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夏聯名單一出,球迷圈立馬炸開了鍋,楊瀚森不僅高調入選,還獨享一張單獨海報,這排面,直接給到國內球員的面子了,誰還敢說NBA市場不懂中國流量密碼,但回頭看開拓者的中鋒名單,真有點“中鋒臃腫的即視感,老將、二年級生、新秀擠一堆,誰都想搶個出頭機會,結果首秀對陣勇士,楊瀚森大概率首發,戲份一上來就拉滿,問題也隨之來了——在這堆中鋒里,他到底是“重點培養,還是純粹被拿來試水的?
先說陣容,楊瀚森領銜,身披16號戰袍,搭檔去年的次輪秀呂佩爾,和兩個雙向球員西索科、凱勒布-樂福,再加一個2021年11號秀布克奈特,這夏聯班底說不上頂配,但也不算純擺爛,起碼紙面實力比起某些直接上G聯賽陣容的隊伍要靠譜一些,關鍵是人家官宣時,直接給楊瀚森單獨安排海報,這在NBA歷史上都不算常規操作,商業價值先不說,至少表現出對中國球迷的誠意度拉滿,畢竟背靠14億的關注度,哪支球隊不想撈點熱度呢。
但說回球場,這份名單背后其實暗藏不少玄機,頭號中鋒艾頓被買斷,直接被湖人撿漏帶走,另一個“玻璃人羅伯特-威廉姆斯前途未卜,傷病反復,已經排到第四出場順序,杜普-里斯本來就處于邊緣,三號位都不穩,開拓者的中鋒線,看著人多,其實能打的沒幾個,二年級的克林根本來是要提到首發的,但這次夏聯直接缺席,讓楊瀚森的上場空間肉眼可見地變大了,換句話說,這場夏聯就是給他鋪路,能不能走出來全看個人造化。
問題又來了,楊瀚森到底能不能抓住這波機會,畢竟距離他上一次正式比賽,已經過去好幾個月,還是在CBA季后賽對陣廣廈那場,出戰36分鐘,16分11板1助攻,數據不炸但穩定,強度和NBA夏聯沒法比,NBA這邊,節奏快、對抗重、節奏轉換多,楊瀚森的身板和適應速度會不會被對手針對,這才是真正的考驗,尤其是對陣勇士,哪怕是夏聯,對方也多半會上來就壓強度,逼你失誤。
當然,開拓者這么安排,顯然是想重點考察楊瀚森的NBA適應性,尤其是防守和籃板能力,畢竟球隊內線一堆人要么傷要么懸,球隊未來規劃里,誰能補上空缺,誰就有機會留隊,楊瀚森如果能在有限的上場時間內,打出護筐、擋拆、籃板的基本盤,別說刷數據,光是能穩定輪轉,開拓者就一定會繼續押寶,畢竟現階段,球隊重建期,誰表現好誰說了算,沒有絕對的“鐵飯碗。
再說點場外的,開拓者這波安排也很懂流量,獨立海報、官宣造勢,直接點名中國新秀,這不只是看中楊瀚森的球技,更是想要借這個機會深耕中國市場,別忘了,NBA商業化運作很現實,誰能帶來關注度和討論度,誰就能多拿資源,這一波如果楊瀚森能打出一點名頭,哪怕只是夏聯階段,未來正式賽季分分鐘就有更多露臉機會,甚至有望沖擊輪換陣容,前提是,他得在夏聯證明自己,不然“流量紅利來也快去也快。
話說回來,夏聯本質就是練兵場,大家都明白,數據不一定說明全部問題,關鍵看場上細節,楊瀚森的傳球視野、護框意識、擋拆配合這些基本功能不能經得起考驗,這才決定了他未來在開拓者的定位,畢竟NBA不是靠噱頭混飯吃的,真要站住腳,還是得靠真本事。
最后,開拓者目前的中鋒亂局,說白了就是典型的重建期陣痛,老的傷了走了,小的剛來還沒站穩腳跟,每個人都想搶個機會刷存在感,楊瀚森的出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夏聯只是第一道門檻,能不能走得更遠,還得看他自己能不能打出硬實力,球迷們別光盯著海報和官宣,真正的答案,要等夏聯首秀揭曉,誰能想到,開拓者這波“中鋒內卷,最后可能被一個中國新秀攪局呢,籃球場上,從來不缺戲劇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