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大案被重提,一份匿名信直指俄軍,普京這回怕是沒了反駁借口。7名俄羅斯記者無辜被捕,俄羅斯與這個鄰國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空難現場
日前,據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阿塞拜疆媒體公布了一份收到的匿名信,其中包括錄音和關鍵證詞,將一樁去年的驚天大案,再次擺在公眾面前。去年12月,阿塞拜疆一架客機遭導彈襲擊墜毀,數十人死亡,事后,普京公開道歉,稱俄方無意為之。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也接受了普京的道歉,并且要求俄方予以賠償。萬萬沒想到的是,時隔半年,這份匿名信竟然直指俄軍是幕后真兇,所謂的“誤傷”不過是謊言。這番言論,直接將普京送到了審判臺上,引發全球輿論。
匿名信部分內容
該匿名信包括一份手寫證詞,由俄軍上尉帕拉季丘克所寫,他承認,當時因為濃霧,無法確認目標,但是仍然接到了國防部電話指令,要求發射兩枚導彈。錄音證據也顯示,俄方發現首次未擊中目標后,高喊“目標未中,再發一枚”。
此后,多家俄媒證實了這份匿名信的真實性。就在這個消息被公布之際,阿塞拜疆突擊搜俄衛星通訊社巴庫分社,逮捕7名俄記者,指控其“危害國家安全”。該舉動也被視為是對俄羅斯的對等報復,因為幾天前,俄方在葉卡捷琳堡逮捕6名阿裔嫌犯。
空難真相觸及主權尊嚴,記者事件升級為輿論權爭奪,兩國矛盾從“技術失誤”躍升為政治對抗。對此,俄方回應稱,兩國的友好關系至關重要,但是很顯然,有人試圖破壞兩國關系,制造對立。
阿利耶夫和普京
其實,兩國關系本不該破裂。兩國經濟依存度相當高,俄羅斯是阿塞拜疆最大的投資國,而阿塞拜疆是俄能源輸往全球的重要過境樞紐,雙方還合力推進南北運輸走廊,旨在突破西方制裁。但是,兩國的深層矛盾可能因為匿名信爆發。
阿塞拜疆始終不滿俄在納卡沖突中支持亞美尼亞,這是阿塞拜疆與俄羅斯關系疏遠的重要原因之一。 俄亞簽署軍事互助條約,在亞駐軍被阿視為“潛在威脅”,雖然阿塞拜疆武力奪回納卡后,俄未強力干預,但雙方隔閡依然存在。
阿塞拜疆分社主任
阿積極申請加入金磚國家,試圖借多極化擺脫俄影響。俄則擔憂阿倒向西方,借南北走廊項目拉攏。匿名信曝光恰逢阿申請關鍵期,不排除國內親西方勢力推動爆料。如果被證實這件事確實是俄羅斯故意為之,恐怕將推動阿塞拜疆向西方靠攏。
目前,阿利耶夫空難后要求俄“道歉賠償”未果,民意壓力下需展示強硬,而俄羅斯在和烏克蘭的戰事中吃緊,若對阿讓步恐被國內批“軟弱”。雙方各有各的打算,但是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兩國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