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和長寧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法援幫‘寧’答”欄目,精心選取市民關注度較高、咨詢較多的典型案例深入講解,以期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眾,持續傳遞司法溫情。
咨詢案例
前不久,來訪者張先生前往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咨詢稱,此前,他在一家牙科診所預約拔牙項目。經過檢查,醫生表示,他僅需拔除一顆牙,不過需要拍攝全口牙齒片子,費用為300余元。
診斷其間,張先生對于醫生的要求沒有拒絕,也順利完成相關治療。然而,事后,張先生對于拔一顆牙要拍攝全口牙齒片子的事情產生異議,認為診所是過度醫療。面對這種情況,張先生該怎么做?
問:張先生認為的診所“過度醫療”,如何認定?
答:“過度醫療”在我國多部法律法規對其內涵和判定標準有明確規定,認定的要件在于違反診療規范、超出疾病實際需求、提供不必要的檢查、治療、用藥等,并導致患者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27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54條 醫療衛生人員應當遵循醫學科學規律,遵守有關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和各項操作規范以及醫學倫理規范,使用適宜技術和藥物,合理診療,因病施治,不得對患者實施過度醫療。
問: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向醫療機構維權?
答:可以先與診所協商處理,協商不成可以申請有關機構進行調解,無法達成一致的話,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鏈接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22條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愿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過度醫療”其核心法律界定是“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在日常醫療過程鐘,判斷是否“必要”,需依據患者具體病情、診療規范和臨床指征。
因此,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應當遵循醫學科學規律,遵守有關臨床診療技術規范和各項操作規范以及醫學倫理規范,使用適宜技術和藥物,合理診療,因病施治。
法援律師建議
醫學治療是高度科學性的一項特殊服務,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風險性,醫療機構和患者之間存在認知的不對等,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應當尊重醫生的建議,接受科學可靠的治療方案。
對于明顯不合理的治療方案、用藥、建議等,患者有權提出異議,要求其給予必要的說明解釋,還可以詢問是否有其它替代醫療方案。
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
地址:華陽路112號2號樓大廳
法律援助咨詢熱線:12348
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閆 漫
編輯:陳 莎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