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已經是102歲的高齡了。
而他的妻子翁帆,也步入了47歲的中年時期。
這對當年并不被看好的老夫少妻,已經攜手走過了20個年頭。
現在看來,楊教授精神矍鑠,頭腦清晰,仍然有著無盡的生命力。
而他之所以會如此健康,和妻子翁帆有著很大關系。
翁帆曾表示,自己16年來,都在堅持早睡早起。
為何翁帆的生活規律,會讓楊振寧身體健康呢?
這些,還要從兩人那段特殊的婚姻說起。
楊振寧在所有的華人科學家中,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個。
他在高中時,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學習天賦。不管是文學、數學還是外語,他幾乎是過目不忘。
抗戰時期,他進入西南聯大讀書,與黃昆、張守廉并稱為“三劍客”。
1945年,他赴美留學,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并且在1957年,與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榮譽等身的同時,楊振寧對于家庭,也有著一份自己的渴望。
1949年,他與國民黨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在普林斯頓相識。
人一見傾心,經過了一年的交往后,在1950年8月結婚。
婚后,杜致禮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家庭責任,讓楊振寧專心地去攀登物理學的高峰。
楊振寧也十分感動于妻子的付出,以至于在發表獲獎感言或者一些科學論文時,他會特意加上妻子的名字。
然而,也就在這時,一個艱難的選擇,擺在了楊振寧面前:他是否要加入美國國籍。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一派生機勃勃,很多海外學子都選擇回國報效。
“三劍客”中的另外兩位:黃昆與張守廉,都已經回到了祖國,成了物理和機械領域的領頭人。
那么,楊振寧要怎么辦呢?他當然也想過回國,但是就在辦理手續的時候,中國開始了抗美援朝。
為了打擊中國,美國明令禁止所有的華裔學生、專家回去。楊振寧就這樣,被封鎖在了美國。
1957年,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獎,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而此時,他的父親——著名學者楊武之先生來到美國,向他介紹了新中國的情況,并鼓勵他回國。
但是,楊振寧感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理論物理學,回國后很難繼續發展,所以始終猶豫不決。
此時,國民黨特務對楊振寧一家進行了威脅。
出于安全考慮,他最終選擇留下來,并且加入了美國國籍。
楊武之對兒子的選擇非常生氣,甚至登報與他斷絕了父子關系。
楊振寧感到非常痛苦,但是也無可奈何。
20世紀90年代,楊振寧開始回到中國發展,杜致禮也隨夫回國。
但是此時,她已經罹患癌癥,并伴有老年癡呆。
楊振寧在這時候反過來照顧妻子,帶她在全世界范圍內尋醫問藥。
不過,在2003年1月,杜致禮還是去世了。
雖然此時她已經75歲高齡,一生并無遺憾,但對楊振寧來說,妻子的離開仍是一個打擊。
不過也就在這時,翁帆出現了。
翁帆本來是一位建筑學的博士,她和楊振寧相識于1995年。
當時,楊振寧夫婦參加了由汕頭大學舉辦的海外華人物理學大會,翁帆擔任他們的接待向導。
那時,楊振寧和杜致禮,都對這個活潑漂亮的女孩子表達了喜愛之情。
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的感情,會有后來的升華。
物理學大會后,雖然翁帆與楊振寧仍有聯系,但是他們的感情,仍僅限于長輩和晚輩之間的提攜與關愛。
翁帆在大學畢業后,進入了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一邊歷練,一邊繼續學術研究。
在此期間,她發表了多篇建筑學的論文,取得了一定成就。
翁帆在深圳待了三年,其中的兩年,都是因為一個男人。
她在工作中,與一個香港公司的職員談起了戀愛。
但是兩人結婚后,又都不愿意放棄彼此的生活,于是最終分手了。
結束了這段不成功的感情之后,翁帆有些心灰意冷,去了廣東的一所大學,攻讀語言學碩士學位。
從2004年開始,翁帆為了一些學術上的問題,經常給楊振寧寫信。
之后,兩人的聯系開始頻繁起來,并逐漸建立了感情。
楊振寧淵博的學識讓翁帆傾倒,而翁帆的活潑,也成了楊振寧治療喪妻之痛的一劑良藥。
兩人越走越近,并且在2004年5月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
這一年的10月份,兩人到廣西北海旅游。
一路上,楊振寧感覺,自己已經離不開翁帆了。
于是在回京之后,他正式向翁帆求婚。
當時的翁帆才二十七八歲,雖然不能再說青春年少,但也算是處于人生中最美麗的階段。
而楊振寧,當時已經82歲了。巨大的年齡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一道鴻溝。
更何況,楊振寧榮譽等身,遺產也很豐厚,翁帆一旦走入他的生活,別人說一些閑話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翁帆在考慮之后,仍然決定嫁給楊振寧。
她愿意陪這位耄耋老人,走過自己的后半生。
就這樣,楊振寧和翁帆在2005年1月正式舉行了婚禮。
而事實也果然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很多人的議論和質疑。
很多人說翁帆結婚是為了名利,根本不是因為感情。
翁帆對此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這些話畢竟太難聽,她的心里不可能沒有波瀾。
不過,這一次她沒有任性,而是決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那些質疑她的人閉嘴。
以翁帆的能力,不管是入職公司還是當老師,都能有個不錯的發展。
但是在嫁給楊振寧后,她就成了一個家庭主婦,將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照顧丈夫。
這對一個有志青年來說,顯然并不容易。這之中最難的部分,就是翁帆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當年,為了有一個十分安靜的學習環境,翁帆養成了晚睡晚起的習慣。
后來工作了,她的作息時間更是經常被各種事情所打亂,根本不可能保證早睡。
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習慣,但是為了生活,翁帆早就已經適應了。
但是,在嫁給楊振寧后,翁帆卻不得不改掉這個習慣。
楊振寧年紀大了,睡眠質量差,稍有響動就會醒過來。
所以,翁帆就只能在凌晨三點,這個楊振寧睡得最沉的時候起床,然后料理家務,準備一天的飲食。
為了讓自己能夠早起,翁帆改掉了晚睡的習慣,堅持每天都和丈夫一起入眠。
早睡早起,逐漸成了翁帆的新習慣。
有了翁帆的陪伴后,楊振寧的身體和精神,都有了明顯改善。
除了腦力沒有任何衰退之外,楊振寧的體力也非常不錯。
有一次,楊振寧帶著家人攀登黃山,他的速度甚至連翁帆都追不上。
在香港,人們更是經常能看到夫妻二人共同騎自行車的景象。
對于自己的妻子,楊振寧從來不吝感謝之詞。他曾表示,翁帆不僅僅是自己的愛人。
她對自己的關懷,就像母親一樣細致入微。
而對于楊振寧,翁帆也曾表示,他不僅是自己的丈夫,更是一個忠厚的長者,和自己人生的指路明燈。
他們的感情,已經在歲月里得到了彼此的見證。
外界的質疑,現在看起來更像是生活中的調味劑。
我們不否認,現在社會上的一些老夫少妻們,確實存在著利益方面的考量。
但是,翁帆已經用自己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絕非這些人中的一員。
這段相差54歲的感情,仍在譜寫著一首最美的戀曲。
希望在妻子的照顧下,楊振寧老人能繼續為國家做貢獻,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