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
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五、六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全國教育書畫協(xié)會名譽會長兼全國高等書法教育分會會長。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顧問。
大草 自作詩
柴門天籟月飛聲,雛鳳清音逸氣生。
雪點梅花飛不盡,君來一曲壓春城。
篆隸草融古開新的書壇大家
言先生的書法各體兼工,而以篆、隸、草為最,品其書作,神采煥然,靈氣暢流,樸厚與空靈同在,高華與雅逸齊飛。作為藝術大家的言先生正和同道們辛勤耕耘,不懈攀登,開筑新時代的精神高原。一是淡泊虛靈的主體胸次。言先生認為,藝術家的主體胸次既要淡泊,又要虛靈。所謂虛,指虛靜,超曠;所謂靈,指有靈氣,有才氣。想做一名藝術大家,學養(yǎng)、才情、技藝三者不可或缺。二是深邃超卓的創(chuàng)作理念。言先生強調(diào)一個觀點:真正的藝術家必須是思想者,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技進乎道。沒有哲學做本體支撐建立起來的美學大廈是不堅實的。“絢爛之極復歸于平淡”,他認為書藝的高境是唯道集虛,計白當黑,藝術創(chuàng)作應于虛靈中傳出動蕩,神明里透出幽深。言先生的創(chuàng)作理念具有超卓性,體現(xiàn)在他提出的“為人生而藝術”的創(chuàng)作主張。尚雅是大眾文化提升為普遍的審美需求。三是雄秀高華的藝術境界。言先生的創(chuàng)作以崇高為宗,雄中見秀,逸中見雅。先生學書取法乎上,窮研篆隸而肆力于行草。他以大草鷹揚天下,而首先是篆隸大家。言先生說:“一個真實的藝術境界,體現(xiàn)藝術家深摯的宇宙情感,這就是妙解自我生命奧秘的清逸。”言先生的草書創(chuàng)作不逐時風,獨標性靈,宗篆籀而法碑版,侶狂素而友張顛,陶鑄百家,獨成風格,又以學養(yǎng)才情熔鑄化裁,大草“筋力”與“秀骨”、雄渾與清逸達到了高度的和諧。其堅深的篆隸筆墨,運用于裹鋒絞轉(zhuǎn)的用筆之法,使其整體書風高古而秀逸。其藝術語言高度詩化,書卷氣甚濃,朗現(xiàn)華滋、圓融、清遠、俊逸的意境。將篆籀的精勁、二王的妍逸、懷素的靈秀、松雪的瀟灑熔于一爐,縱橫揮斫,既圓轉(zhuǎn)活脫又剛勁矯健,既快速流轉(zhuǎn)又暗合法度。這是生命本體的物化,博大胸襟的折光,時代精神的禮贊!
——蔣力馀
大草 自作聯(lián)
青云得路鵬飛遠,白雪吟篇石破驚。
大草 自作詩
蔥蘢月色峽門開,趵突素湍天馬來。
漫道危巖能堵水,皮舟一躍駕云臺。
言恭達先生乃言偃后裔,深厚的學養(yǎng)、人生的歷練和詩書畫印的全面浸染,造化了他寬廣的胸襟和廣博的藝術胸懷。他的書法根植于甲金箍篆并貫穿于真楷隸行,更運之于大草之中。其書藝不管從風格面貌、氣息境界還是筆墨功力都可謂卓爾不群,耀眼于當代,表現(xiàn)出“清、拙、厚、大”的審美特征。
大篆 自作聯(lián)
隔竹寫來詩更瘦,班荊相贈格尤清。
恭達先生擅長多種書體,尤其以篆書、隸書和大草功力最深、藝術水平最高。他的篆書不管是甲骨、金文還是小篆,都有自己的面貌和新的突破,將刀刻、石鑿、澆鑄和書寫的美學特性,藝術地融入自己的翰墨之中,既有遠古篆書“事神”的神秘、悠遠的深邃境界,又有中國藝術寫意精神的完美表達。達到了極難的藝術高度。他的隸書承篆籀之用筆,取漢隸之結體,很好地實現(xiàn)了隸書崇尚“隸欲精而密”的傳統(tǒng)審美理想,表現(xiàn)出寬博、宏大、古樸的審美特征,充分表現(xiàn)出隸書的金石之氣。他的大草書法藝術最為獨特,“以篆寫草”將篆籀之筆法運用于大草的創(chuàng)作之中,他繞過了元、明、清,和唐宋相接,用澀筆、渴墨、漲墨、宿墨,使線條的濃、淡、枯、濕、飛白在長鋒羊毫和生宣紙的作用下,具有無比的豐富性和強力的現(xiàn)代感。表現(xiàn)出氣息純正、高古,格調(diào)高雅、飄逸,給人以縱橫奇逸,張弛有度、儀態(tài)萬方、大氣充沛、風神外躍、卓犖高邁之審美感受。恭達先生的書法既有深厚的傳統(tǒng)筆墨功力又有強烈的個人藝術面貌;既承接著五千年來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本體精髓又有自己的獨特創(chuàng)造;他的筆墨語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既古老又現(xiàn)代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畫境,他以“篆籀”書法的這個“線”,再一次向我們展示出中國寫意藝術精神的獨特魅力!
——衡正安
隸書 自作聯(lián)
豈惟識度知興廢,更有劬勞克始終。
大草 自作聯(lián)
胸中濤浪心游天地外,筆底風雷意在有無中。
言恭達先生早年以篆書名世,他是當代書壇最早進行寫意大篆探索的書家。他的寫意《散氏盤》筆墨淋漓,以漲墨強化線條張力和金石氣表現(xiàn),同時在結撰上又融入強烈的主體意識,在視覺造型中傳遞出時代審美趣尚。在當代不多的大篆名家中,言恭達無疑是取得較高成就并具有開拓性的代表人物。
大篆(金文) 自作聯(lián)
強國富民萬家增福澤,和風甘雨四海沐春暉。
作為對篆書古法研味的延伸,他在隸書創(chuàng)作領域也取得很高成就。他的隸書以《好大王碑》為基,強化篆書筆意,以閑逸的筆路和江左風尚傳遞碑版雄強氣質(zhì),這種隸書審美取向?qū)髞斫K中青年書家隸書創(chuàng)作構成很大影響。在很大程度上,篆隸古法構成言恭達書法審美價值的核心,他在對篆隸古法的審美價值追尋中,建立起主體化風格并積淀為其書法創(chuàng)作深層審美心理結構。可以說言恭達對篆隸古法的研創(chuàng)并未停留在法古層次,而是在對篆隸古法的深入研味中尋覓和體悟表現(xiàn)性的審美向度。也正是在對篆隸古法的寫意性審美價值追尋中,言恭達最終轉(zhuǎn)向?qū)Υ蟛莸膭?chuàng)作與探索,并以大草建立起他書法創(chuàng)作審美價值的中心點。從這個意義上說,言恭達始終是一個具有強烈主體意識及表現(xiàn)性的書家。他認為篆隸古法才是大草的主調(diào),所以他的大草在整體上傾向于唐宋傳統(tǒng)。他的草書以旭素為基,強化線條的純粹性及由對篆籀氣的崇尚所帶來的力量感,同時又引入空間結構意識,化裁黃山谷,強化草書的空間表現(xiàn)。在草書文本形式上,他采用唐宋草書慣常的手卷形式,將時、空結構表現(xiàn)相整合,融化草書大的章法結構和欹側穿插咬合,體現(xiàn)出強烈的唐宋草書精神。
——姜壽田
隸書 自作聯(lián)
龍歲迎春,風雨問初心,矚目民生福祉,同歌大業(yè)興邦曲;
鴻圖開卷,川原盈瑞氣,牽情世道年光,共賦小康治國篇。
甲骨文 自作聯(lián)
國步小康裁萬里紅霞祥云織錦,
民揚大愛創(chuàng)千秋偉業(yè)瑞景喜春。
言恭達先生的書法有一股清氣、淡氣,是他書法的“內(nèi)美”,即意境之美。意境其實是一種文化內(nèi)涵在作品中的生發(fā)與彰顯,意境也是一個時代文化精神在作品中的自覺與冥契。我們溯源其書法的“法意”精神,他是從魏、晉、漢三代,到鐘鼎大篆,再到商代甲骨文的。在筆法上,他把三代深奧高古的筆意,于古法中化解出今意,并能突破窠臼,自成風貌,于虛淡敦厚的點畫中闡釋出蘊含大樸大美的大境界。我們在他的“真線”中,常常體會到那洋溢著生命情懷的宇宙之源,這“線”是充滿著生氣與精氣的生命之線。
——石延平
小篆 自作聯(lián)
花開棠棣春光映,雨潤芝蘭景色妍。
行書 自作聯(lián)
香度紗窗梅已綻,春回黍谷柳先舒。
章草 自作聯(lián)
滄桑幾經(jīng)霜鬢換,層巒九上屐痕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