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特赦1959》里,"劉安國"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把杜聿明和王耀武嚇得魂不守舍,這讓觀眾都以為這兩位黃埔名將是老蔣最痛恨的戰犯。但翻看歷史檔案才發現,真正讓老蔣恨得牙癢癢的,其實是另一個帶著羅盤打仗的中將兵團司令。
要是這家伙當年跟著逃到臺灣,恐怕下場比白崇禧還慘——軍統殺手谷正文在回憶錄里明說,老蔣對付不聽話的桂系將領從不含糊。
1956年早春,山東禹城解放軍官訓練團的院子里,王耀武正蹲在井邊洗碗。這位曾經的山東省政府主席,自從濟南戰役被俘后,每天雷打不動負責"高級組"的廚房衛生。當文強告訴他"老蔣聽了你的廣播講話當場砸了收音機"時,鋁制水桶"哐當"一聲掉進井里,水花濺了他滿臉。
但王耀武實在冤得慌。在《濟南戰役的回憶》里他寫道,守濟南時手里能用的兵,除了吳化文的雜牌軍,就是些"地痞流氓編成的保安團"。他跟杜聿明哭著要兩個整編師,結果徐州"剿總"一兵一卒都沒給。老蔣在電話里拍胸脯說"派空運支援",最后只來了幾架運輸機象征性投了些彈藥。
杜聿明更像個被推到火坑里的苦勞力。遼沈戰役時他是衛立煌的副手,淮海戰役又成了劉峙的"實際指揮官"。幾個兵團司令根本不聽調遣,黃百韜磨蹭著不肯撤退,黃維帶著十二兵團一頭扎進包圍圈。這位黃埔一期生在回憶錄里苦笑:"我這個副總司令,連軍長都指揮不動。"
真正要了老蔣半條命的,是那個整天抱著羅盤看風水的張淦。這位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第三兵團司令,在淮海戰役期間上演了教科書級別的"見死不救"。
黃維十二兵團被圍雙堆集時,老蔣急得在南京總統府直跺腳。當時華中"剿總"還有張淦兵團四個主力軍,這可是桂系最精銳的部隊。老蔣一天三道電報催白崇禧調兵,白崇禧卻讓張淦帶著部隊在武漢"按兵不動"。作戰處長覃戈鳴后來回憶,張淦整天拿著羅盤推演"吉兇方位",說"東北方殺氣太重,出兵必敗"。
更要命的是,本該劃歸黃維的八十五軍,被白崇禧硬塞給了張淦。這個軍后來跟著羅盤將軍在廣水"休整",眼睜睜看著黃維兵團在雙堆集全軍覆沒。宋希濂在回憶錄里氣得直罵:"張淦就是白崇禧的看門狗,蔣介石的命令在他眼里不如羅盤指針管用!"
張淦敢這么囂張,全因他是白崇禧的心腹。淮海戰役打響時,桂系早就打好了算盤:讓老蔣的嫡系部隊拼光,然后逼他下野。當時張淦兵團卡住武漢到蚌埠的要道,既不讓宋希濂的部隊東援,也不肯自己出兵。白崇禧在電話里跟張淦交底:"保存實力最重要,等老蔣撐不住了,咱們推李德鄰(李宗仁)出來收拾局面。"
這手操作把老蔣坑得底褲都不剩。杜聿明三個兵團被圍陳官莊時,胡宗南的部隊遠在西北,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張淦兵團。結果羅盤將軍每天帶著參謀班子"看風水選營地",硬是拖到杜聿明部彈盡糧絕。后來老蔣在日記里咬牙切齒地寫:"桂逆用心險惡,張淦助紂為虐,此仇必報!"
1949年12月,張淦在廣西博白被俘時,還死死抱著那個黃銅羅盤。這個迷信到極點的將軍沒想到,進了功德林倒撿了條命。要是他跟著白崇禧去了臺灣,恐怕難逃毒手——1966年白崇禧暴斃后,谷正文在《蔣總統秘錄》里透露,老蔣早就放話"桂系余孽一個不留"。
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這位羅盤將軍依然每天擺弄他的寶貝。邱行湘回憶說,張淦總在院子里用羅盤測方位,嘴里念叨"此地坐北朝南,主貴不可言"。管教干部問他測什么,他一本正經回答:"給委員長選塊風水寶地,等他來投降時用。"這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現在看來,老蔣當年砸收音機罵王耀武"軟骨頭",其實是找錯了撒氣對象。濟南失守、徐蚌大敗,根子都在他自己越級指揮和派系傾軋。倒是張淦這個躲在幕后的"羅盤將軍",用封建迷信的操作,給了蔣家王朝最致命的一擊。要是老蔣泉下有知,恐怕腸子都得悔青——恨錯了人,才丟了江山。
資料來源:
1. 《"功德林""秦城"記事》,《縱橫》雜志2000年第十二期
2. 《濟南戰役的回憶》,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八輯
3.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黃濟人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4. 《第十二兵團被殲紀要》,黃維,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一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