投資有時候一定是要反人性的。你克服不了你的人性,最終只能過平凡人的生活”。
2008年,回到廈門與吳欣鴻共創美圖公司,成為蔡文勝創業生涯的巔峰之作。兩人當時發現Photoshop對普通用戶過于復雜,決定開發傻瓜型PS工具。
在蔡文勝眼里,一款產品不一定要功能多豐富。但一定要能以最簡單的功能、模式,來實現用戶的一兩個價值需求。這是蔡文勝的創業之道,更是美圖的成功之道。
2016年12月15日,美圖登陸港交所,成為繼騰訊之后香港最大規模科技IPO,市值一度逼近千億港元。而蔡文勝的個人持股價值則超120億元,登頂廈門首富。
也許美圖的成功并沒有讓蔡文勝滿足,此次中國金融租賃布局資產管理市場,也許又是一次超前的布局。
03
Web3棋局,香港落子!
2023年卸任美圖董事長后,曾宣稱有一萬個比特幣的蔡文勝,便將目光轉向區塊鏈與Web3。
早在今年2月,蔡文勝就曾通過Longlink Capital Ltd出售了美圖公司1.28億股股份,減持后的蔡文勝套現約8.22億港元。
5月,他利用這筆資金以6.5億港元購入香港天后道上全幢物業,并將其更名為“CAI大廈”,意圖以此為中心打造為AI-Web3創業中心。
大廈低層規劃為“車庫咖啡”式AI-CAFE,中層設共享辦公區,高層則作為AI及Web3工作室。
收購中國金融租賃正是這盤大棋的關鍵落子。“將集團打造成資產管理平臺”的表述,揭示了蔡文勝構建“募投管退”完整鏈條的意圖和野心。
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基地,也是因為恰逢政策東風。
從8月1日開始,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正式生效,成為全球首個法幣穩定幣全面監管框架,將徹底引爆香港虛擬貨幣市場,給蔡文勝的新項目帶來強勁助力。
同時,市場也已現開始出現連鎖反應,也從側面印證著蔡文勝的眼光和遠見。
6月25日,國泰君安國際拿下虛擬資產交易“全牌照”,涉及多個虛擬資產產品;
螞蟻數科宣布將總部遷至香港并申請穩定幣牌照,同時京東科技計劃發行港元掛鉤穩定幣;
而美國著名金融科技公司Circle的股價十日內漲兩倍、市值突破4600億元的財富效應,預示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
從石獅街頭的擺攤少年,到域名投資教父,再到移動互聯網上市公司的締造者,如今轉型Web3生態構建者的蔡文勝,幾乎每次轉身都精準踏中了時代的風口和紅利。
在他廈門辦公室,墻上高懸著一副寫有“隆中領略”的匾額,蔡文勝甚至曾以諸葛亮自喻:“諸葛亮在南陽種田,但他不忘整個世界。”這或許解釋了其商業哲學的底層代碼:居于幕后,卻始終洞見未來。
“我總是會看到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蔡文勝這樣總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當同行們還在傳統互聯網領域廝殺時,他已看到AI與Web3結合的數據社會圖景。
收購中國金融租賃的8574萬港元,相比當年50萬投資58同城已是不小數目。但相同的是那份草根智慧與商業敏感。
在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框架成型前夜,他用最小的成本獲得借殼上市的平臺,為即將爆發的Web3創業大潮鋪設資本通道。
25層高的CAI Tower靜靜矗立,這里低層的咖啡香氣、中層的鍵盤敲擊聲與頂層的戰略會議,正構成蔡文勝Web3生態的完整圖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