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芽
高學歷、高收入的互聯網大廠人,到底是婚戀市場的香餑餑,還是高壓工作、“恐婚”“愛無能”等社會情緒下的犧牲者?
6月28日,快手官方邀請開封王婆(快手賬號@開封干娘-趙梅)來西二旗,為互聯網大廠人當月老,上演了一場“海淀愛情故事”。
從臺前幕后來看,這場“高端局”相親,遠比想象中來的激烈。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此次活動共有1000多人報名,最終從中只選擇出300名左右。入場也格外嚴苛,經過第一道園區門禁,還得過第二道人臉驗證關卡。直播當天來現場圍觀的人,遠比最終拿到入場券的人多,現場不斷有“抱有僥幸心理想混進現場的”人被卡在層層門檻外。
圖源:記者現場拍攝
內場除了拿到心動入場券的嘉賓,兩側的辦公樓窗邊更是擠滿了前來圍觀的員工。
線上也是人氣爆棚,不斷有人涌進直播間。快手直播數據顯示,海淀專場直播累計有1955.0萬觀看,遠超王婆其他場次直播觀看量。當天,不同角度的一線視頻、直播切片,在各大社交平臺熱傳,扎扎實實收獲了又一波討論。
來參加此次直播相親的,既有快手、百度、小米、美團等互聯網大廠人,也有來自國企、電視臺、醫療等行業的優質相親對象,現場甚至還有家長替自家孩子來“看看行情”。
現場氛圍從王婆出場開始,持續高漲。現場數百位貼著愛心標簽的嘉賓,爭搶著為數不多的上臺機會,舞臺兩側還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甚至有人不顧安保的阻攔想沖上臺。
圖源:記者現場拍攝
向來在相親市場吃香的高質量對象們,爭搶著站上王婆的相親舞臺,真誠地表達情感困境。王婆也一以貫之給予各種鼓勵,“不要天天只工作,還是要好好生活”、“主動勇敢一點,緣分才會到”、“多走出去,多見面”......情緒價值拉滿。
這次的“海淀愛情故事”專場,從官宣起就吸引了不少關注,也讓以“西二旗大廠人”為代表的一二線高質量年輕人的婚戀焦慮被擺上臺面。
如今婚戀焦慮已經席卷各個年齡、不同圈層,從小鎮青年到一二線打工人、再到海外留子,均有覆蓋。也因此,情感話題總能輕易激活流量,也激發出不少互聯網生意。
除了站在王婆說媒,不少相親交友的直播間,也在快手等平臺生根發芽。
去年4月份,開封王婆在互聯網走紅。
開封王婆走紅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文旅的加持,但更多是王婆出色的控場能力以及自帶的親切感。文旅與相親結合的方式,加上王婆花式助攻臺上男女、調節氛圍的能力,相親過程既有對情感真實展現,娛樂效果也持續在線,王婆很快成為大家的“互聯網干娘”。
但更核心的,是開封王婆將未曾包裝過、甚至存在瑕疵的、最真實的當代年輕人的婚戀狀態,擺上了臺面。
不同于戀綜,王婆的直播間沒有精心斟酌的職業和興趣履歷,沒有反復上演的情感推拉術,更沒有氛圍微妙的競爭感。
不論是月薪3000還是年收入上百萬,是否是主流審美里的俊男美女,年齡是否在世俗意義上的適婚范圍,都有機會上臺說出自己的擇偶需求。
在過往王婆的相親直播間,即有42歲帶孩子的中年人、也有坐著輪椅上臺勇敢追愛的女孩、還有正在讀研讀博的高學歷年輕人。
如果說以前的戀綜更多是塑造偶像劇般冒著粉紅泡泡的故事,提供一些戀愛代餐,開封王婆的走紅則是從真實的婚戀困境里生長出來。縱然有不少上臺嘉賓是沖著流量、博點關注,但王婆說媒能在全國走紅,映射出的正是當下普遍的婚戀焦慮。
這不是一個新話題,工作壓力的增大、女性議題的崛起、持續引發爭議的彩禮,每一個社會議題都像是橫貫在單身男女與婚戀之間的重重大山,有力氣邁過去的,屬于少數。而大多數人陷在了恐婚、 愛無能、對高質量關系求而不得等各色的情感黑洞里,苦苦掙扎。
“牛馬從早忙到晚,周末睡一天,哪有空戀愛”、“大家條件都很好,而且要求不低”、“當‘面包’成為第一優先級,心動就成了奢侈品”......不少網友如此感慨。
但起初這種焦慮主要與經濟狀況、年齡等硬實力強關聯,像此次“海淀愛情故事”專場的嘉賓們,本質上都屬于相親市場的香餑餑。
現在來看,這種焦慮已然蔓延至光鮮亮麗的高質量人群代表,也包括在人們印象中,風光無限的互聯網大廠人們。
這一方面是高線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尤其是各大廠近兩年的動蕩、變化,讓每個人都寫滿疲憊,在體系里被迫高速運轉已經夠累,也就分不出更多時間精力去面對感情這么抽象又消耗的事情,而恰好有著高學歷、在職場成熟老道的選手們,也不樂意在情感上將就。怎么看,都算不上一門“高ROI”的生意。
40歲仍是單身、在小米工作的男嘉賓表示自己“將大多數時間貢獻給了工作”;
88年在外企工作的女嘉賓表示自己“前30年把自己交給了工作,現在準備好把自己交給愛情”......
在現場,王婆也反復強調“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人開始在相親局中撕開精英的面子,去解析社會標簽下最本質的情感需求和困境。
曾經,大廠人的優先級排序、對齊顆粒度還是dating中的調劑品,金融人們也因為一些拿捏地剛剛好的腔調,占據相親鄙視鏈中絕對優先地位。然而隨著大家開始給職業祛魅,這種由職業帶來濾鏡也就在相親場域中失去了光環。
撥開層層標簽,顯露出來的還是最普遍的,被精力、經濟、甚至愛的能力所裹挾著的婚戀焦慮。
繼快手之后,在社交平臺,已經有不少網友@字節、@百度等大廠邀請王婆開專場了。
此次的“海淀愛情故事”專場,正好承載了互聯網大廠人最接地氣最真實的焦慮,很多人上臺,坦誠地擺出條件,真誠地提出需求。也有一些因猶豫而錯失上臺機會的嘉賓,并不掩飾自己的小心翼翼。合照留影環節,有人跟王婆感慨,自己也想找找緣分、就是不太敢上臺。
不過應王婆的號召,現場建立了交友群聊。群內很快就發起了各種社交活動,露營、狼人殺、唱K......持續有人發出組團邀請。還有人直接發出自己的相親信息,尋求有緣人。
去年走紅以來,開封王婆已經應邀前往四五十個地方開相親直播,熱度絲毫不減。這也充分說明,婚戀焦慮之下,任何能接住這些焦慮的內容,都能持續有流量。
如前所言,誰承接住了這些婚戀焦慮,誰就擁有了互聯網的一票出圈權。
站在臺前的是開封王婆,但在王婆背后,有無數形形色色的相親直播間正在發芽生根,打造著一個又一個的互聯網版本的“非誠勿擾”。
觀察這些互聯網相親直播間,通常圈層屬性很明顯,往往是按照具體的地域、年齡層、甚至階層,來細分人群。例如以某幾個相鄰村鎮為核心的連麥直播,多為大學生群體、以交友為目的的直播間,還有專門的大齡相親直播間、留子專屬相親局等等。
相比主流渠道,這類直播間相對隱秘,如果不是非數據對口用戶,很難找到彼此,也就讓直播本身有了些安全,少了些被審判放大的風險。而且由于強圈層屬性,不同直播間可以各自制定規則,區域性的相親直播可以直接說方言,年輕人為主的局則可以拋開板正嚴肅的“查戶口流程”,大談MBTI、聊興趣愛好、展示個人才藝。
@活不膩來相親就是一位相親博主,目前小紅書粉絲16萬,屬于這個賽道有人氣較高的博主,參與連麥的多為“賽博交友”的年輕人。
在快手上,25.3萬粉絲的@藁城婚姻介紹所也是一位區域性的相親主播。此外快手站內有很多適配不同群體的直播間,大多為萬粉量級,但總能吸引不少人參與或圍觀。
如今,這些相親直播間已經毫無差別地鋪向了各個人群、覆蓋了不同區域,給急需找到解決路徑的人們提供一個即時又便捷的解決方案,參與者嘗試高效解決困境,圍觀者一邊看樂子一邊代入場景進行自我評估。
不僅僅是相親,很多人也熱衷于在直播間交友,例如就有不少年輕人去@活不膩來相親 直播間“賽博社交”。
從商業變現的角度,相親也是很多情感內容中最容易實現商業化的環節,畢竟從古代的媒婆到交友APP、相親直播間,這一商業模式延續已久。
目前這些直播間的核心盈收路徑:一是付費連麥,例如提前繳費報名獲得上麥資格,價格不貴、通常在幾十元上下浮動。二是賬號接廣,但這對于主播本人的人氣、賬號聲量均有要求。但整體來看,由于出圈難,很多直播間體量并不大,商業化路徑相對受限。不乏有主播通過相親直播間積攢起人氣后,轉行嘗試直播帶貨。
也有一些非直播相親,而是以情感咨詢為由直播的博主,有一定聲量之后也會張羅線下相親的局,實現上商業轉化。很多所謂的高端局就是這么組起來的,例如大超說媒舉辦的“千萬驗資相親沙龍”等。
雖然真實的困境下,以開封王婆為代表的相親直播間、賽博交友生態正逐漸繁榮,但這些路徑并不是“脫單”的速成答案,只是在大家社交圈子越來越窄的當下,提供一個情緒出口和解決路徑。畢竟任何階段,大家都會面臨情感困境,也有在茶余飯后圍觀他人情感狀態的天性。
只不過回到焦慮本身,再多的“王婆”也無法徹底解決真正的婚戀困境,想要獲得幸福的本質,還是開封王婆在直播間反復強調的,多一些勇氣,多一點真誠,多關注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