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世界的格局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此前,以西方國家主導的局面變成了美蘇兩國制霸,英國法國等老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沒落,西方的日不落也永遠成為了傳奇的歷史。
而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的崛起讓美國等國家感到擔憂和害怕,尤其是對于美國來說,中國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美方不可控的大國,這讓美國倍感心焦。
西方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也逐漸認識到了和中美的差距,雖然有心發展,但卻難和中美一爭高下。
對此,英國前首相有著清晰的認知,直其接預言到本世紀中期,全球會有3個超級大國,除了中國和美國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令人意想不到,那就是印度!
英國前首相的預言幾分可信?
6月24日,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天津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的時候表達了一個觀點,他聲稱,中國的變化源自其對外開放的政策,“這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轉型故事。”
布萊爾對中國的評價頗高,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這還不是他在本次論壇中發表的最具爆炸性的觀點。在夸獎完中國之后,布萊爾表示,基于中國的文明、人口,經濟和技術,中國完全有能力成為一個大國。
在上世紀初期,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許多地方,是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如今,曾經的霸主國的領袖卻轉變了態度,不再吹捧英國的成就,而對中國大加贊賞,實在是令人驚訝。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布萊爾并不僅僅預言了中國會成為超級大國的情況,還表示本世紀中葉會有第三個超級大國,這個國家就是印度。
如果說中美會成為本世紀中葉的大國,想必全球大部分國家和群眾都不會有異議,畢竟中美的實力擺在那里,在國際上,中美兩國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可印度卻并非如此。
雖然印度近幾年有美國的扶持,國家實力有了進一步加強,但在中美面前,印度并沒有一戰之力。
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印巴沖突當中,巴基斯坦駕駛中國的戰斗機,一舉殲滅了印度多架戰機,不僅殺了印度的銳氣,也讓印度的國際形象大幅度下跌。
但布萊爾之所以認為印度會成為第三個超級大國,主要還是因為印度有著人口政策和機遇等方面的顯著優勢。
目前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4億,并且人口年齡的中位數還不到30歲,這也就意味著印度有著大量的年輕勞動力,能夠為拉動印度產業發展貢獻極大的力量。
而且印度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簡化稅制,提出印度制造戰略吸引外資等等,為印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切實的支持和保障。
最重要的是,印度本身有著美國的援助背景,在全球多極化發展的今天,印度所能抓住的機遇,是其他沒有美國援助的國家想都不敢想的,這也是印度會被預測為第三個超級大國的原因之一。
可印度雖然具有很多的優勢,但卻并不一定能夠如愿成為超級大國,換句話來說,布萊爾的預測還是過于理想化了。
印度不一定能成為超級大國
除去上述的有利因素之外,印度方面實際上也面臨著很多困境,印度長期標榜自己為南亞霸主,但實際上一無促進自身發展的實力,二無庇護南亞國家的能力,和“霸主”的稱號簡直毫無關系。
仍舊以今年的印巴沖突為例,印度的失敗暴露了其兩個致命的缺點,第一個就是印度軍事方面發展的嚴重不足。
在軍事上,印度被巴基斯坦打的節節敗退,雖然花重金購置先進的軍事武器,但卻沒有好好訓練軍隊,保證本國軍人有操作這些先進武器的能力,讓印度軍事成為了徒有其表的“繡花枕頭”。
而在今年的印巴沖突結束之后,印度被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方證明已經敗給了巴基斯坦,但印度卻拒絕承認這一事實,反倒是自顧自的辦起了慶祝活動,這種自欺欺人的精神,令人瞠目結舌,也向世界證明了印度只是一個活在自己夢里的井底之蛙。
與此同時,印度的科技實力也發展欠佳,和中國及美國完全沒有匹敵之力。
此前美國曾為了扶持印度,將一些在中國的產業轉移到印度國內,但印度并沒有消化這些產業的能力,為了給美國交付產品,印度甚至不得不從中國進口原材料,以此來完成美國工廠的訂單。
這就意味著,印度雖然有著一些成為大國的潛力和優勢,但和缺點和困境相比起來,印度的這些潛力優勢幾乎不足為道。
在印度無法克服這些缺點及困境的情況下,所謂的印度成為第三個超級大國,實際上只是布萊爾的理想化想法。
如果一個國家想要成為縱橫國際社會的“超級大國”,那必須要有大國的胸襟和責任感,但這一點,美國和印度都沒有。
美國雖然目前仍舊是超級大國,可實際上已經在走“下坡路”。這一點,連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都已經看出來了。
美國長期在國際社會上奉行霸權主義政策和單邊主義政策,長期鼓動恐怖分子,在各地戰場上追加賭注。
在美國的影響下,印度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好戰的國家,對于國際社會來說,美國已經是各國避之不及的“蛀蟲”,而印度,只是美國的追隨者而已,如果美國徹底沒落,印度也不會長久發展下去。
所以面對布萊爾本世紀中葉美中印三國會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言論,實際上應該這樣解讀: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確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而美國則在逐漸衰落,可能退出超級大國的行列。印度,則更沒有獲得這一稱號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第一財經:2025-06-25:布萊爾如何看歐洲防務建設和新技術革命?|2025夏季達沃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