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5日凌晨,WTT美國大滿貫男子單打資格賽第二輪迎來一場并不算熱門但最終卻成了話題的對決,斯洛伐克選手汪洋對陣馬耳他選手金泰勛,兩人前四局打得有來有回,比分咬得死死的,2比2,誰也沒能提前拉開差距,到了第五局,誰上誰下就全看臨場發揮和心理素質了,沒想到,真正上熱搜的不是球技,而是一記情緒爆表的“砸臺操作,直接把比賽推上了爭議的風口浪尖
說實話,汪洋這場比賽前面打得并不算差,至少沒崩盤,也沒被對手一波帶走,能把比賽拖到決勝局,說明基本功、狀態還在,問題出在第五局,汪洋發球被裁判判罰違規,而且直接被罰掉一分,這種情況在職業賽場其實不算罕見,判罰爭議、對噴裁判、情緒上頭,乒乓球圈子里這些年也見怪不怪了,關鍵是后續處理,汪洋在吃到判罰后,情緒明顯失控,直接用球拍怒砸球臺,這一幕有點超綱,裁判立馬叫停,現場檢查后認定球臺損壞,給出紅牌,取消比賽資格,金泰勛毫無懸念地晉級了下一輪
問題來了,汪洋的情緒反應是不是能理解,或者說,這樣的判罰和后果,裁判有沒有過于嚴苛,球員有沒有情緒失控的資本,站在懂球的角度,這里必須拆解一下,首先,職業球員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是基礎技能,特別是在關鍵分、關鍵局,裁判的判罰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球員必須學會自控,這不光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對手、對賽事、對觀眾負責,你說裁判判罰有爭議,球員可以申訴、可以表達不滿,甚至可以和裁判“對噴幾句,但用拍子砸球臺,這就不只是情緒宣泄,更是對規則和體育精神的挑戰,這一點無論在哪個賽場都站不住腳
再回頭看現場,裁判的反應其實很標準,先中斷比賽,再檢查球臺,認定損壞,直接紅牌,取消資格,這一套流程,乒乓球國際比賽上見得多了,畢竟“砸裝備在職業體育就是底線問題,哪怕你是世界冠軍,情緒再崩,也得遵守規則,這不是給裁判面子,是給體育精神留底線,說句實在的,這個判罰沒啥可洗的,汪洋自己也清楚,砸臺后基本就是“擺爛了
當然,球迷視角下,這場比賽的走向多少有點遺憾,前四局兩人難分高下,本有機會打出一場高質量對決,結果卻因為一次情緒爆發戛然而止,金泰勛晉級過程有點“白撿,對汪洋本人而言,這一戰不僅是資格賽止步,更是職業生涯的一個小插曲,甚至可以說是污點,這種紅牌事件,放在任何一屆大賽上都會被無限放大,社交媒體、球迷論壇、公眾號評論區早就炸了鍋,類似“比賽不只是技術,更是心理戰“砸臺不配進正賽這樣的聲音肯定少不了,也不難理解,畢竟體育競技本質上講的就是規則和尊重
如果非要說汪洋“情有可原,那也只能從運動員長期備戰的壓力、對勝負的極致渴望來理解,但情緒化操作終究不是理由,競技體育從來都不缺逆風翻盤的經典橋段,頂級選手都是在壓力下逆流而上,而不是用一拍子把希望和尊嚴都拍碎了,歷史上類似事件不少,不管是NBA賽場上的球星砸椅子、還是足球場上的球員推裁判,最后的結局都一樣——罰款、禁賽、口碑受損,沒人會為你點贊回懟,反而成了反面教材
球迷們可能會問,汪洋這事會不會對他之后的職業生涯有長遠影響,答案其實很現實,短期來看,肯定會被輿論刷屏,贊助商、教練組、隊友都要重新評估他的情緒管理能力,長期來說,如果不能自我調整,類似的情緒問題只會越滾越大,最終影響到賽場表現和職業發展,這不是危言聳聽,競技體育從來都是優勝劣汰,沒人在意你曾經多拼,只看你能不能扛住壓力、守住底線
至于這場比賽本身,金泰勛“白撿晉級,雖然過程略顯尷尬,但賽場就是這樣,規則面前沒有情面,下輪他將對陣法國選手力廉·巴德,能不能持續爆冷,誰都說不好,畢竟競技體育向來不缺故事性,每一場比賽背后都有無數變量,這次的事件也算是給所有球員敲了個警鐘,技術之外,心理素質和規則意識同樣重要
回頭看,汪洋怒砸球臺吃紅牌這事,確實讓人唏噓,也給本屆美國大滿貫資格賽添了一抹“非技術流的話題色彩,球迷們可以熱議、可以吐槽、可以站隊,但回到本質,這就是一次典型的“輸在心態的案例,既不是裁判的鍋,也不是對手的幸運,歸根到底,職業球員的自控力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總之,競技場從不缺激情,但更需要規則和底線,汪洋這次的“情緒暴擊只能說是給自己也給所有同行上了一課,未來的賽場上,誰能頂住壓力、守住心態,誰才有資格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