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5日,2025 中越青年 “黔” 行對話會系列活動在貴陽舉辦,30 余位中越嘉賓及青年齊聚一堂,在重溫紅色歷史、領略貴州文化的過程中,用行動與感悟詮釋著對中越友誼的珍視與傳承。
重溫紅色歷史,感受攜手“黔”行的力量
“阮山將軍是唯一一位參加紅軍長征的越南人,由胡志明主席派來中國,加入紅軍,走到延安。”越中友好協會副主席阮榮光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向中越青年們介紹。
越中友好協會副主席阮榮光介紹人物墻中參加過中國長征的越南阮山將軍。
1934年,這位由胡志明親自派遣來華的越南青年,化名“洪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走到延安。他用腳步走出了信念,也見證了中越革命的并肩前行?!斑@說明我們兩國的革命并非孤立,中國革命有越南人參加,越南革命有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的支持,我們一同有了偉大的勝利。”阮榮光副主席如是說。
在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中越青年紛紛被眼前的數字影像所震撼,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長征歲月。“我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長征歷史之中。通過數字技術,長征的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讓我深受震撼。尤其是看到紅軍戰士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依然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這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中國青年馮雯婷感嘆。
“紅飄帶”重現紅軍長征歲月。
“金枝玉葉”詮釋中越“同志加兄弟”的情誼
在遵義花茂村,鄉愁小道的鄉村變遷讓中越青年感受到時代發展的脈搏。在花茂人家的工坊里,一場紙漿壓花制作技藝體驗,成為青年們表達對中越情誼理解的舞臺。
越南青年黎文大拿起手中的紙漿,小心翼翼地將其塑造成“金枝玉葉”的形狀。他一邊專注地制作,一邊向身邊的伙伴們解釋自己的創意:“其實我想做的是跟‘金枝玉葉’有關。它代表的是一些非常珍貴的東西,我想代表的是越中之間的情誼,也像金枝玉葉一樣,非常珍貴?!?/p>
在這幅特殊的紙藝背后,是中越兩國青年對“傳承”的共通理解。黎文大認為,中越兩國的情誼如同“金枝玉葉”般珍貴,需要代代相傳、精心呵護。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中越兩國的友誼貢獻一份力量。正如花茂村從昔日貧瘠鄉村蛻變為“記得住鄉愁”的紅色文化體驗地,中越關系也在一代代青年的守護中生長?!拔覀冞@代人要做兩國友誼的新葉脈?!崩栉拇笳f。這位越南青年以一種獨特而富有詩意的方式,詮釋了他對中越兩國守望相助、文脈相融的理解與認同。
越南青年黎文大制作的“金枝玉葉”。
共筑中越命運共同體,兩國友誼代代相傳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又適逢遵義會議90周年。兩天的探訪活動不僅讓兩國青年深入了解中越兩國革命歷史的緊密聯系,也讓他們看到了兩國在新時代共同發展、攜手共進的廣闊前景。中國青年袁佳麗表示:“青年一代是中越友誼的傳承者和踐行者。我們要通過文化交流、經濟合作、教育互鑒等多種方式,讓中越友誼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痹侥锨嗄陱埵蠈毩嵋哺袊@:“中越友誼是我們共同的財富,我們有責任去守護它、傳承它。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兩國人民的心更加貼近,讓中越友誼的種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p>
中越專家和青年參訪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
本次中越青年“黔”行對話會系列活動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國日報社聯合主辦。在7月4日至5日的探訪活動中,中越專家和青年參訪了遵義會議會址、茍壩會議會址、遵義花茂村、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貴州省博物館、大數據展示中心、觀山湖區生態文明展覽館等地,重溫紅色歷史,領略貴州文化,感受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和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創新舉措。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