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沙地帶的沖突陷入了一種復雜的戰術僵局。盡管以色列軍隊在部分區域取得控制,但哈馬斯依托地下隧道系統進行頑強抵抗,而哈馬斯則難以對以色列造成實質性威脅。由于城市廢墟和鋼筋混凝土建筑的特殊環境,哈馬斯主要依靠小武器和游擊戰術進行靈活作戰,而以色列則依賴火力優勢。
然而,哈馬斯在夜間作戰中展現出的靈活性和創造力,使得其能夠利用隱蔽手段對以色列軍隊發動突襲。在這一背景下,彈簧投擲器作為一種無聲、精準的投擲工具,被哈馬斯戰士廣泛應用于城市廢墟中的戰斗。該武器的設計靈感來自二戰時期的蘇聯技術,能夠實現遠距離、無閃光投擲,為哈馬斯在狹窄城市環境中提供戰術優勢。盡管其并非萬能,但在特定情境下,如突襲、伏擊和“口袋迫擊炮”等戰術中,彈簧投擲器顯著提升了哈馬斯的作戰效率和生存能力。
關鍵字:加沙沖突、哈馬斯、以色列國防軍、地下隧道系統、彈簧投擲器、城市游擊戰、戰術僵局、無聲投擲、伏擊戰術
當伊朗和以色列相互打擊時,加沙地帶及其與以色列軍隊作戰的哈馬斯似乎已陷入某種模糊狀態。由于信息封鎖,外界對那里的戰況知之甚少,若以色列不頻繁吹噓其“勝利”,則意味著巴以沖突仍在持續,但結果卻難以一概而論。
加沙地帶似乎已陷入戰術僵局。盡管以色列能夠控制部分或大部分區域,但其難以徹底驅逐哈馬斯,后者仍依托地下隧道系統進行頑強抵抗。相反,哈馬斯也難以利用現有武器對以色列造成實質性威脅,從而迫使以色列不斷調整戰略方向,陷入反復拉鋸的困境。
▲加沙城市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及其城市廢墟似乎很適合哈馬斯武裝分子打游擊戰和伏擊戰
加沙的戰斗具有獨特的特點,其中一方(哈馬斯)幾乎沒有重型武器,而行動區域則遍布鋼筋混凝土建筑及其城市廢墟中,這些結構實際上構成了大量避難所。一方面,這些建筑為哈馬斯武裝分子提供了隱蔽和庇護;另一方面,如果以色列軍隊被困在建筑物內,這對哈馬斯而言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以色列擁有火力優勢,難以將他們驅逐出建筑。在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復雜環境中,小武器和火力武器的有效性顯著下降,而哈馬斯營地內幾乎沒有任何資源可以摧毀這些結構。
此外,哈馬斯主要在夜間進行作戰。白天,由于隧道中的哈馬斯戰士長時間處于黑暗中,其夜視能力遠優于白天。因此,哈馬斯可能將部隊分為“夜間”和“日間”兩部分,后者主要用于偵察而非直接戰斗。
在夜間戰斗中,出現了一個關鍵問題:第一槍就暴露了位置。機關槍的射程通常為1-2公里,這在大多數戰爭中并不構成嚴重威脅。然而,在加沙這樣的狹窄城市廢墟中,這一距離卻顯得尤為致命。例如,加沙汗尤尼斯(Khan Yunis)城區的直徑僅有約3公里,哈馬斯戰士的首次射擊不僅暴露了其位置,也讓整個城市和周邊地區都意識到“那又怎樣?”的挑釁意味。因此,射擊隊和所有參與者都失去了戰斗中的“隱蔽”元素。
考慮到第一槍擊中隱藏在鋼筋混凝土建筑中的敵人的概率極低,結果往往是一場“噪音大、效果小”的戰斗,導致大量彈藥被浪費。此外,夜間戰斗中閃光的出現進一步暴露了襲擊者的行蹤,這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撤退時必須避免被發現,尤其是在隧道中。如果無法成功隱藏,以色列方面可以采取炸毀或挖掘破壞隧道的手段,這已經削弱了哈馬斯的戰術能力。那么,如何應對這一挑戰?答案是需要一種足夠強大但又極其安靜、無閃光的武器。
▲1942年2月,蘇聯第227步兵師794團的一級軍事技術員杜吉爾格奧爾基·亞歷山德羅維奇設計出一種彈簧投擲器,用于在100米范圍內精準投擲手榴彈或裝有燃燒混合物的瓶子
在我們面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發明了許多實用的軍事裝備。1942年2月,蘇聯第227步兵師794團的一級軍事技術員杜吉爾格奧爾基·亞歷山德羅維奇設計出一種彈簧投擲器,用于在100米范圍內精準投擲手榴彈或裝有燃燒混合物的燃燒瓶。根據他的設計,這種投擲器將為反坦克部隊在擊退坦克攻擊時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
該投擲器的結構包括一個帶有三個縱向槽的管子,內部插入一個彈簧。后面設有槍托,前端兩側為雙腳架。投擲動作通過插入管中的托架完成,托架由彈簧推動。用于推動彈簧的手柄連接在托架上,整體結構具備常規的觸發機制。其總長度為1100毫米,管子長度為950毫米,彈簧直徑為50毫米,鋼絲直徑為8毫米,節距為25毫米或36圈,彈簧長度約為900毫米。
從物理計算來看,這種彈簧產生的力為62牛頓,當移動894毫米時,做功為600焦耳。投擲器可將一枚重37克的手榴彈以每秒736米的速度發射出去。若從600米高度上于地面進行平射,手榴彈的飛行距離可達353.6米。彈道計算器顯示,在1度仰角下進行地面射擊,其射程可達159米。
然而,這名軍事技術人員顯然在設計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例如,一個人無法輕易扳動這種投擲器的彈簧,而張力高達200公斤力(1960牛頓)的弓弩則通過箭頭張緊機制實現穩定發射。相比之下,一枚裝有411焦耳能量的600克手榴彈,其飛行速度為每秒36.9米,仰角為15度時射程為70米,35度時為130米,45度時為138米,這在城市作戰中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如果手榴彈重量為300克,則其飛行速度將提升至每秒52.9米,仰角為15度時射程為142米,35度時為268米,45度時為285米。
▲應該指出的是,以色列人和所有來自美國的軍隊一樣,其特點是粗心大意和無視城市防御工事。這群士兵傻乎乎地躺在裝甲車上,幾乎在等待哈馬斯投擲的一枚手榴彈
▲即使有如此危險的展示,哈馬斯戰士們也有很多機會向以色列坦克和士兵開火并撤退
在城市廢墟對抗以色列國防軍中,哈馬斯戰士們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后,通常能夠迅速掌握自信地投擲手榴彈的技巧。例如,他們可能會立即將手榴彈投擲至建筑窗戶或開口處,距離約為50至80米。這種在較遠距離無聲投擲手榴彈的能力,不僅有助于打破戰術僵局,還能為襲擊以色列軍隊提供進攻機會。
以占領一棟建筑為例,使用彈簧投擲器時,士兵可以將手榴彈精準地投擲進窗戶或建筑開口,隨后迅速撤退。雖然手榴彈的爆炸會宣告襲擊成功,但其帶來的優勢在于:不僅造成敵方傷亡,還能為己方提供撤退和隱蔽的機會。
在突擊隊行動中,投擲手榴彈的戰術可以進一步細化。例如,哈馬斯突擊隊員可以在兩三次截擊中向觀察點和射擊點投擲手榴彈,隨后突擊隊迅速沖入大樓進行清理。這種戰術不僅可用于驅逐敵人,還能實現俘虜目標。
在夜間戰斗中,彈簧投擲器具有顯著優勢,尤其是在首次投擲時。而在白天戰斗中,該設計同樣具備多種用途。例如,它可以用作“口袋迫擊炮”,通過頭頂或地面火力向裝甲車、車輛和敵方人員開火。盡管這種操作存在一定風險,但通過利用建筑物的開口或漏洞進行投擲并迅速安全撤退,仍有可能實現有效打擊。
▲這種投射物可以用彈簧投擲器成功投擲
使用這種彈簧投擲器、大規模使用(取決于是否提供合適的彈藥,例如,類似于目前用于無人機投擲的彈藥)和齊射目標將大大提高哈馬斯作戰行動的有效性。這種投射物可以用彈簧投擲器成功投擲。
但我們必須記住,彈簧投擲器不是萬能武器,也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它規定了某種應急策略。在第一次凌空抽射中,當敵人因為聽不到或看不到自己被擊中的地方而感到困惑時,這種方法最為有效。必須利用這一混亂和困惑的時刻撤退或接近并摧毀敵人。為了發動突然襲擊,需要偵察、仔細偽裝,以及相當的鎮定和等待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