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的黑頸鶴迎來了繁育季。黑頸鶴是全球唯一終生棲息于高原的鶴類,它們生活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沼澤、草甸及河灘等濕地環境,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兩天,記者拍攝到黑頸鶴“一家三口”同框的活動影像。
在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碧波蕩漾的依協克帕提濕地水草豐茂,是許多鳥類的重要棲息地。為了防止天敵偷襲,兩只黑頸鶴專門將巢穴建在濕地中,巢中已產下一枚卵,即將開始孵化。
而在濕地的另一邊,一只體態優雅的成年黑頸鶴在沼澤草甸漫步覓食,伴侶緊隨其后。當它們靠近一片草叢時,一只絨羽淺黃的幼鶴突然探出頭來,黑頸鶴夫婦一邊警惕著周邊,一邊為幼鶴覓食。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楊維康:我們看到一個帶著黃色絨毛的小鶴,應該是在10天或者一周之內出殼的。它抵御天敵的能力比較差,所以這時候,父母親兩只親鳥守護在它的周圍,給它采食、喂食,讓它快速生長。
專家介紹,通常黑頸鶴會產兩枚卵并同時孵化,孵化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楊維康:通常兩個卵都會被孵化,但是更強壯的那一只小鳥會獲得更多食物,最后導致另外一只小鳥就被淘汰了。
專家介紹,這種“優勝劣汰”的現象是黑頸鶴在嚴酷高原環境下形成的生存適應行為。幼鶴會在兩三個月內學會飛行,天氣轉涼后跟隨鶴群飛往相對溫暖的云貴高原越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