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甘斯克100%“解放”的那天,俄方高調(diào)宣傳,電視臺輪番滾播,帕謝奇尼克說得一臉莊嚴(yán)。但如果你真信了這是終點,那只能說明你還不懂俄羅斯。對他們來說,地盤不是邊界,是過程。拿下一塊,就準(zhǔn)備去談下一塊。你可以說他們霸道,但你也得承認,他們干事有邏輯。
邏輯就是:只要你打不還手、談不妥協(xié),那我就一直往前走。
現(xiàn)在來看,俄羅斯手上已經(jīng)穩(wěn)住了什么?克里米亞是板上釘釘,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基本吃全,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吃掉七成,哈爾科夫、蘇梅邊緣也都插了小紅旗。
這哪兒像是準(zhǔn)備撤兵的節(jié)奏?明擺著是:“我就在這兒站著了,有種你來趕我。”
而關(guān)鍵不在于他站在哪兒,而在于你怎么回應(yīng)。
過去三年烏克蘭靠著西方喂的火力勉強撐了這么久,可現(xiàn)在美援一掐,烏軍瞬間進入“失溫狀態(tài)”。就像跑馬拉松突然有人把你鞋子抽了,前面還在高呼“民主必勝”,轉(zhuǎn)眼就在找拐杖。
西方打的是“代理人消耗戰(zhàn)”,可烏克蘭這邊是實打?qū)嵉膰羴G失,誰輸誰痛,心里清楚。
俄軍今年最大的變化不是占了哪塊地,而是武器生產(chǎn)線終于“養(yǎng)胖”了。從幾百枚FAB炸彈到一個月四千枚,從導(dǎo)彈打擊到滑翔炸彈+溫壓彈+無人集群,一個字:砸。
這就不是打仗了,這是工業(yè)化碾壓。你前線烏軍不管有多頑強,后勤跟不上就是等死。現(xiàn)代戰(zhàn)爭,講的不是誰勇,而是誰產(chǎn)。
法國媒體估的沒錯,俄羅斯控制區(qū)已經(jīng)快摸到第聶伯河中段了,這不再是“局部收復(fù)”,這是在打“版圖重構(gòu)”。俄羅斯的打法很土很原始,但非常有效:咬住一塊、吞下一片、拖死對手、逼你談判。
烏克蘭要談,俄羅斯也知道這個節(jié)奏。所以下一輪談判,俄羅斯很可能直接拋出底牌:四州正式入俄,承認克里米亞歸屬,外加其他州設(shè)“緩沖區(qū)”。不答應(yīng)?
那就繼續(xù)推進。不是“威脅”,而是“執(zhí)行力”。
而你看美國這邊,已經(jīng)沒耐心再演了。掐斷援助就是信號:我們不想繼續(xù)投錢給一個打不贏的隊伍。
烏克蘭如果想撐,除非北約親自下場,可北約敢嗎?真敢?敢讓法國士兵跟朝鮮人民軍巷戰(zhàn)?敢讓德軍坦克和俄軍正面硬杠?更現(xiàn)實的問題是:誰去投票讓自己國家年輕人為基輔送命?
沒有人愿意。
所以回到問題核心:俄羅斯這次不是“暴露野心”,而是順勢明牌。這副牌從2014年克里米亞就已經(jīng)開始鋪了,今天只不過是走到最后幾張。這場仗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扛得住時間和地面。
烏克蘭,如果硬撐,就可能被分更多地;要是談,可能還剩下點什么。
而俄羅斯?它壓根不急,它只在等一個節(jié)點,等烏克蘭自己受不了,然后掏出談判桌上的地形圖,說:“你選,是留下一點,還是全部重劃。”
這是地緣政治的真相——不是談判桌上講仁義,而是看誰能在地圖上畫紅線畫到最后。
這一次,俄羅斯真的沒打算“回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