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7月5日,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損傷專業委員會2025年年會暨學術交流會在貴陽舉行。會議吸引200余名知名專家及業內代表參會,通過學術研討、專家資源落地、公益救助“三箭齊發”,為貴州骨損傷診療技術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活動現場。
本次會議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損傷專業委員會聯合貴州華夏骨科醫院承辦。當天,全國知名骨科專家曲龍、劉利民、彭愛民、楊華清工作室正式落戶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這一舉措將為貴州骨損傷患者帶來更專業、優質的診療服務,顯著提升區域骨損傷疾病診療水平。
專家工作室落戶貴州。
同時,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損傷專業委員會發起的“手足同行”公益救助項目同步啟動。該項目在貴州省紅十字基金會善道醫療救助基金支持下,由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執行,并聯合四位專家工作室共同實施,重點為經濟困難的骨損傷患者提供醫療援助,切實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健康貴州”建設。
學術交流環節成為推動技術升級的“智慧引擎”。在1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內,專家們圍繞矯形、修復重建、關節、疼痛、康復等領域,分享骨科診療技術最新突破,深入探討診療新技術、新理念。從理論前沿到臨床實踐,專家們的思想碰撞與經驗交流,為骨科領域的發展帶來新啟發。
啟動公益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與會專家還在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開展大型義診活動,診療范圍覆蓋矯形、關節、脊柱、創傷、康復等多個領域,讓貴州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內頂尖的骨科醫療服務。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黨支部書記朱曉東帶來“正骨強身黨旗紅,不忘初心白衣美”專題黨課,結合醫院“以黨建促發展”的實踐經驗,深刻詮釋“黨建強則發展強”的管理理念,為活動增添思想引領的濃厚氛圍。
現場義診。
“這不僅是一場學術思想的盛宴,更是推動骨科診療技術向基層滲透、向實踐轉化的關鍵契機,將有力促進貴州骨科醫療水平實現新突破。”貴州省衛生健康學術促進中心黨委書記余林表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秘書長仲曉寧,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秘書長侯平,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楊華清,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損傷專委會劉利民等專家受邀參會并進行現場交流分享,共同為貴州骨損傷診療事業發展建言獻策。(文/陶陶 圖片由貴州華夏骨科醫院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