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訊(記者 俞舒林)7月5日,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信強在參加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成立45周年學科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兩岸學子論壇時,就賴清德近期所謂“團結十講”內容接受海峽導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該演講本質上是一份“臺獨”路線的自白書。而在島內被“綠色恐怖”陰影籠罩的情況下,兩岸學子仍跨越海峽交流,彰顯了民間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盼。
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演講實質:延續“臺獨”分裂主張,無半分和平善意
信強表示,賴清德所謂的“團結十講”,體現了他一貫且連續性的“臺獨”分裂主張。信強認為,賴清德并未釋放任何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善意,反而通過釋放所謂“洗滌人心”“塑造社會韌性”“打掉雜質”等話術以強化他的“臺獨”意識形態,堅持他構建的所謂“新兩國論”的基本論述,讓兩岸關系徹底背離和平發展軌道。
“我們看不到任何讓兩岸緊張關系降級的意圖。”信強強調,賴清德的論述本質是通過“以武謀獨”“以美謀獨”的雙軌策略,將臺灣推向危險邊緣。
賴清德的“臺獨”路線的三條路徑:對抗大陸、島內清算、依附美國
信強分析,對大陸方面,賴清德堅持所謂“抗中保臺”政策,妄想“以武謀獨”,企圖通過軍事對抗挑戰大陸紅線,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在島內方面,賴清德清除異己,對在野黨、不同派系政客實施政治清算,制造“綠色恐怖”氛圍;在對外方面,為實現“倚美謀獨”、“倚美拒統”的戰略圖謀,賴清德堅定倒向美國,試圖捆綁外部勢力實現其“謀獨”野心。
信強認為,目前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已發表四講,賴清德若延續此基調,未來兩岸局勢恐更加緊張,大陸也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其“臺獨”行徑,遏制“臺獨”勢力在島內進一步深化。
兩岸學子交流彰顯民意主流:“臺獨”在島內是不得人心的
“臺獨在島內本就不得人心。”信強以島內選舉數據為例,指出賴清德此前僅獲約40%選票,而長期民調顯示,拒絕走向“極獨”才是臺灣民意主流。
“‘臺獨’是死路,也是絕路,若臺當局在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最終只能導致兩岸之間戰火重燃”,信強強調,賴清德等政客明知此路通向戰火,卻為一黨私利在“臺獨”的路線上不斷發起挑釁、觸碰和試探兩岸和平的紅線,最終只會引發新的臺海危機,將臺灣民眾綁上“臺獨戰車”,讓兩岸民眾都深受其害。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在島內因“大罷免”、所謂“抗中保臺”所掀起的“綠色恐怖”氛圍下,仍有三四十名臺灣學子愿意頂著風險專程來大陸參與學術交流。信強認為,這一現象恰反映了民眾的心聲——“要和平、要穩定、要發展,要福祉”。
正如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的大陸行,信強也呼吁未來能有更多臺灣青年通過交流認清大陸發展現狀,打破民進黨當局的信息封鎖,了解大陸的真實情況,對兩岸關系形成清醒、客觀的認知和選擇。信強表示,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兩岸關系能回到和平發展的正軌,他也相信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能為推動兩岸和平往來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