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亞太海域的風云變幻真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2025年7月,中國海軍山東艦編隊大張旗鼓地開到香港,搞了個五天訪問,弄得維港邊上人山人海。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在新加坡晃蕩了幾天后,掉頭往南跑,去了澳大利亞。這事兒一出,網上就炸了鍋,有人說英國這是怕了山東艦,丟盔棄甲跑路了。
說起山東艦,那可是咱中國海軍的一張硬核名片。這艘航母是咱們國家第一艘完全自己攢出來的航母,從設計到建造,全程國產化。2013年開工,2017年下水,2019年12月17號正式入列海軍,服役那天,五星紅旗掛在艦上,別提多帶勁了。山東艦長300多米,寬70多米,滿載排水量超過6萬噸,甲板上能停36架殲-15艦載機,外加直升機啥的,火力配置相當扎實。
山東艦的建造過程可沒少費勁。咱們從零開始,技術全靠自己摸索,硬是把滑躍式起飛甲板、相控陣雷達這些高精尖玩意兒搞定。服役后,這家伙沒閑著,2020年就跑去南海搞訓練,2021年又在東海露了一手,2023年還參加了中俄聯合軍演。這次2025年去香港,是它頭一回跑這么近的地方亮相,意義不小。
再來看看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這艘航母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二號艦,2019年12月10號服役,跟山東艦入列就差了幾天。它的排水{SD}滿載排水量7萬噸多一點,能帶24架F-35B隱形戰機和14架直升機,設計上是短距起飛加垂直降落,挺先進。英國人造這艘艦,主要是想在全球刷存在感,尤其是在印太地區,畢竟大英帝國當年可是海上霸主,現在想重溫舊夢。
不過,這家伙的日子不太好過。2021年首航就因為螺旋槳軸問題趴窩修了半年,2025年6月14號更倒霉,在印度洋丟了一架F-35B戰機,原因是天氣惡劣加燃油不夠,迫降在印度。這事兒讓英國海軍挺尷尬,國際上也拿來調侃,說這航母“掉盔棄甲”不是沒道理。
2025年7月3號早上,山東艦編隊浩浩蕩蕩開進香港維多利亞港。這支編隊可不簡單,山東艦打頭陣,后面跟著延安艦、湛江艦和運城艦,都是咱們海軍的精銳。艦隊一到,香港市民就炸了,維港邊上擠滿了人,國旗小旗子揮得滿天飛,還有人舉著手機拍個不停。那場面,真有點過年的味道。
這次訪問一共五天,7月3號到7月7號。3號那天,歡迎儀式在昂船洲軍營搞得挺隆重,軍方和特區政府的人都去了,升旗、軍樂表演一個不少。4號到6號,艦隊還開放給市民參觀,門票兩小時就搶光了,有人甚至大半夜排隊,就為上艦看看。這次山東艦來香港,不光是露個臉,還帶著任務——鞏固海軍形象,拉近跟香港市民的距離。
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在干啥呢?6月23號到30號,它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待了幾天,搞了點外交活動,擺擺譜。6月30號,艦隊開拔,計劃穿過爪哇海,去澳大利亞參加7月13號開始的“護身軍刀”演習。7月3號,有人發現它在爪哇海晃悠,按原定路線走著。
可網上有些說法挺熱鬧,說這航母本來想靠近南海甚至臺海晃一圈,結果山東艦一來,它就“慫了”,改道往南跑。還說什么6月14號丟了架F-35B,戰斗力折了一半,不敢跟山東艦硬碰硬。這些說法聽著挺帶勁,但英國官方沒吱聲,只說航線是早就定好的,跟山東艦沒啥關系。
這事兒放大了看,山東艦和“威爾士親王”號的動向,其實是大國在亞太博弈的一個縮影。中國海軍這幾年蹭蹭往上竄,山東艦跑香港、巡南海,步子穩得很。英國拉著美國、澳大利亞這些盟友搞演習,想在印太插一腳,可離得遠,鞭長莫及。兩邊沒正面杠上,但這無聲的較量,誰都看得出來。
往后看,中國海軍肯定還得加碼,航母編隊會越來越強,護著海上通道和海外利益。英國這邊,估計還得靠盟友撐場面,自己單干有點吃力。亞太這塊,誰能笑到最后,還得看實力說話。
山東艦大搖大擺進香港,“威爾士親王”號掉頭南下,這事兒你咋看?是英國真怕了,還是咱想多了?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反正這海上的戲,夠咱看一陣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