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病就不要參加真人秀了!張可盈3天敗光親媽張凱麗30年口碑
近日,張可盈在音樂綜藝《讓我來唱》中的表現引發廣泛爭議,她是是著名演員張凱麗的女兒,自小帶著星二代的光環,生來就擁有別人夢寐以求的一切。
但節目中一系列行為直接曝光其“公主病”、“情商低”等特點,不僅惹怒了導師胡彥斌、郝蕾、蔡國慶、蕭亞軒等人,還牽連母親張凱麗遭網友翻舊賬。
首先是集體宿舍環節。
節目要求選手入住簡陋集體宿舍三天兩夜,其他選手平靜接受。
只有張可盈看到節目組安排的集體宿舍后當場崩潰大哭,反復質問“我們被關起來了”、“我們真的要住在這里嗎?”嫌棄住宿環境簡陋,并躲進衛生間大哭。
節目組為安撫她,破例允許她自行選擇酒店住宿。
網友批評其“嬌生慣養”,對比其他選手的適應能力,認為她將“大小姐做派”帶到了節目中。
到了導師互選環節,她更是“作妖”不斷。
節目最開始,蔡國慶就指出了張可盈為張凱麗女兒的身份,這下導師們看在她媽媽的面子上,也會對她特殊照顧。
接著我們這位大小姐,就開始挑選導師了,將幾位導師玩弄于股掌之間。
張可盈一心加入胡彥斌戰隊遭拒,郝蕾主動遞橄欖枝解圍,她卻讓郝蕾“等一下”,轉身再問胡彥斌是否確定不要她。
確認被胡彥斌拒絕了,她又準備找郝蕾了,而郝蕾看到自己這么明顯被定為“備選”,也不樂意了,直言“現在我也要考慮一下”。
張可盈二次被拒后情緒失控,在臺上轉圈痛哭。
蕭亞軒又出來打圓場,邀請她嘗試唱跳,不料她以“氣短”、“不適合”推辭;郝蕾二次邀請時,她又嫌棄搖滾曲風。
面對這種情境,蔡國慶拍桌怒斥:“機會是導師對你的愛護,不能任性妄為!”
郝蕾直言“作為演員,為何不能嘗試搖滾?”暗諷其能力不足,但張可盈仍堅持“只唱抒情歌”,被批不專業。
到這里,《讓我來唱》節目并沒有播出很多,張可盈卻直接憑借騷操作接連登上熱搜,被貼上“作女”、“巨嬰”標簽。
網友痛批“星二代特權病”,張可盈作為一個28歲的成年人,卻在公開場合頻繁情緒崩潰,被指缺乏職業素養和情商。
其行為暴露了星二代依賴資源卻不懂珍惜的通病,與郭麒麟等憑實力獲認可的星二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張可盈被全網嘲的同時,她的媽媽張凱麗也被殃及。
網友翻出張凱麗在《花兒與少年》中的爭議:如做飯不洗白菜、強塞酸辣土豆絲給丁程鑫等。
“有其母必有其女”成為熱門話題,母女二人“情緒化”、“自我中心”的行為被指高度相似。
質疑張凱麗夫婦對女兒過度寵溺,導致張可盈適應能力薄弱。例如,她自稱“情緒豐富型人格”,壓力下易崩潰,但未學會公眾場合的情緒管理。
網友引用“慣子如殺子”批判家庭教育失職,認為父母未教會子女“社會不似家庭般包容”。
很快,張可盈的星二代光環也被反噬。
張可盈出道以來資源優渥(16歲主演舞臺劇,演了鄭曉龍的《幸福到萬家》入圍金鷹獎),還上過春晚,但觀眾對其演技認可度有限。
此次事件強化了“靠母蔭”的負面印象,掩蓋了其過往作品積累。
另外,胡彥斌堅持音樂原則拒收,郝蕾、蔡國慶的批評則反映了業內對星二代“特權思維”的排斥。
《讓我來唱》的節目風波之后,對母女兩人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張可盈:從“潛力演員”淪為“全網笑話”,公眾記憶點從作品轉向“哭戲綜藝”。雖有人辯解其“真實”,但多數認為成年人的任性需付出代價。
張凱麗:國民好感度受損,早年“足力健代言翻車”事件再被提及,公眾形象從“老戲骨”滑向“家教失敗的母親”。
如果說張凱麗在《花少》的爭議是“時代局限”,那張可盈的“作”則更多暴露了年輕藝人面對公眾的認知不足——真人秀需“真人”,但更需“秀”出專業與尊重。
“真性情”可貴,“沒分寸”可悲。再厚的家族光環,也經不起任性消磨。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