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臺海局勢近些年隨著中美關系日益復雜,中國大陸人民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動作頻頻,讓人不得不關注其背后的戰略意圖。
美國專家布蘭登·韋切特在《國家利益》雜志上發文,直言解放軍已無需通過傳統武力登陸,就能實現對臺灣的戰略目標,讓美國多年來的軍事準備顯得有些“白忙一場”。
近年來,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軍事活動明顯增多,演習不僅是對所謂“臺灣當局”的警告,更是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震懾。
對臺灣進行封鎖戰略
我國軍隊面對臺灣實行了一個封鎖策略,可以不需要武力就能實現戰略目標。
封鎖策略的關鍵是把臺灣海上和空中的交通切斷,阻止物資的進入,在不需要武力的情況下讓臺灣屈服。
因為臺灣是島嶼經濟體,自身產業并不完善,特別高度依賴進口,于是這種方式相當于直接抓住臺灣的命脈,一旦成功封鎖那么臺灣很快就陷入了物資短缺。
美方不斷挑撥臺灣大陸關系
1996年臺海危機時,內地進行導彈的試射,而美方竟然派出兩艘航母穿越臺灣海峽,這無疑是對我們赤裸裸的挑釁。
1979年3月時,美國國會曾通過了一個《與臺灣關系法》,其中明確表示將會“向中國臺灣提供防御性武器”。
進入八十年代后,美國仍然沒有中斷對臺軍售,只是基于“聯華抗蘇”的戰略需要,減少了對臺軍售的規模而已。
而隨著九十年代蘇聯解體,美國逐漸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反復利用中國臺灣問題,通過加大對臺軍售的力度,分散中國發展精力,破壞中國統一。
解放軍在臺海演練更加頻繁
去年,解放軍的演習更頻繁了。好多飛機、軍艦都出動了,還有海警的船。他們就在臺灣周圍,演練著怎么把航線堵住。這擺明了是要告訴大家:中國有能力控制這片海域。
大陸的軍事技術這些年進步很快。他們不斷造出新的船,能在更多地方搞登陸。還有能剪斷海底線纜的技術,這樣臺灣的對外通信就可能斷了。這些新本事讓“封鎖”的可能性更大了。
解放軍頻繁搞演習,就是在放話。這表明大陸有能力在需要的時候,完全掌握臺海的局勢。
中國海軍發展迅速
但沒想到中國各方面實力發展如此之快,解放軍的實力也是成倍提升,美軍那些的戰略布局也逐漸失去了意義。
像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等航母提升了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數量更是持續上升,海空裝備更是不斷更新。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若依舊要介入臺海問題,還是要先考慮解放軍的實際。除了航母以外,解放軍的導彈技術也是持續提升,除了能針對美國的航母戰斗群實現超遠距離的精準打擊,還突破了當下的反導系統攔截。
美國對臺軍售
全世界的目光都死死盯在臺灣的海灘上。西方的軍事智庫和五角大樓的將軍們,在沙盤上推演了無數次,劇本的核心永遠只有一個:解放軍發動雷霆萬鈞的兩棲登陸。
在這種設想下,美國的任務也變得異常清晰:如何用航母戰斗群在海上御敵,如何用遠程火力摧毀登陸艦隊。
他們賣給臺灣武器,訓練臺灣的士兵打巷戰,甚至盤算著把全臺灣的平民都變成后備軍,好把解放軍拖進一場永無止境的消耗戰泥潭。
這幾乎成了一種執念。他們似乎堅信,大陸會傻乎乎地按照他們寫好的劇本,一頭撞進這個精心布置的陷阱。
棋盤翻面,“圍城”成了新打法
當所有人都盯著“武力攻臺”這四個字時,牌桌上的玩法,可能已經變了。隨著解放軍海空力量的脫胎換骨,一種更古老也更致命的戰略,重新浮出水面。
那就是“封鎖”。美國專家布蘭登·韋切特一語道破天機:解放軍或許根本不需要踏上臺灣的土地,就能達成目的。
這不再是幾十年前那種派幾艘軍艦在港口外晃悠的簡單圍堵。現代封鎖是一門藝術,一門“圍而不攻,屈人之兵”的藝術。
它考驗的不是誰的拳頭更硬,而是誰先耗盡最后一滴油,吃完最后一粒米。
掐斷命脈,不止是斷航線那么簡單
這樣的場景首先是物理上的窒息。解放軍的軍艦、戰機,甚至海警船和改裝過的民船,能輕易在臺灣周邊構筑起一道密不透風的鐵壁。
對于一個九成以上能源、七成糧食都依賴進口的島嶼,這意味著加油站排起長龍,電廠燃料告急,超市貨架一天比一天空。更狠的招數是用水雷封鎖高雄、基隆等主要港口,讓任何試圖運送物資的船只都望而卻步。
這還只是前菜。真正的殺招在看不見的地方。切斷海底光纜,讓整個臺灣瞬間與世界失聯,淪為一座信息孤島。當你的手機沒有信號,網絡一片漆黑,銀行無法取款,股市瞬間崩盤,社會秩序還能維持多久?
這種打擊無聲無息,卻比炮彈更能瓦解人的意志。它避免了慘烈的流血犧牲,卻能從內部引爆恐慌與混亂,讓所謂的“抵抗”變成一個笑話。
一手好牌,卻發現對手換了牌桌
面對這套新玩法,美國突然發現自己準備的滿手好牌,似乎都打不出去了。
之前賣給臺灣的那些用來反登陸的導彈和坦克,在“斷糧斷網”面前,顯得如此笨拙和多余。一個餓著肚子、內部大亂的軍隊,還有多少戰斗力可言?
強行武力突破封鎖代價太大了。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就像一張巨大的網,覆蓋了整個西太平洋。美國的航母再強大,也不敢輕易闖入這片“禁區”。
一旦擦槍走火,就可能演變成一場誰也無法承受的大國沖突。美國國內的民眾,真的愿意為了臺灣,去冒這個險嗎?
這種戰略上的誤判,讓西方從最初“大陸會速敗”的樂觀,急轉直下,變成了如今“臺灣將速敗”的恐慌。他們終于意識到,自己一直在研究如何贏得一場錯誤的戰爭。
現在,臺海的戰略主動權,正在悄然發生轉移。解放軍的“封鎖”演練,已經不再是秘密。那些“臨檢拿捕”的畫面,與其說是軍事行動,不如說是一種清晰的表態:我有能力用我的方式解決問題,并且能讓所有干預者付出沉重代價。
信息來源: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