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當暑假的蟬鳴響起,兩個月的悠長假期,對于家長們而言,恰似手中一塊雞肋 ,舍棄覺得可惜,緊握又滿是酸澀。不帶孩子出游吧,總覺得辜負了這難得的假期,畢竟其他小長假時間短暫,難以奔赴遠方;可真要踏上旅途,才驚覺孩子這一 “神奇物種”,隨時能將家長的耐心消磨殆盡,把精心規劃的旅程變成一場充滿啼笑皆非的 “長途流放”。
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家長與孩子的 “角色錯位” 便開始上演。孩子酣然入睡,家長卻化身 “守夜人”,像熬鷹般徹夜難眠。在臥鋪車廂里,家長們的焦慮被無限放大。買下鋪,擔心熟睡的孩子被陌生人抱走;買上鋪,又害怕孩子翻身墜落,每一種選擇都伴隨著難以言喻的擔憂。
有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默默坐在孩子的對鋪,整夜未合眼,目光緊緊盯著孩子的睡顏,生怕一不留神就出現意外。還有媽媽想出用防丟手繩的辦法,將手繩的一端系在孩子手腕上,另一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即便這樣,睡眠也依舊淺得如同浮在水面,稍有動靜便會驚醒,就這樣心驚膽戰地挨到目的地。更有家長為睡在上鋪的孩子綁上安全繩,或是別出心裁地用晾衣繩編織成簡易防護網,盡管不知道這網是否真的結實,卻也能在心理上尋求一絲安慰。就連中鋪也不 “省心”,家長們用彩帶巧妙地打造出隔離區,既環保又省錢,只求能換來片刻安心。
好不容易抵達景區,新的 “挑戰” 又接踵而至。孩子們困意的來臨總是毫無征兆,不分時間、地點與場合。前一秒還活蹦亂跳,下一秒便兩眼一閉,直接進入夢鄉。家長們滿心期待地想帶孩子 “看世界”,可孩子卻用 “先睡一會” 來回應。烈日下,家長們只能無奈地抱著或背著沉沉的孩子,原本輕松的游覽變得疲憊不堪。
在家中嬌生慣養的 “少爺”“小姐”,到了外地仿佛 “流落丐幫”。平日里沒吃過什么苦頭的他們,在旅途中要經受日曬與高溫的 “烤驗”。家長們精心規劃的每一個景點,孩子們似乎都 “到此一游”,但問起游覽的收獲,卻大多毫無記憶,如同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這場旅行于他們而言,更像是換個地方睡覺。
終于抵達酒店,家長們本以為能稍作休息,可孩子們的 “活力” 卻在舒適的環境中被重新點燃。有的孩子一進房間就和智能助手 “小度” 玩得不亦樂乎,一會兒讓開燈,一會兒又讓關燈,一會兒喊著開窗簾,一會兒又要關窗簾。頻繁的指令,讓家長都忍不住調侃,“小度” 要是有情感,恐怕都要被折騰到 “猝死”。
在行程中,孩子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 “關注點”。從出發開始,“到了沒有” 的詢問就會如影隨形,充滿了焦急與不耐。而一到景點,他們的目光便迅速鎖定小賣部,冰淇淋、烤腸的吸引力遠遠超過眼前的美景與背后的文化。有些孩子仿佛自帶 “美食雷達”,對景點的小賣部位置了如指掌,在他們眼中,吃吃喝喝遠比欣賞風景更重要。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不少孩子一吃零食就喊肚子疼要上廁所,可一回到酒店,又立馬生龍活虎,讓家長們倍感無奈。
許多家長在暑假帶孩子出游,初衷是想讓孩子增長見識、見見世面。仔細想來,這樣的想法或許有些一廂情愿。在盧浮宮欣賞藝術品,是一種世面;放牛的少年在山間肆意奔跑,同樣也是一種世面。城里的孩子熟悉高樓大廈,農村的孩子見過滿天繁星,世界如此廣闊,誰都無法自詡看遍了天地萬物。我們所堅持的 “高級”,有時候不過是一種偏見,而所謂的世面,也只是世界萬千面貌中的一角。
真正的世面,是能夠坦然接納世間千奇百怪的人和事,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開闊包容。或許那些該走的路、該去的地方,等孩子們長大了,自會憑借自己的腳步去探索。而現在的他們,或許更鐘情于身邊的沙子與水,在簡單的事物中便能找到快樂。暑假親子游,雖充滿了各種狀況與無奈,但那些旅途中的歡笑與淚水,也構成了獨一無二的親子回憶,成為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見證。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