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事出有因,事如此,
人也如此。
出了事,這必然有因由,
好事,因由可能是努力的成果,
可能是付出的回報,
也可能是一場“終究如此”的大結局。
不好的事,因由也不會是憑空出現的,
一場不懷好意的博弈,其中必有奸惡之輩從中作梗,
一次撒潑滾打的丑演,
其“主角”必然素質低劣,品格卑下。
有些事,事經曲折,麻煩矛盾層出不窮,
但終歸看到最后,還是會呼應因由,
有因必有果,其中再是復雜,這里面的東西不會變。
但有些事,沒那么復雜,
沒有中間的麻煩和矛盾,
起初什么樣子,結果就是什么樣子,
不出乎意料之外,
且只在情理之中。
如果惱羞成怒,是因果聯動,
實際上也是一個大框架之下的前因,
要想形成這個前因,其實形成的條件,
也并不是那么單純的,
惱羞二字,表面在羞,
其實根源在惱,
惱是一種怒相,為何而怒,也許條件是十分復雜的,
但這種怒,伴隨著羞愧,
就證明了發怒之人,是很清楚自己做的不對,
因為內心和行為產生沖突,
因為內心的理智,和欲望導致的行為產生落差,
因為知道是錯的,但還是做了,結果沒做好,
做的丟人現眼,做的人人皆知,
所以這種惱憤在前,羞愧在后,恰恰通過行為表現,
證明了這個人大錯特錯的事實。
惱羞二字,前后呼應,
最終成為了憤怒,促成了憤怒出現的效果,
也是后果。
惱羞成怒在前,事出有因,
而所謂的果,也就不出意料之外的出現了。
因為做了錯事,沒有合理的理由支撐,
但又不甘心在眾人面前乖乖認錯,
承認自己的過失,以及抱著道歉的態度,
面對他人,也面對自己,
那么在這一切都被否定之后,
想要繼續“撐下去”,首先的首先,
就必須要有理作為支撐,
可這理,又該怎么得來的呢?
無理成有理,那就只能無理攪三分了。
強詞奪理,恰恰是無理之人的所作所為,
但凡有那么一丁點的道理,
也不至于以“奪”的方式,
既敗了自己的品性,
又讓人看到自己的丑態,
所以,強詞奪理,往往是惱羞成怒的后果,
而惱羞成怒的下場,
也恰恰孕育了強詞奪理的“環境”。
一般而言,這樣的因果聯動,
也會引發情緒聯動,
在當下世道,情緒的作用會被互聯網放大,
錯誤的認知,鑄就著無意義的情緒對抗,
真正的對與錯,被鋪天蓋地的情緒所掩埋,
越是高亢的情緒表達,越容易引發更多的,
基于同一群體的認同,
起初,人們確實在為事實如何而爭論,
但很快,
被煽動的,被攪亂的情緒,
則不出意外的吞噬著理性與感性,
踩踏著原本涇渭分明的對錯。
如果惱羞成怒不在前,
那么強詞奪理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這套流程,或者說這套因果論,
適用于很多不合理但卻存在的人,事,情。
說情,講究的是情分之下,
誰都可以踩兩腳的人間煙火,
說事,論及所論之處,
小事化大,大事卻“消失不見”,
而如果說到人,
那么某些無所遁形的卑鄙者,算計者,
高傲卻極其自負的空洞派,
還有那些離開胡攪蠻纏就突然“啞語”的裝睡者,
似乎都可以裝進這套惱羞成怒之后,
強詞奪理到被揭穿丑態的“套路”之中:
人間事,
有時候就要一邊調侃的微笑,
一邊清醒的看待,
微笑讓調侃變得“大有可為”,
而清醒的態度,
才能讓我們對那些極盡污濁之事,看的明白,
看有所得,
看有所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