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閔行
嗨!家人們、友友們,休閑時分去哪玩?4月25日起,“今日閔行”版快樂指南來了!閔行文旅商體展新資訊、新場景和新體驗一站獲取,還有小編獨家推薦、互動體驗、不定期福利一網打盡,就在“嗨!閔行”!
熱浪來襲,閔行哪里既能躲高溫又能漲知識?
閔行區內博物館、圖書館各具特色,獻上一場跨越歷史、藝術、科技與自然的文化佳肴。 不僅有清涼舒適的室內環境,還有豐富精彩的展覽和互動體驗, 讓你在炎炎夏日中享受文化盛宴!
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
特展名稱:《楚風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
展覽時間:2025年6月15日—2025年10月8日
本次展覽分為“楚地風云”“楚物生輝”“楚王玄宮”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楚國興衰浮沉的歷史;第二部分著重于楚人精美絕倫的器物與蘊藏其中的文化;第三部分則展示了楚考烈王時期的器樂歷史發展狀況,彰顯大楚“天籟鐘音”的華貴氣派。
展覽中匯集了 鄂君啟金節 (車節)、春秋附蓋三足羊形銅尊、嵌松石越王者旨于賜銅劍、王字銅量、“ 阜平君 ”銘虎形銅座等“鎮館之寶”和重磅精美文物。
鄂君啟金節
“阜平君”銘虎形銅座
此外,展覽在文創方面,堅持以創新匠心打造,整體產品以“楚國八百年”文物作為主線進行規劃,并向全國多家博物館征集各類楚文化知名文物相關特色文創,如: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安徽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湖北荊州博物館等,讓觀眾在楚文化展中通過展覽文創的方式了解豐富多彩的楚國文化。
展覽正值暑期進行,為配合青少年觀眾,還精心為小觀眾們準備了互動類文創,現場可以打卡、涂鴉等。開展在即,更多文創驚喜將被一一解鎖,看看哪個會是楚文化大展中的文創爆品
展覽名稱:《上??h七百年》《馬橋文化》《中國民族樂器文化》
《上??h七百年》
基本陳列,展陳面積約2400平方米。內設序廳、東南壯縣、江海通津、海納百川、城鄉融合五個展區,以上海縣各時期的300余件文物為依托通過全息投影、多媒體互動、場景復原等手段,由古及今,追根溯源,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展示七百年歷史長河中,上海縣的興衰浮沉,以及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產、生活及其歷史文化成就。
《馬橋文化》
基本陳列,展陳面積約600平方米。主要展出距今3900至3200年前馬橋文化時期的150余件器物。展覽分為“依海而生”“始生之物”“造物以術”三個部分,通過多媒體投影、模型、場景復原等手段,重現了馬橋文化時期先民傍海而生的生活。向觀眾展示馬橋文化時期先民制作使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器具,讓觀眾辨識先民用以傳遞生產與生活信息的獨特符號和用以裝飾器物的各種紋飾,以及在硬陶的基礎上燒制出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的原始瓷。體會自然的危險與奇異,探索生活的艱辛與精彩,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民族樂器文化》
基本陳列,展陳面積約900平方米。主要展示與中國民族樂器相關的器物200余件,展廳分為序廳及“傳統樂器”“大同樂會”“樂器制作技藝”“少數民族樂器”四個主題陳列,展現樂器在不同時代的發展特征和歷史文化。同時聚焦國樂改良的先驅“大同樂會”,中國民族樂器制作技藝,少數民族多彩的地域樂器文化。展陳集實物、聲音、圖像、動態3D展演于一體,讓觀眾了解中國民族樂器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親身體驗動人的樂器之“聲”。
備受矚目的“文創手冊”全新升級,內含閔行博物館和寶龍美術館兩家文創店9折消費券。至7月13日,文創手冊限量免費發放(當日9:30起,發完即止),工作日限量100冊,周末及節假日限量300冊。
場館開放時間:周 二至周 日9:30—16:30(16:00停止入場),國定節假日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地址:閔 行區新鎮路1538號
推薦交通:軌交9號線七寶站、10號線航中路站
預約方式:展覽無需預約,活動預約方式詳見“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公眾號
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
上海交大博物館擁有實物檔案、名人字畫與手稿等藏品3300多件。根據學校當前需求以及今后發展趨勢,博物館主要關注自然歷史與科技、歷史文物、文化藝術方面的收藏與展覽。自然歷史與科技包括自然歷史、科學發現、技術創新、創意設計、科學文化等方面。歷史文物包括歷史考古、傳統文化以及著名歷史人物等方面。藝術類包括西方古典藝術、現代藝術、中國藝術欣賞等方面。
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
展覽名稱: 《 積厚流光》
基本陳列,以校史研究的新成果《上海交通大學史》(8卷)等為學術基礎,以學校125年的歷史沿革、輝煌成就和辦學理念的演變為主線,通過校史縱覽、群英畢集、今日校情、交大文化等四個部分全景式展現學校跨越三個世紀的櫛風沐雨及其文化傳統辦學成果和社會貢獻。 展示面積2350平米,展線近730米,展出檔案、文物和珍貴文獻等展品601件/套,圖片1200多張,近30段珍貴影音資料,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對外公開。
展覽名稱: 《平凡不凡——李平凡作品展》 ?
展覽時間:2025年5月至2025年9月
本次展覽共展出李平凡先生作品64幅,由18幅套色木板版畫、12幅絲網版畫、18幅手繪彩鉛風景小品畫、10幅手繪水墨風景硬紙板小品畫、以及6幅黑白木刻版畫組成,創作年代從1939年一直延續到2006年,題材從對戰爭黑暗痛苦世界的詮釋,一直到對平凡美麗生活的贊美,和對孩童天真單純可愛的表達,全都體現了李平凡對世界和平的希冀。
場館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
地址: 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
推薦交通:軌交15號線紫竹高新區站,公交閔行38路、公交958路
預約方式:入校需掃碼登記,展覽無需預約,活動預約方式詳見“上海交大檔案文博管理中心”公眾號
上海地鐵博物館
展覽名稱:《上海地鐵常設展》《一站一銘——上海地鐵站名書法展臨展》
《上海地鐵常設展》
上海地鐵博物館是中國首家展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歷程的專業博物館,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3200平方米,位于上海市閔行區吳中路萬象城內。地鐵博物館以“安全、人文、綠色、科技、智慧”為主題,集信息化、趣味化、市民化、科普化為一體,通過文獻檔案、隧道行走、模擬駕駛、虛擬列車DIY、實時路況客流數據、4號線全編組列車模型等展項,運用聲光色效等技術,展示了上海地鐵的發展歷程及上海超大規模地鐵網絡建設、運營、科創及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上海地鐵博物館是傳播優秀文化、彰顯城市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窗口和陣地。
《一站一銘——上海地鐵站名書法展臨展》
上海地鐵不僅承載著城市交通的重任,更在車站文化建設上獨樹一幟,巧妙地將中國書法藝術融入其中,為地鐵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色彩。自2010年起,上海地鐵開創性地引入了名家書法題寫站名的文化創新舉措,這一創新之舉不僅提升了地鐵站點的文化內涵,更讓書法藝術在地鐵這一現代交通工具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本次上海地鐵站名書法展,旨在向公眾展示這些珍貴的書法作品,引領觀眾走進這些書畫名家的藝術世界。展覽中,隸書、楷書、行書等多種風格的書法作品交相輝映,每一幅都凝聚著藝術家們的深厚功底。
上海地鐵博物館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6:00(15:30停止入館)
地址: 閔行 區吳中路1799-7號
推薦交通方式:軌交10號線紫藤路站(1號出口馬路對面)
預約方式:無需預約
上海翰林匾額博物館
展覽名稱:匾額歷史與功能——寧肯食無肉(江南竹文化展)
常設展系統介紹匾額歷史。
館藏品尤以明清狀元匾、民國要員匾、家族堂號匾為特色;館藏品中,歷史最早的是“國子學諭”匾,題自宋代咸淳二年。
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產物,古人在金榜題名,升遷發達以及祝壽祈福時多以懸掛匾額昭示天下。它集文字、書法、雕刻藝術于一體,語言通常寓意深長、文采斐然,極具傳統文化之精髓。翰林匾額博物館與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的“匾額文化研究室”,致力于對匾額文化廣泛深入的學術研究,更好地繼承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弘揚中國匾額文化。
場館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30—17:00
地址:虹許路731號8號樓101室
推薦交通方式:軌交 十號線龍溪路站(2號口)、公交71路
預約方式:展覽無需預約
張充仁紀念館
展覽名稱:張充仁藝術人生展
張充仁紀念館建在上海閔行區蒲匯塘橋堍,館舍面積600平方米,粉墻黛瓦,飛檐雕欞,為一明清風格江南庭院。這位雕塑藝術大師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現在故鄉建造了這座紀念館,以彪炳他的藝術成就。紀念館設置《藝壇起步》《東方英才》《畫室生涯》《雕塑春秋》《晚霞絢爛》和《德藝留馨》6個部分,以大量圖片、報刊、信件、實物、藝術作品反映了張充仁的藝術人生。
展覽陳列著張充仁先生的雕塑作品繪畫實物和相關書報照片等珍貴資料,展示了一代雕塑大師的生平事跡和藝術成就。
場館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30—16:30
地址:七寶鎮蒲溪廣場75號
推薦交通:公交87、91、92、189、196、735、763、748、803路、 南嘉線、滬松線、上余線,軌交9號 線 七寶站
預約方式:無需預約
上海觀止礦晶博物館
展覽名稱:礦化隕奇寶石常設展
一樓為科普廳,常年對外開放。分巖石,礦晶,化石三個板 塊。巖石區展示了三大巖類、鮑溫系列、巖石之最,讓大家對石頭能有全面了解;礦晶區按照國際通用的化學分類五大體系陳列,讓大家對組成石頭的礦物有系統認知;化石區按照地質年代展出代表性標本,以求對生命的演化極其珍貴有深刻解讀。二樓為精品廳(VIP),展示數十件世界極品,如CCTV國寶檔案唯一播出的觀賞石“鎖云”、亞洲最大的自然金“女皇”、世界唯一的琥珀水膽蜥蜴化石等。
場館開放時間: 每天開放(節假日除外) 9:30—11:30,13:00—16:30(16:00停止入館)
地址: 先鋒街66號阿拉城3號樓1—2 層
推薦交通:軌交10號線龍柏新村站
預約方式:展覽無需預約,活動預約咨詢電話:13918201425
上海民族樂器陳列館
展覽名稱:民族樂器展示
展廳面積有400多平方米,由以史料圖片為主的序廳和以樂器實物為主的主廳構成。史料圖片主要介紹了整個上海民族樂器制造行業的發展史,樂器實物主要分為七個展示區,共180多款民族樂器, 完整陳列了吹奏、拉弦、彈撥、打擊四大類民族樂器實物,涵蓋二胡、琵琶、古箏、笙等傳統樂器及改良品種,并設有仿唐樂器、仿敦煌壁畫樂器等專題性展區 。展品包含制作于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性樂器,年代跨度超 過半個世紀。
場館開放時間: 每周 二9:00—15:00(法定節假日除外)
地址: 閔行區聯明路400號
推薦交通:公交87、748路,軌交9號線中春路站
預約方式: 需提前1天預約,預約電話:021-54865776
馬橋文化展示館
展館總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以“天”“地”“人”三維敘事架構,運用全息影像、考古場景雕塑等數字化手段,系統展示距今3900—3200年的馬橋文化。作為上海三大古文化之一,該館展出的1000余件文物及貝殼砂帶等考古實證揭示了上海成陸過程的“岡身”理論,其多元文化交融特征被視為“海納百川”城市精神的源頭。
場館開放時間: 周 二至周日9:30—17:00(周一閉館 ,節假日正常開放 )
地址: 北松公路858號(近花王路)
推薦交通:公交881、閔行5路,閔行37路
預約電話:021-64090122(免費開放需提前預約)
特色服務?:每日10:00、13:30、15:30提供定點講解服務
大零號灣圖書館
大零號灣圖書館,前身為閔行區江川圖書館,于2023年4月22日正式開館。該館以山水書院為主題設計,設有9個文獻借閱功能區、3個展區和5個文化活動專用空間,致力于打造“圖書館+”文化綜合體。
圖書館以山水書院為主題,外立面采用竹簡元素,內部設計為玻璃面??偯娣e16800平方米,擁有20米高環形書架和蒼穹頂。館內設有3層公共閱讀空間及不同主題書單推薦區。
特色服務與設施:
?通天書架?:四層通高環形書墻
承載1400余冊圖書,形成標志性景觀。
?主題空間?:
24小時自習室(需刷讀者證)
配備插座的數字化閱讀區
少兒閱覽室及親子活動空間
地址?:閔行區蘭坪路158號(臨近地鐵5號線江川路站)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20:00(法定節假日以通知為準),每周一閉館。??
推薦交通:軌交5號線江川路站
收費標準?:場館免費開放,借書需憑有效證件辦理借閱卡(需100元押金,可借15本書籍)
部分攝影:不錯師兄
編輯:李昕玥(實習)
初審:高淑婷
復審:林心怡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