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臺灣的黑幫,大家腦子里蹦出來的肯定是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這兩個老牌組織在江湖上混了幾十年,名頭響得不得了。可就在90年代,一個叫“太陽會”的新興幫派突然冒了出來,愣是在臺北打出一片天,連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都拿他們沒辦法。
太陽會不是那種傳承幾十年的老幫派,它是90年代初才冒出來的新生力量。成立時間大概是1992年,創(chuàng)始人叫陳仁德,外號“德叔”,是個在臺北道上混了多年的狠角色。
陳仁德早年在別的幫派里打拼,后來覺得跟著別人混沒啥前途,干脆自己拉了一幫兄弟出來單干,搞了個太陽會。當時臺北的黑道格局基本被竹聯(lián)幫、天道盟這些大佬把持,新幫派想插一腳可沒那么容易,但太陽會偏偏就做到了。
這幫家伙能成事兒,主要靠的是“狠”和“快”。陳仁德帶人做事不拖泥帶水,下手特別黑,很快就靠著幾場硬仗在道上立住了腳。太陽會剛成立那會兒,成員不算多,估計也就幾十號人,但個個都是能打能拼的主。他們不像竹聯(lián)幫那樣人多勢眾,也不像天道盟那樣有深厚背景,完全是靠著硬碰硬殺出來的名聲。
要聊太陽會的崛起,先得搞清楚90年代臺北的黑道是個啥樣。那時候,竹聯(lián)幫是臺灣最大的黑幫組織,成員號稱好幾萬,勢力遍布全島,連海外都有分舵。他們的老大陳啟禮在80年代就名震江湖,雖然那會兒他已經(jīng)跑去國外避風頭,但竹聯(lián)幫的根基還在,底下小弟照樣橫行霸道。
天道盟呢,雖然比竹聯(lián)幫晚一點成型,但發(fā)展得也挺猛。這幫人最早是幾個地方幫派聯(lián)合起來的,靠著靈活的組織方式和狠辣手段,慢慢成了竹聯(lián)幫的頭號對手。
這兩大幫派把臺北的地盤分得差不多了,夜店、賭檔、建筑工程這些賺錢的行當基本都在他們手里。新來的小幫派要么被收編,要么就被干掉,基本沒啥活路。可太陽會偏偏不吃這一套,他們看準了臺北市中心一些沒被完全掌控的灰色地帶,直接上手搶地盤。
太陽會真正讓人記住,是在1993年的一場沖突。那年,臺北市中山區(qū)有個夜店叫“金帝俱樂部”,本來是竹聯(lián)幫罩著的場子。結果太陽會看上了這塊肥肉,直接帶人去砸場子,把竹聯(lián)幫的幾個小頭目打得頭破血流,還把場子里的生意搶了過來。這事兒干得太囂張,竹聯(lián)幫當然咽不下這口氣,馬上組織人手準備反擊。
接下來的幾個月,太陽會跟竹聯(lián)幫在臺北街頭干了好幾仗。每次打起來,太陽會都不怕事兒大,武器從砍刀到鐵棍啥都用上了。據(jù)說有一次在松江路附近,太陽會十幾號人跟竹聯(lián)幫幾十號人對砍,場面亂得跟戰(zhàn)場似的,最后警察都沒法控制。
太陽會這邊人少,但他們戰(zhàn)術靈活,打完就跑,弄得竹聯(lián)幫的人措手不及。太陽會直接沖過來,把他撂倒。這場沖突的結果是,太陽會占了上風,控制了金帝俱樂部,竹聯(lián)幫吃了大虧。
接下來的沖突中,太陽會展現(xiàn)了他們的狠勁兒,連天道盟的人都被震住了。天道盟本來想趁亂撿便宜,但太陽會轉(zhuǎn)頭就給了他們一頓教訓,把天道盟的幾個場子也砸了。天道盟試著反擊,可太陽會的反應太快,根本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
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都是老牌幫派,按理說收拾一個新來的太陽會應該不費吹灰之力,可為啥他們就是搞不定呢?主要有這么幾個原因。
首先,太陽會下手太狠。他們不像竹聯(lián)幫那樣還顧著點面子,也不像天道盟那樣講點江湖規(guī)矩,他們就是一幫不要命的家伙,打起架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的人雖然多,但大多是混飯吃的,碰到這種亡命徒還真有點怵。
其次,太陽會組織得很緊。他們沒竹聯(lián)幫那么臃腫,也不像天道盟那樣松散,陳仁德管得嚴,小弟們聽話,行動起來效率高。反觀竹聯(lián)幫,內(nèi)部派系多,調(diào)度慢,天道盟那邊也是各自為戰(zhàn),壓根兒擰不成一股繩。
再者,太陽會很會挑軟柿子捏。他們專找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控制不嚴的地盤下手,打完就跑,警察來了也抓不到人。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人多,但攤子大,顧不過來,太陽會就趁著這空子鉆。
最后,太陽會還挺會拉攏人。他們不光靠打,還會分點好處給底層的小混混,把這些人收為己用。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靠威名壓人,太陽會卻用錢和狠勁兒收心,效果居然還不錯。
到了1994年,太陽會在臺北的勢力達到頂峰。他們控制了好幾個夜店、賭檔,還插手了建筑工程的生意。據(jù)說那時候臺北市中心一半的娛樂場所都得給他們交保護費,連警察都不太敢惹他們。陳仁德的名聲也傳開了,道上的人提起“德叔”都得掂量掂量。
太陽會最牛的一次行動是1995年在信義區(qū)的一次突襲。他們看中了天道盟一個大賭檔,帶了三十多人直接沖進去,把天道盟的人打得落花流水,還把賭檔的錢全搶了。這事兒傳出去,太陽會的名號徹底坐實,連竹聯(lián)幫的老人都得承認,這幫新來的不好惹。
太陽會橫行幾年,政府終于坐不住了。1996年,臺灣當局搞了個“掃黑行動”,專門針對黑幫。太陽會因為太高調(diào),成了頭號目標。陳仁德被抓了好幾次,雖然每次都花錢撈出來,但小弟們被抓了一堆,組織元氣大傷。
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趁機反撲,把太陽會的地盤一點點搶回去。太陽會人手不夠,又沒啥根基,慢慢就頂不住了。到2000年左右,太陽會基本散了,陳仁德后來跑去大陸混,聽說還干了點走私的買賣,但再也沒回過臺北。
太陽會雖然垮了,但在臺北黑道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他們證明了一件事兒:人狠不怕人多,只要敢拼,新人也能干翻老大。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后來也學了點太陽會的招數(shù),比如管得嚴點,行動快點,但再也沒誰能復制太陽會當年的瘋狂。
太陽會的崛起和衰落,其實也反映了90年代臺北黑道的亂勁兒。那時候經(jīng)濟起飛,錢多機會多,黑幫也跟著水漲船高。太陽會抓住了這波機會,靠著一股狠勁兒殺了出來,可惜沒熬過政府的鐵腕。
回頭想想,太陽會能一戰(zhàn)成名,真不是運氣好那么簡單。陳仁德這人眼光毒,看得準下手快,帶著一幫不要命的小弟,愣是把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的短板給抓住了。竹聯(lián)幫太大,管不過來,天道盟太散,打不狠,太陽會就趁著這空子鉆了出來。
他們還有個優(yōu)勢,就是不講啥道義。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多少還顧著點面子,太陽會壓根兒不管這些,打你就打你,搶你就搶你,完全不留余地。這種不要臉的打法,確實讓人頭疼。
太陽會跟竹聯(lián)幫的梁子,主要是從金帝俱樂部那場仗開始的。竹聯(lián)幫吃了虧,咽不下去,后面幾次反擊都被太陽會頂了回去。太陽會還故意挑釁,在竹聯(lián)幫的地盤上燒了幾輛車,搞得竹聯(lián)幫顏面盡失。
跟天道盟的恩怨,主要是搶生意。天道盟管著不少賭檔和夜店,太陽會看上哪個就搶哪個,天道盟反擊了幾次都沒討到便宜。1995年信義區(qū)那次突襲,直接把天道盟的臉打腫了。
這兩大幫派后來聯(lián)手對付太陽會,但那時候太陽會已經(jīng)不太行了。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雖然恨得牙癢癢,可也沒能徹底把太陽會踩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慢慢散了。
太陽會的故事,給后來的黑幫上了幾課。一是要狠,但得有根基,不然扛不住政府收拾。二是人多不如人齊,組織散了打不贏。三是太囂張遲早完蛋,太陽會要是低調(diào)點,沒準兒能多混幾年。
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后來也吸取了教訓,竹聯(lián)幫管得嚴了點,天道盟也收了點散兵游勇的心思。可惜,他們還是老樣子,改不了骨子里的毛病,慢慢也被政府壓得喘不過氣。
太陽會在臺北一戰(zhàn)成名,真不是吹的。他們靠著一股狠勁兒和快手,直接把竹聯(lián)幫和天道盟打得沒脾氣。那幾年,臺北的黑道被他們攪得天翻地覆,連警察都頭疼不已。不過,樹大招風,太囂張的下場就是被政府盯上,最后散了架。太陽會的故事,講白了,就是一幫亡命徒抓住了機會,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可惜沒根基,終究曇花一現(xi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