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這位微軟聯合創始人在慈善與社會議題上接連扔下重磅炸彈,先是宣布一項令人震驚的慈善計劃,隨后又與埃隆·馬斯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隔空罵戰,引發全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1
2000 億美金捐贈承諾,基金會 2045 年關閉
5 月 8 日,不僅如此,他還計劃于 2045 年 12 月 31 日關閉由他和前妻梅琳達·弗倫奇·蓋茨于 2000 年共同創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蓋茨在博客中引用了鋼鐵大亨安德魯·卡內基 1889 年《財富的福音》中的名言:“死時仍富有的人,死得可恥。”他表示自己近期反復思考這句話,深感有太多緊迫的問題亟待解決,不應繼續持有本可用于幫助他人的資源。“我決心在離世時,絕不讓‘他死時很富有’成為對我的評價之一。”蓋茨寫道。
自基金會成立以來,已累計捐贈超過 1000 億美金(約合 100 billion),在全球健康、教育、農業發展以及性別平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例如,通過支持疫苗聯盟(Gavi)和全球抗擊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基金會已助力拯救了 8200 萬生命。此次加速捐贈計劃,蓋茨希望能夠在關鍵領域加大投資,為解決全球貧困、疾病防控等難題注入更多資源,實現基金會目標的時間線也將大幅縮短。
不過,這一捐贈計劃也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有人翻出蓋茨在 2010 年加州長灘 TED 大會上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現在世界上有 68 億人口,而且會增長到 90 億。如果我們在新疫苗、醫療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或許可以把世界人口數降低 10%到 15% 。”
一些網友認為,蓋茨此番言論表明他多年來推行慈善項目,尤其是在疫苗普及等方面,有著減少世界人口的深層目的,質疑其慈善動機不純,并非單純為了改善人類福祉。
2
節目上痛斥馬斯克,稱其致 200 萬人口受影響
在宣布捐贈計劃后不久,比爾·蓋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將矛頭指向了埃隆·馬斯克。他嚴厲指責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 DOGE)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算的行為,認為這將給全球最貧困人群帶來毀滅性打擊。
“埃隆·馬斯克主導的削減措施,簡直是在殺害世界上最貧困的兒童。”蓋茨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言辭激烈地表示。他指出,DOGE 計劃削減約 80%的 USAID 全球項目預算,涉及金額高達 440 億美金(約合 44 billion)。蓋茨警告稱,如果這些削減措施落實,未來 4 至 6 年,全球貧困地區的死亡率將大幅攀升,可能導致新增數百萬死亡人口,這將使全球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數十年的努力毀于一旦。
蓋茨進一步強調,在當前全球許多國家政府削減國際援助預算的大背景下,這些慈善資源對于拯救生命、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活至關重要。“政府可能會在未來 20 年內重新重視兒童生存問題,但現在這些生命等不了那么久。”他憂心忡忡地說。
3
馬斯克怒罵蓋茨是騙子,雙方矛盾激化
面對比爾·蓋茨的指責,埃隆·馬斯克迅速在社交平臺 X(原推特)上做出回應,言辭同樣毫不留情。“蓋茨就是個大騙子!”馬斯克在 X 上發文回擊,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針對蓋茨關于“DOGE 削減預算將導致 200 萬人口受影響”的言論進行反駁,稱蓋茨此舉是在危言聳聽,為自己的慈善行為和基金會關閉計劃制造輿論聲勢。
馬斯克還指出,通過取消腐敗的難民安置合同、定價過高的云服務以及外國援助賄賂基金等措施,政府效率部節省了 1650 億美元。他認為美國國際開發署存在嚴重的資金浪費現象,例如阿富汗糧食援助項目中僅 35%資金用于實際采購,65%被中間環節消耗;其預算的 50%用于支付境外媒體和記者費用。網友們對此觀點也分成兩派,一部分網友支持馬斯克,他們表示:“蓋茨的基金會有 2000 億美元可以花費,那么他為什么對 DOGE 減少浪費感到恐慌呢?如果蓋茨想資助全球健康倡議,他可以自己寫支票,而不是要求納稅人支持臃腫的官僚機構。‘美國優先’意味著優先考慮美國公民的需求,而不是表演性的全球主義。”而另一部分網友則站在蓋茨這邊,覺得馬斯克的削減措施過于激進,忽視了全球貧困地區人民急需援助的現實。
此前,馬斯克曾將 USAID 稱為“犯罪組織”,并在今年 2 月決定關閉該部門,引發廣泛爭議。馬斯克認為,政府在國際援助方面存在諸多低效與浪費現象,改革勢在必行。而蓋茨的基金會長期依賴政府援助資金開展項目,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截然不同,矛盾逐漸激化。
隨著雙方罵戰升級,科技與商業領域的眾多人士也紛紛加入討論。一些人支持蓋茨,認為慈善事業在改善全球貧困與健康問題上不可或缺,馬斯克的削減措施過于激進,可能讓數百萬生命陷入危險。另一些人則站在馬斯克一邊,指出政府援助體系確實需要改革,提高效率,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這場罵戰不僅反映了兩位商業巨頭在慈善與政府政策上的分歧,也引發了社會對于全球資源分配、慈善與政府責任界限等問題的深入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