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這兩天看了某大神聊的這個問題,我很容認同,今天也想聊聊這個話題。
因為這個問題我是有點發言權的,一是我符合窮人的定位,二是自己有個兒子,對門鄰居家一兒一女。媳婦的一對丁克夫妻同事也住在同一小區。
我家孩子剛出生那幾年,說實在的非常羨慕人家丁克兩口子,可如今孩子十來歲了,我不羨慕他們,他們反而有點羨慕我們了。
在我看來,生或不生,是“人生游戲”的不同難度模式
咱們常說“人生如戲”,要我說更像打怪升級的“網游。”對多數人來說,“養育子女”和“贍養父母”是兩大主線任務,其他諸如事業、愛好,都是圍繞這倆主線展開的支線。
選“生”的人,玩的是“硬核模式”。
從孕期跑醫院、半夜換尿布,到輔導作業、開家長會,每個階段都是新Boss。我對門兩口子在菜市場開了水產店,凌晨進貨,中午抽空給孩子送午飯,晚上輔導作業到十點。大家說他們兩口子“活得像臺永動機”,可他們手機屏保是全家的合照。
這些瑣碎的挑戰,像游戲里的“經驗值”,讓她在“累得直不起腰”的日子里,也能因為孩子一句“媽我餓了”,重新充滿動力。
選“不生”的人,玩的是“休閑模式”。
沒有育兒KPI,不用追著孩子喂飯,二三十歲時確實爽,通常也不咋用為父母操心,所以能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能有熬夜刷劇的自由,還能享受把工資全花在自己身上的痛快。
但到了四十歲,他們的狀態通常會開始發生轉變:以前覺得‘無牽無掛’是福,現在卻越來越覺得‘無掛可牽’人生變得枯燥、單調。
身邊朋友都在聊孩子升學,他們插不上話;想約朋友爬山,人家要接娃放學。周末在家刷劇,看著看著就睡著了——不是困,是沒勁頭。
他們的人生游戲因為只有一條主線任務,游戲難度雖然大大降低,但游戲后半段體驗卻也變得索然無味。
這就是現實版的人生“圍城”:生的人羨慕不生的自由,不生的人羨慕生的人有盼頭;生的人被“太難了”折磨,不生的人被“太閑了”困住。
窮人的難:不是“生”本身,是“生”的“地獄難度”
對普通的家庭來說,“生孩子”這一關的難度是直接拉滿的——不是因為“窮”本身,而是“窮”和人為疊加“執念”,硬給自己上強度,把“普通難度”玩成了“地獄模式”。
第一層難:窮,但躲不過“必須給孩子最好的”的社會暗示。
我認識一對在流水線打工的夫妻,月入六千,卻咬牙給孩子報一萬八的英語班。孩子坐不住被老師批評,夫妻倆回家對著孩子吼:“我們省吃儉用供你,你就這么學?”
孩子后來得了抽動癥,醫生說和長期精神壓力有關。像這樣掙不了多少錢,但是卻非常舍得為孩子花錢的父母,一抓一大把。并且很多情況都是,孩子明明就是個普通的娃,但是家長非要覺得孩子就是天才,拼命地拔苗助長。
結果就是,錢花了,可孩子沒學到啥東西,父母氣得不行,把孩子罵成了抑郁、叛逆,得不償失。
第二層難:窮,但逃不開“階層跨越”的集體焦慮。
我初中同學小慧,父母是縣城環衛工,月入合計不到五千。她從小被灌輸“你要考清華,跳出窮窩”。可小慧成績中等,高考勉強上了大專。她媽逢人就哭:“我們掃了二十年大街供她,她就考這么點分?”
小慧現在在奶茶店打工,說:“我最怕接我媽的電話,她一開口就是‘你對得起我們嗎’——可我連自己都快對不起了。” 這種“用普通人的資源,逼孩子當精英”的擰巴,讓多少家庭雞飛狗跳。
第三層難:窮,但繞不過“原生家庭”的陰影循環。
現在堅定不生的年輕人里,很多出身底層不幸家庭的。他們的童年記憶里,父母要么吵架摔碗,要么對著孩子罵“要不是你,我早過好了”。
我表妹就是典型——她爸是工地小工,媽是超市收銀員,兩人一回家就互相抱怨“錢不夠”“娃太費”。表妹說:“我小時候最怕吃飯,他們邊吃邊罵,我嚼口飯都要掉眼淚。
現在表妹結婚了,但她說不會生孩子——她怕自己變成他們那樣。”
這些難,哪是“窮”能背的鍋?分明是“我必須給孩子最好的”“孩子必須跨越階層”“我不能活成父母那樣”的執念,把普通日子熬成了苦藥湯。
生不生的答案,從來不在“該不該”,而在“能不能”——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資源邊界,能不能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能不能在有限里活出滋味。
現在的社會,早就不是“爬不上去就活不下去”的年代了。以前富人吃海鮮,普通人啃饅頭;現在菜市場的蝦二十塊一斤,誰都吃得起。以前富人開豪車,普通人擠公交;現在四五萬的電動車滿大街跑,遮風擋雨夠用,雖然跟豪車有差距,但好歹也算是有車吧。
孩子學習不好?那更沒關系,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成績好的反而是少數——將來他們能踏實工作、好好生活,就是頂好的本事。
生或不生,不過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劇本。
關鍵是要問自己:我能不能接受養育孩子的真實辛苦?能不能放下“必須跨越階層”的執念?能不能在“普通”里活出“不普通”的滋味?
想通了這些,無論是生是不生,都能在生活的圍城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扇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