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某幼兒園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持續發酵。據央視新聞報道,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目前,已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將嚴肅追責。
有記者從檢查報告發現,患兒的血鉛含量最高超過400微克/升,最低也達300微克/升,顯著超出100微克/升以下的兒童血鉛正常參考值,同時,該園多名幼兒出現惡心、腹瀉、肚子痛、掉頭發等癥狀。公開資料顯示,鉛是一種對兒童神經發育高度有害的重金屬,生長期兒童一旦攝入,可能對其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該幼兒園共200多個孩子,除了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的患兒,截至7月4日,光是跨省至西安就診的孩子就超過50名。這樣的數字讓人心驚,涉及血鉛含量異常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必須為所有可能涉及其中的幼兒盡快檢查、出具結果,排查出準確數字和具體范圍。這既關乎幼兒中毒源頭的調查,也是判斷事件嚴重性的重要標準,不能讓家長們始終處于恐慌之中。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有幼兒在西安的醫院檢測出血鉛441微克/升的結果,而天水當地通知結果卻是33.78微克/升;還有家長稱,天水的檢測僅口頭通知“結果正常”并未給檢測報告,甚至連沒有檢查過的孩子,家長都收到了結果正常的通知電話。本就讓人揪心的事件又出現另一個鬧劇,無疑大大重傷了有關部門的公信力,給家長們造成二次恐慌。這些極不負責甚至無中生有的“結果正常”,是否關聯著相關調查數據?這是緊急調查中出現的離譜失誤,還是人為造假?又是誰在負責天水當地的相關檢測?事關孩子健康的相關調查和數據還能否及時公布?盡快解釋、解決這些疑惑,對事件善后至關重要。
再回到事件本身,早在去年5月就有家長查出孩子出現血鉛異常,在家采取措施后,暑假孩子的指標已回歸正常,但一上學就又有問題了。若非家長們相互交流發現,誰能想到問題出在幼兒園身上?孩子們“慢性中毒”長達至少一年,園方在食品安全等方面難道沒有日常的檢查?而有關部門同樣在幼兒園的食品安全監管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到底哪些環節在“漏毒”?目前還尚不清楚具體是何種添加劑導致幼兒血鉛異常,有專家提到,如今含鉛的食品添加劑已幾乎不再使用,究竟是層層監管不力,還是另有隱情?一句“違規使用添加劑”,又是家長發現的,又是孩子在受罪,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面對孩子超成人11倍的血鉛含量,以及事后無中生有的“結果正常”,其中存在的問題,絕非那份通報一樣簡單,當中有多少底線被突破?“毒性”最大的恐怕并非鉛毒,而是本該為孩子們擋在前面卻失責的大人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