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青瓦臺記者會現場。李在明面對鏡頭,突然冒出9個字,回應了北京那份燙手的邀請函。
93閱兵的邀請函啊,哪有那么簡單。特朗普到底咋想的?連李在明都摸不準,只好來了句"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打太極。
李在明心里想的啥?特朗普會跟著來嗎?這局棋最后怎么下?
作者-陽
九字背后的小心思
李在明這9個字,可夠他琢磨半天的。話說7月3日那天,青瓦臺的記者會現場,氣氛有點微妙,李在明蒙了。這份邀請函來得太巧,也太不是時候。他剛坐上總統寶座一個多月,屁股還沒坐熱,北京就遞來這么一張考卷。你想想看,換了你會咋辦?
中方93閱兵邀請,這可不是一般的外交禮儀。十年一度的大閱兵,展示的是國家實力,傳遞的是戰略信號。2015年樸槿惠去了,雖然后來麻煩不斷,但當時確實給韓國帶來了不少好處。現在輪到李在明了,他能不心動嗎?
"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沒說去,也沒說不去,還強調了"盡快"二字。有意思的是,李在明緊接著又補了一句,要以"牢固的韓美同盟"為基礎。哎呀,這可真是個燙手山芋,一邊要照顧北京的面子,一邊還得安撫華盛頓的情緒。
說白了,李在明現在就像走鋼絲的雜技演員,左邊是中國市場的巨大誘惑,右邊是美國盟友的沉重壓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兩頭不討好。這9個字,與其說是回應,不如說是他內心糾結的真實寫照,話說回來,這看似簡單的9個字,背后藏著的心思可不簡單。
前人栽樹,后人遭殃?
說到外交難題,李在明想起了樸槿惠那檔子事。2015年,樸槿惠頂著美國的白眼,硬是登上了天安門城樓。那場面,真叫一個壯觀。
當時樸槿惠的支持率因為這次訪問直接飆升,中韓關系也達到了歷史高點。可好景不長,沒多久就因為薩德導彈的事兒,兩國關系急轉直下。韓國的旅游業、娛樂產業、化妝品行業,統統遭了殃。
有意思的是,現在的情況比2015年復雜多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競爭已經全面展開,不再是單純的貿易摩擦。特朗普政府重新上臺后,對盟友的要求更加嚴格,駐韓美軍費用從每年10億美元直接漲到100億,整整10倍的漲幅!
另外,美國還把韓國列入了"敏感國家名單",限制韓國獲取核技術和半導體技術。你說,這不是給自己挖坑嗎?盟友都這么對待,韓國人心里能沒想法?
更要命的是,美國還想在韓國部署中程導彈,美其名曰強化"印太戰略"。可這樣一來,韓國就徹底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文在寅時期好不容易緩和的朝韓關系,估計又得回到冰點。
樸槿惠的教訓還在那擺著呢,李在明能不掂量掂量?這次如果處理不當,可能連樸槿惠都不如。
特朗普這老哥,到底咋想的?
說一千道一萬,關鍵還得看特朗普那邊的動靜。這老哥現在也挺糾結的,一邊要對華強硬顯示"美國優先",一邊又想要經濟利益。
特朗普猶豫。美國分裂。盟友觀望。這種時候,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從經濟制裁到軍事部署,從技術封鎖到外交孤立,美國的對華政策正在全面收緊。可問題是,這套組合拳打下來,自己也疼啊。
最近特朗普的態度有點微妙變化。在伊以停火后,他公開表示"中國可繼續進口伊朗石油",這算是變相承認美國已經無法完全遏制中國的能源安全。在北約峰會上,涉華的負面內容也被刪掉了不少,據美媒說,這是特朗普親自干預的結果。
說實話,這種等待挺煎熬的。李在明現在就像在等老板的決定,老板不表態,下面的人誰敢亂動?你要說特朗普心里沒數,那不可能。他現在面臨的壓力也不小:國內鷹派會罵他軟弱,盟友會質疑他的決心,而且觀看解放軍閱兵,心理上也是一道坎。
大概率是,特朗普不會去。這就把皮球又踢回給了李在明。在"大哥"不去的情況下,你這個"小弟"還去不去?
特朗普在糾結,北京可沒閑著。
中國這盤棋,下得真夠大的
北京的這步棋啊,下得可不是一般的精妙。這次邀請,說白了就是想看看美國的小兄弟們還聽不聽話。
你琢磨琢磨,中方同時向特朗普和李在明發出邀請,但對兩人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對特朗普,外交部的回應是"沒有可提供的信息",冷淡得很。對韓國,卻明確表示"正與各方保持溝通",這溫差不是明擺著嗎?
更狡猾的是,中國還玩了個聯動策略。韓國年底要辦APEC峰會,中方高層去不去,到現在還沒個準話。這不明擺著在說,你李在明的決定,直接關系到韓國下半年的主場外交能否成功。
有分析認為,韓國媒體對這事兒的大肆炒作,其實也是一種向華盛頓喊話的策略。意思是:看看吧,如果你們再繼續忽視我們,我們可是有別的選擇的!這招"以中制美",韓國人玩得還挺溜。
李在明現在面臨三個選擇:一是硬著頭皮去,這是豪賭;二是派總理或外長代表出席,這是折中;三是直接拒絕,這是保守。從他"盡快改善韓中關系"的表態來看,第三個選項基本可以排除。
關鍵是,這次訪問如果成功,李在明可能成為開創韓國外交新局面的歷史性總統。如果搞砸了,那就是政治生涯的滑鐵盧。夾在兩個大國中間的日子不好過,這就是小國外交的宿命。
結語
李在明的9字回應,說白了就是小國夾在大國中間的真實寫照。你說他圓滑吧,那是迫不得已。
現在這個世道,像韓國這樣的國家,想要左右逢源越來越難了。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站隊似乎成了必選題。但話說回來,真正的外交智慧也許就在于此——在夾縫中找到生存空間。
也許李在明心里也明白,無論選擇什么,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那就選個對韓國最有利的唄。畢竟,實用外交的精髓就是利益最大化,不是嗎?
如果換了你當韓國總統,這種時候你會咋辦?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